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风险管理评估报告××银监分局:为科学评价我联社合规管理的有效性,我联社依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评估暂行办法》及《××市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评估实施方案》对合规机制建设、合规履职、合规管理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估,全面梳理自身合规风险管理状况,及时解决合规缺陷和问题,持续改进和强化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夯实依法合规经营和案件风险防控的坚实基础。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组织领导××联社根据评估工作要求,成立了以理事长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有关部室经理及律师为成员的合规风险评估小组。
要求合规部牵头组织合规风险管理评估工作。
二、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合规风险评估小组根据合规风险管理评估暂行办法的要求,立即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合规评估的有关指示精神,要求各业务条线部门充分、正确识别本专业的合规风险点,合规部门认真监督审查。
各业务条线部门根据评估操作表进行自我评估,交由合规部审查汇总后形成最终评估报告。
(一)信贷业务部分⒈是否存在违反信贷原则和授信管理制度发放贷款。
评估结果:××联社严格遵守有关信贷原则和授信管理制度,未发现违反信贷原则和授信管理制度发放贷款现象。
2.是否存在信贷资金被违规使用的问题。
评估结果:未发现信贷资金违规使用的问题。
3.是否存在顶冒名贷款。
评估结果:××联社严格执行贷款上柜台办理规定,从借款人申请、到贷款审查小组审议,再到柜台发放贷款转入借款人账户,均是在监控下进行,没有发现顶冒名贷款。
4.是否存在收贷不入账、客户经理违规办理业务等各类违规问题。
评估结果:未发现收贷不入账、客户经理违规办理业务等违规问题。
5.是否执行贷款三查制度。
评估结果:基本上能够做到贷款“三查”制度,但有个别执行不到位。
6.是否按要求对大额贷款进行审查、审批。
评估结果:按有关要求对大额贷款进行审查、审批。
7.是否坚持审贷分离制度。
评估结果:因基层信用社客户经理较少,按照××省农村信用社有关规定,审贷小组成员由3-5人组成,不能够做到审贷分离。
8.五级分离是否准确,偏离度达到多少。
评估结果:严格按照五级分类核心定义,进行分类。
对于新形成的非应计贷款及时调整,确保了真实反映贷款形态。
9.抵、质押贷款是否到相关登记管理部门调查抵、质押物的权属情况。
评估结果:抵、质押贷款到相关登记管理部门调查抵、质押物的权属情况。
10.是否存在新的超时效贷款。
评估结果:未发现新的超时效贷款。
11.不良资产占比情况如何。
不良资产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12、贷款损失充足率是否按要求提取。
评估结果:按要求对贷款损失准备进行了计提。
13、风险、资产线条是否及时进行风险检查、评估。
评估结果:风险、资产线条及时进行了风险检查、评估。
(二)内部控制部分1.是否认真执行存款实名制规定,办理开户认真审核客户有效证件,有无开立虚假账户问题。
评估结果:按规定执行存款实名制,办理开户认真审核客户有效证件,无开立虚假账户问题。
2.高管人员(含基层社主任、业务主任、分社负责人等)、客户经理、重要岗位人员个人结算账户交易是否正常,有无将信贷资金或客户存款资金转入员工账户。
评估结果:无此现象。
3.是否对账户异常变动进行监测登记。
评估结果:按照反洗钱要求对账户异常变动及时进行登记监测。
4.柜员制网点是否存在为本人办理业务的问题。
评估结果:今年以来,未发现此现象。
5.大额存取款业务是否按规定程序操作。
评估结果:个别会计主管未对现金进行复核。
6.是否存在无折(卡)取款或不通过刷磁条读取账户信息,进行人工录入账号等违规办理取款业务。
评估结果:今年以来,未发现该现象。
7.社内往来对账单是否互送对方,双方均逐笔勾兑发生额,保持双方余额一致,如有不符或未达账项,是否立即逐笔查明。
评估结果:新系统上线后已无社内往来对账单。
8有无挪用社内往来资金,办理付出后抹帐或者付出后不入账,待当日营业终了前补齐已付出资金等办法,利用时间差,挪用当日社内往来资金的问题。
评估结果:今年以来,未发现该问题。
9.对公结算账户(支票户)、贷款账户(自然人贷款除外)是否于季后10日内向开户单位签发“余额对账单”并采取有效措施于一个月内全部收回。
评估结果:个别信用社未能及时收回“余额对账单”。
10.同业往来余额对账单索取、发出、收回是否主动、及时,是否对未达账项进行跟踪核对;索取的他行对账单是否有签发行印鉴。
评估结果:今年以来,按规定发出、收回主动、及时,并对未达账项进行跟踪核对;索取的他行对账单有签发行印鉴。
11.联行业务网点岗位设置、人员分工是否合理,联行业务是否逐一换人复核,联行人员是否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评估结果:按规定设置联行录入员和复核员,并进行定期轮换。
12.营业网点是否符合联行业务准入条件。
评估结果:符合联行业务准入条件。
13.大额汇出汇款、电汇业务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抹账或未记账先汇款现象。
评估结果:大额汇出汇款、电汇业务真实办理,不存在抹账或未记账先汇款现象。
14.大额转账是否按审核批准程序和必要的查验手续进行操作。
评估结果:大额转账按审核批准程序和必要的查验手续进行操作。
15.管库员是否对库存现金合理调配,超库存部分是否能够及时上解。
评估结果:个别信用社有超库存限额现象。
16.柜员(或出纳人员)尾箱是否实行限额控制,超过限额是否及时入库,会计主管是否对柜员(或出纳人员)尾箱每日进行检查。
评估结果:柜员尾箱按规定实行限额控制,超过限额及时入库,会计主管是对柜员尾箱每日进行检查。
17.联社主任或分管主任、联社会计部门、信用社主任、会计主管是否分别按照规定频率进行全面查库。
