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兴安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兴安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兴安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10期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
年降雨量1814mm。

无霜期296天,境内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水田29万亩。

人均有粮570kg,可利用养鱼等综合种养稻田面积16万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广西
禾花鲤鱼生产基地。

1. 兴安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状
1.1 规模与产量:2016年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9万多亩,产量2000多吨,占全县
水产品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禾花鲤鱼是我县传统农产品。

1.2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1. 2. 1 传统模式:加高田埂,或在田中间挖一条浅沟。

在进、处水口安装好栏鱼设施,
在插秧后放鱼即可,这种养殖模式占我县全部稻田养鱼面积的90%左右,产量占80%左右。

1 .
2 .2 坑沟模式:在稻田一角挖鱼坑,面积约8~15m2,深0. 8~1m,田中间挖0.8m宽,0.3~0.4m深鱼沟与鱼坑相联通,鱼沟根据田块大小形状挖成“一”“十”字型,这种模式约占
全部稻田养鱼面积5%,产量约占10%。

1 .1 .3 田改鱼塘模式:利用地势低洼,(有的有地下泉水,)常年排水不通畅的低产稻
田改成养鱼池塘,在水稻栽培期间降低水位,栽培抗倒状,苗势高的水稻品种,稻谷收获后加
高水位继续养鱼,这种模式约占全县稻田养鱼面积3%,产量约占5%。

1.1.4 垄稻沟模式:垄宽2~3m,沟宽0.3~0.5m,沟深0.2~0.4m,田埂四周挖围沟,宽
0.3~0.5m,深0.2~0.4m。

这种模式我县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流行。

后来由于操作困难,较少采用。

1 .1 .5 围沟式:即在田埂四周挖 0.5~0.8m宽,深0.8~1m的围沟,中间挖“十”字型鱼
沟与围沟相连。

1 .1 .6 其他模式:稻—鱼—荸荠模式,稻田种稻、养鱼再种荸荠,景观—荷花—鱼,利
用稻田种植荷花养鱼形成观赏渔业等。

1.3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水产品种:①禾花鲤,②泥鳅,③大闸蟹,④小龙虾,⑤鳖类,⑥
蛙类。

2. 稻田综合种养效能分析与评价
2.1 稻田综合种养总体分析与评价
2 .1 .1 稻田综合种养:“一水两用”
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稻田资源,通过稻田综合种养还能增加稻田肥力,减少稻田虫害密度,
减少农药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 .1 .2 所有从稻田综合种养中产生的水产品都具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绿色”、“无公害”、品质好、群众认可度高,与其它方式生产的同类水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

2.2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分析与评价
2 .2 .1 传统稻田养鱼模式优点: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投资大量人力、财力、最容易大面积推广。

缺点:单位面积。

鱼产量较低,难以提高单产,与水稻栽培管理的矛盾(如
晒田、施药、施肥)难以解决。

2 . 2 . 2 坑沟模式优点:水体增大,鱼产量容易提高,与水稻栽培管理上的矛盾可以全部解决,缺点:挖鱼坑、鱼沟、人力物力投资大,大面积推广有一定难度。

2 .2 .
3 垄稻沟模式优点:水体增大,鱼产量高,与水稻栽培管理无矛盾,垄厢的边缘优势能使水稻增产明显。

特别适合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稻田。

缺点:起垄、挖沟人力投入较大,并且每年都需要重复挖沟起垄,大面积推广有一定难度。

2 .2 .4 田改塘模式此模式是把特定地理位置的稻田(不适宜种稻)改造成鱼塘,由低效益的稻田变成高效益的鱼塘。

2 .2 .5 围沟模式优点:水体增大,鱼产量高,与水稻种植管理无矛盾。

缺点:挖掘鱼沟、清淤需要大量人力,并且不宜于用农田机械化操作。

2.2.6 其他模式稻—鱼—荸荠,景观—荷花—鱼等模式是在稻田综合种养的传统模式上的升级版。

2.3 稻田综合种养水产养殖品种效能分析
2.3.1 禾花鲤:正宗的稻田禾花鱼价格达到30~40元/kg,超过泥鳅、黄颡鱼、鲶鱼、叉尾鮰、青鱼等中高档鱼类。

缺点是上市时期集中,影响销售价格。

另外禾花鲤个体少、肉刺多,外地顾客消费不习惯。

禾花鲤消费形成地域性局限。

2.3.2 泥鳅:泥鳅喜逃,善于逃跑。

防逃设施必须万无一失(大多数养殖失败者都是在防
逃这一关失守),此外,苗种来源尚存一些困难,较高的苗种成本也会降低泥鳅养殖的效益。

2.3.3 大闸蟹:我县2015年到2016年连续两年进行稻田养殖大闸蟹试验(稻田面积30亩),大闸蟹产量虽然达到了40kg/亩,但苗种成活率低,成活率30%,个体小,很多大闸蟹未完成五次脱壳,无法形成优势产品。

2 .3.4 淡水小龙虾:2013年我县开始稻田试养淡水小龙虾,但未获得成功。

主要原因是
防逃设施简单,平时巡查不严,导致全部逃走绝收,另外,稻田水浅,无处藏身影响小龙虾脱
壳亦是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致命弱点,需要进一步探索改进养殖模式。

2 .
3 .5 鳖类、蛙类:品种主是要中华鳖、黄沙鳖、虎纹蛙、牛蛙、本地青蛙等,与禾鱼鲤、泥鳅养殖的稻田混养,可以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鳖类、蛙类养殖防逃、防盗最为关键。

3 . 对发展我县稻田综合种养的几点建议
加大对稻田综合种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提高稻田综合种养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的能力;继续加大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试验、探索、改善稻田条件,提高稻田
综合种养效益和水平;继续加大稻田养殖品种的试验探索,特别是泥鳅、青蛙、田螺、黄鳝等
本地稻田、河沟常见品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