4.1 几何图形第1课时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1.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能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能识别一些几何图形,并进行分类,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教学重点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教学难点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的概念.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图片,其实这些美好的事物,跟我们的数学有很大的联系,因为它包含着许多图形的知识.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114至116页,完成下列问题: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关注的是它们的__形状__、__大小__、__位置关系__.2.几何图形:如长方体、__圆柱__、__球__、__正方形__、__圆__等.从实物中抽象出的__图形__统称几何图形.3.立体图形:如长方体、__正方体__、__圆柱__、__圆锥__、__球__等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__同一平面__内,它们是立体图形.4.平面图形:长方形、__正方形__、__三角形__、__圆__、__线段__等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__同一平面__内,它们是平面图形.5.立体图形__某些__部分是平面图形,例如长方体的侧面是__长方形__.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几何图形的认识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14~115页,思考:1.说出下列几何图形的名称?2.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和它们相似吗?【展示点评】形形色色的物体的外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图形几何图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 【反思小结】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如果只注意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而不管它们的其他性质,就得到各种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探究点二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分类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15~116页,思考:1.什么是立体图形?请举出一些立体图形的实例?2.棱柱和棱锥有什么不同?请举出一些相应的实例?3.第115页“思考”,实物的形状分别对应哪些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可以怎样分类?4.结合第116页“思考”说一说什么是平面图形?请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实例?请你找出与所给的立体图形相似的物体.【展示点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常见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棱台等.【小组讨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反思小结】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几何图形分类示意图: 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柱体⎩⎨⎧圆柱棱柱球体锥体⎩⎨⎧圆锥棱锥平面图形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1.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正方体,圆柱,圆锥,球,八棱柱__.2.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⑤圆锥,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B ) A .①②③ B .③④⑤C .③⑤D .④⑤3.下列说法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其中正确的是( C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4.把下面几何体的标号写在相应的括号里.长方体:{ (2)(4)(10) };棱柱体:{ (2)(4)(6)(10) };圆柱体:{ (1)(3)(7) };球 体:{ (5)(8) };圆锥体:{ (9) }5.立体图形的表面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解:略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课外作业见“学生用书”.第2课时几何图形(二)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些几何体的过程,以及它们简单的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2.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几何体的方法,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教学难点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几何体的方法.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出诗中的意境.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117至118页,完成下列问题:你知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吗?动手试一试.活动:如图,把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它的平面展开图用线连起来.概括:有些立体图形由__平面图形__围成的,立体图形可以展开成__平面图形__,因此,上面由立体图形展开而形成的平面图形,我们把它叫做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活动一:例如图(1)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若从正面看是如图(2),则从左面看是( )【展示点评】“身临其境”借助几何直观,在脑海里想象看到的几何形象判断即可.【小组讨论】说说一些常见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如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反思小结】正方体从不同的方向看都是正方形,球都是圆.从前、左、上面看圆柱的平面图形是长方形,长方形,圆,而从前、左、上面看圆锥得到的几何形象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圆.【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探究点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活动二:生活中有很多立体图形,沿着棱剪开,能得出它的平面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四棱锥的展开图是怎么样的呢?(动手做一做)【展示点评】将立体图形适当剪开,得平面图形,即为展开图.【小组讨论】同一个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形状相同吗?【反思小结】沿着立体图形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由此可见,同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展开成不同形状的图形.【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2.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形.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则从上面看到的是( C )2.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下列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的是( A )3.指出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左面这个物体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4.如图,为一个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数字.若数字为1的面是底面,则朝上一面所标注的数字为( B )A.5 B.4C.3 D.25.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D )6.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三棱柱的是( C )7.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建”字对面是( D )A.和B.谐C.枣D.阳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课外作业见“学生用书”.第3课时点、线、面、体教学目标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体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教学难点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119至120页,完成下列问题:1.__几何体__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__面__,面分为__平面__和__曲面__.2.__面__与__面__相交的地方成线.线有__直线__和__曲线__.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__点__.3.几何图形都是由__点、线、面、体__组成的,其中__点__是基本元素.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点、线、面、体的概念活动:阅读教材第119页,思考:1.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棱?棱和棱相交成几个顶点?2.流星坠落会在空中留下________;转动的自行车轮子上的辐条会形成一个________;一个长方形绕自身的一边旋转会形成________.3.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展示点评】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12条棱,棱和棱相交成8个顶点.学习这类知识,注意在生活中多观察.【小组讨论】结合以上事实说明“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反思小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形成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概念:点、线、面、体.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如图,观察图形,填空:包围着体的是__面__;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__线__;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__点__.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点动成线__;车轮旋转时,车轮上的辐条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线动成面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__面动成体__.3.如图,各图中的阴影图形绕着直线l旋转360°,各能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解:圆柱,圆锥,球.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胶滚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滚涂到墙上,下列给出的4个图案中,符合图示滚涂出的图案是( A )5.生活中经常看到由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成的优美图案,你能说出下面图中的神秘图案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吗?解:略6.小明为班级专栏设计一个图案,如图所示,主题是“我们喜爱合作学习”,请你也尝试用圆、扇形、三角形、四边形、直线等为环保专栏设计一个图案,并标明你的主题.解:略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课外作业见“学生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