评估结果:个别会计主管有查库不全面现象。
18.临柜会计与出纳是否每日核对一次余额并相互签章;查库是否做到“开箱、开包、移位”等方式彻底检查。
评估结果:查库按规定做到“开箱、开包、移位”等方式彻底检查。
19. 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证印分管、证押分管”的原则;是否按规定入库、登记和领用。
评估结果:重要空白凭证按规定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证印分管、证押分管”的原则;按规定入库、登记和领用。
20.是否每天进行账、证核对,确保账实相符;使用过程中是否坚持逐笔销号制度。
评估结果:新会计业务操作规范规定:系统能够实行销号的凭证,柜员不用进行销号,由会计主管进行再销号。
21.会计主管是否对内部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进行再销号监督,是否每月对所辖营业网点重要空白凭证的领入、使用、结存数量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
评估结果:会计主管按规定对内部使用的重要空白凭证进行再销号监督,每月对所辖营业网点重要空白凭证的领入、使用、结存数量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并在重要空白凭证登记薄上记录清查记录。
22.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是否经会计主管签字,并作当日有关科目传票的附件,同时登记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
评估结果:自2010年以来,无批量的重要空白凭证作废现象。
新会计业务操作规范规定:柜员在办理日常业务过程中使用凭证错误时经会计主管签字后,作当日有关科目传票的附件,只有批量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作废后登记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
(三)科技信息部分1.业务系统对柜员转账、大额存款是否设置分级授权控制和交叉复核;是否按规定操作。
评估结果:业务系统对柜员转账、存取款实行A级、B 级分级授权控制和交叉复核。
存款10万元-20万元需B级主管授权,20万元以上需A级主管授权。
5万元-10万元转账需B级主管授权,10万元以上A级主管授权。
主管授权的同时也进行了业务复核,实现了交叉复核功能。
2.业务系统是否对未达账项和差错处理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评估结果:业务系统若出现了未达账项,如汇款、ATM 取款等业务,市资金清算中心会及时下发差错调账通知书给需要调账的网点。
网点调账的具体步骤必须在次日的中午12点前发传真给市清算中心。
对未达账项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控制。
3.业务系统是否仍支持手工录入折(卡)号和密码的方式,无折(卡)转账和取款。
评估结果:业务系统不支持前台柜员手工录入存折(卡)号和密码。
无论取款还是转账,无论在柜台还是在自助设备上办理业务,储户都必须拿存折(卡)通过刷卡器读磁办理。
4.业务系统是否对交易限额进行控制、能否实时监控和自动强制对账。
评估结果:业务系统对ATM取款单笔最高额和每日累计取款最高额都进行了金额控制。
未有自动强制对账功能。
5、抹账、挂账、差错处理等特殊业务以及其他柜台业务的操作处理是否规范。
评估结果:挂帐、抹帐、差错账务处理等特殊业务必须经主管授权复核后方可办理。
6.柜员卡的登录使用、密码管理是否规范。
评估结果:柜员登陆业务画面需经过几次验证方可进入系统。
首先要输入系统用户和密码。
其次插入柜员卡,再输入正确的密码才可以进入业务画面。
柜员卡密码设置可以用字母和数字组合。
另外,业务系统每10日会强制柜员修改柜员卡密码。
防止柜员卡密码泄露。
7.是否按要求对ATM进行管理。
评估结果:对现有ATM机按照《××省农村信用社自助设备管理办法》、《××省农村信用社自助设备考核办法》、《××市农村信用社自助设备管理办法》、《××市农村信用社自助设备考核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自助设备管理的通知》和《县级联社信息科技基础工作规范》中关于ATM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针对ATM管理中存在的加钞清钞人员操作风险和客户办理业务泄露密码风险等风险点,一是完善信息科技各项规章制度,并按规定执行。
二是增强对各社ATM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三是定期巡检ATM,以防不法分子对机具进行篡改以获取客户密码,或者防止张贴不法公告引导客户上当受骗。
(四)综合管理部分1.“四项制度”执行情况。
评估结果:近亲回避制度执行到位,强制休假制度,对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人员进行了强制休假,为防止长时间在同一工作岗位上产生风险隐患,联社对全县信用社综合柜员岗、信贷岗位进行轮换,进一步促使全体职工成为业务方面的“多面手”;每年联社对全县副股级以上人员进行竞聘上岗,对会计主管在同一信用社工作满一年进行了交流。
2.是否坚持严格的管人、用人制度。
评估结果:坚持了严格的管人、用人制度,采取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原则实行竞聘上岗,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
3.对违法违规行为人的处理是否到位,对行为失范员工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
评估结果:对违法违行为人的处理已到位,对行为失范员工已采取有效措施。
4.是否存在经商办企业、大额购买股票、彩票、赌博等九种行为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