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小儿癫痫医案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小儿癫痫医案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小儿癫痫医案
【诊疗经过】
唐某,女,12岁,石门县人,1970年冬就诊。

小孩5岁开始发作癫痫,病已7年。

开始时每半个月发作1次,发作时昏倒,手足抽搐,口中吐白沫,每次约3分钟。

往后发作次数逐渐频繁,程度逐步加重,少则三五天一发,多则一天一发,甚至于一天数发。

开始发作时间每次只有3~5分钟,后来发作时昏仆抽搐竟长达到半小时,病情非常严重。

每次发作时症状相同:突然昏扑,两眼上翻,手足抽搐,颈项强直,四肢僵直,口角流出涎沫,喉中漉漉痰鸣,发出叫声。

发作前没有明显的诱因及征兆,发作后精神极度疲乏。

患儿平时精神不振,面色淡黄,食纳很差,大便溏泻,形寒畏冷,骨瘦如柴,舌淡红,舌苔薄白,脉细,一派虚象。

患儿长期服用西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抗癫痫,7年没有停药。

并且曾经用“爆灯火”治疗,其手上、身上伤痕累累,几无完整的皮肤。

昏倒后抢救也是经常的事情,病情比较严重,治疗效果不佳。

癫痫是西医的病名,我们中医诊断为痫证。

中医有一类疾病叫癫、狂、痫。

癫、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病,癫属于阴证,狂属于阳证;痫即“羊痫风”,也就是西医讲的癫痫。

这个小孩的病机特点:第一,痰重,患儿发作时口角流出涎沫,喉中漉漉痰鸣,属于痰痫;第二,虚弱,哪个脏腑虚弱呢?患儿食少、形瘦、便溏、疲乏,典型的脾胃虚弱。

于是治疗的时候一治癫痫,化痰熄风;二治根本,健脾益胃。

所以用两个汤方,第一个方是定痫丹,第二个方为六君子汤。

定痫丹做成丸剂,六君子汤煎服,汤丸并进。

服药1个月,癫痫发作次数减少,病情减轻,食量增加,精神好转。

服药3个月,癫痫未再发作。

服药半年病情完全控制,随访癫痫未再发作。

【简要阐述】
(1)痫病的症状特点《中医内科学》把癫痫的特点讲得很清楚的,发作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喉中发出叫声,或如猪叫,或如羊叫,或如鸡叫,移时复苏后一如平人,
唯精神疲乏而已,故又称之为“羊痫风”、“猪婆风”、“鸡爪风”。

我曾经治疗一个头上长癞子的男孩,他到树上摘李子吃,结果羊痫风发作,一下子从树上掉下来,手摔断了。

这种病发病非常突然,具有相当高的潜在危险,如果在悬崖、高楼、马路、水中、厕所突然发作是非常危险的。

这就是癫痫的特点,不抓住特点就不能明确诊断。

(2)痫病的辨治要点羊痫风,它的病机首先是痰,其次是风。

痫证多由痰作祟,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讲:“痫者……虽有五脏之殊,而为痰涎则一。

”这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历代医家都认为癫痫的病机关键在于痰,它是顽痰作祟,所以治疗癫痫离不开化痰。

虽然症状表现为抽搐,但重点是痰,其次才是风。

《寿世保元》讲过一句话:“肝虚则生风,脾虚则生痰。

”认为治疗癫痫一要治脾,二要治肝,脾虚生痰没错,肝虚生风也没错,所以我们治疗癫痫病,既要化痰,也就是健脾;又要熄风,也就是养肝。

这是治其根本,是大的原则。

程钟龄的定痫丹又叫定痫丸,还有一个痫症镇心丹,都是治疗癫痫的常用方。

治好这个病人,一以化痰,一以健脾,这是经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