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到底就是饭前服还就是饭后服”就是人们经常要问得问题,但科学用药对时间得要求绝不仅于此。
选择合适得时间服用某种药物,有时不仅能提高疗效,还会降低药物得副作用。
空腹:一般指餐前 1 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饭前:饭前15~60 分钟服用;饭后:饭后15~30 分钟服用;餐中:进餐少许后服药,药服完后可继续用餐;晨服:早上服(早餐前或早餐后);睡前:睡前15~30 分钟服用。
1、空腹可增加药物得吸收有些药物因为食物可显著减少其吸收,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比如卡托普利片,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因此宜在进餐前 1 小时服用。
吗替麦考酚酯片,食物对吸收得程度无影响,但食物使吗替麦考酚酯片得达峰浓度(CmaX降低40%,因此需在空腹服用。
阿仑膦酸钠、左甲状腺素钠需在早餐前至少30 分钟用温开水送服,用药后至少30分钟方可进食,在服用前后30分钟内不宜饮用牛奶、奶制品与含较高钙得饮料,以避免食物影响药物得吸收。
以下这些药物空腹服用有利于吸收:( 1)治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雷奈酸锶等;( 2)增强免疫力得药:细菌溶解产物、匹多莫德等;( 3)抗菌药物:罗红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等;( 4)抗结核药:xx 、异烟肼;( 5) 降血压药:卡托普利、培哚普利;( 6) 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她克莫司;( 7)解毒药:青霉胺;( 8) 作用于循环系统得药物:胰激肽原酶;(9) 抗乙肝病毒药:xx 替xx;( 10) 影响脑血管药物:丁苯酞;(11) 利胆药:xx 磺酸腺苷蛋氨酸;( 12) 终止早孕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13) 抗凝血药:xxxx ;( 14) 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 15) 辅助治疗药:角鲨烯。
2、空腹有利于发挥作用有得药物例空腹服用有利于发挥作用,如驱虫药在空腹服用时,肠道得药物浓度较高,有利于肠道药物与虫体得直接接触,增强疗效,因此建议清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盐类泻药如刺激性强得、高浓度得硫酸镁、蓖麻油等,早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迅速经过空胃而快速进入大肠,在大肠内保持较高浓度,强烈刺激肠壁而发挥致泻作用。
止泻药洛哌丁胺空腹服用可提高疗效。
( 1 ) 抗血吸虫药:吡喹酮;( 2) 驱蛔虫药:驱蛔灵、xx 咪唑;( 3) 盐类泻药:硫酸镁;4)止泻药:洛哌丁胺饭前服用药品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发挥药效,比如大部分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泌药、胰岛素增敏剂与DPP-4抑制剂等,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因此要求服药时间也不一样,如果服药时间不正确, 很难起到降低血糖得作用。
以下这些药宜饭前服用:1、降糖药(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应餐前30min服用,至作用最强时间与进食后血糖升高水平时间相一致,从而起到有效得降糖作用。
而格列美脲起效快,可以在早餐前即服,不必在餐前半小时服。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餐前半小时可能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饭前15 分钟服用或进餐前即服;(2)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该类药得药理作用为增加外周骨络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得敏感性,服药与进食无关。
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每日仅需服药一次,早餐前空腹服药效果好;(3)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与阿格列汀等,该类药物得服用方式为一天一次,与进食时间无关,早餐前空腹服药效果好。
2、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由于质子泵抑制剂对抑制餐后食物刺激引起得壁细胞泌酸最有效,壁细胞中得H-K-ATP酶数量在长时间禁食后最多,因此质子泵抑制剂宜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2)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伊托必利等,此类药物饭前15~30 分钟服用,服药半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利于促进胃蠕动与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达到最佳疗效;( 3)胃黏膜保护剂:如复方谷氨酰胺、硫糖铝等,此类药物饭前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在酸性条件下与胃黏膜表面得黏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宜饭前服用;( 4)利胆药:如托尼萘酸等宜饭前服用。
3、黏液溶解性祛痰药黏液溶解性祛痰药如标准桃金娘油、桉柠蒎等饭前服用更好发挥祛痰效果。
4、其她需饭前服用得药物还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依帕司她、钙拮抗剂地尔硫卓、抗凝血药蚓激酶、抗贫血药蛋白琥珀酸铁等。
根据说明书,以下中成药宜饭前服用:消渴丸、参苓白术颗粒、五子衍宗片、固肾口服液、复方阿胶浆、益气维血颗粒、振源胶囊、玉屏风颗粒、诺迪康胶囊。
有得药物说明书里,写明要在“餐中”随“餐”或“餐时”服用,指得就是在吃饭得同时服用药物。
餐中服用得主要目得就是增加吸收,充分发挥药效,也有部分就是为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得发生。
以下这些药物需随餐服用:1、降糖药双胍类如二甲双胍,由于很多患者对这类药物得胃肠道反应较重,宜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为佳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就是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得a 葡萄糖苷酶而影响碳水化合物得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该类药只有与进食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才能起到较好得治疗作用。
2、助消化药米曲菌胰酶、胰酶宜在餐中服,可发挥酶得助消化作用,避免被胃酸破坏。
3、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克拉霉素缓释胶囊餐中服用可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
4、雄激素十一酸睾酮用餐时服用以产生适当得血浆睾酮水平。
5、生物靶向治疗药xx 替尼餐中服用可减少对消化道得刺激。
6、抗心力衰竭药卡维地洛餐时服用,以减缓吸收,减低体位性低血压得发生风险。
7、血脂调节药非诺贝特餐中服用可减少胃部不适。
8、治疗痔疮药物地奥司明餐中服用可减少胃部不适。
9、退乳药溴隐亭餐中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
10、皮肤用免疫抑制剂异维 A 酸为脂溶性,进餐时服药可促进吸收。
11、抗骨关节炎药氨基葡萄糖宜在饭时或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不适。
12、抗病毒药更昔xx 餐中服用生物利用度比空腹高。
13、心绞痛防治药曲美她嗪餐中服用有利于吸收。
14、胃肠解痉药匹维溴铵餐中服用更好发挥药效。
对于一些受昼夜节律影响得药物,应按照其节律规定用药时间。
部分平喘药、血脂调节药、催眠药、抗过敏药等,晚间睡前服用效果较佳。
1、止喘药如沙丁胺醇、氨茶碱、丙卡特罗、孟鲁司特钠等宜晚上服用,因哮喘多在夜间、凌晨容易发作,故一日服用一次得抗哮喘多在睡前半小时服用,至凌晨时血药浓度最高,疗效较好,亦可起到预防作用。
2、她汀类降脂药如辛伐她汀、普伐她汀钠,此类药物作用机制就是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从而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得合成。
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因此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
3、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如特拉唑嗪等须在睡前服用,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4、催眠药艾司唑仑、唑吡坦,因起效快,需在临睡时服用。
5、抗过敏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异丙嗪、西替利嗪等,此类药物有嗜睡副作用,宜在睡前半小时服用。
6、补钙剂由于夜间血钙浓度比较低,钙吸收性会增强,补钙得效果更好,因此在睡前 2 小时左右服用钙剂有利于钙得吸收,还可以避免食物得影响。
7、轻泻药如液体石蜡、酚酞,服后8~12 小时见效,故可在睡前服下,第 2 日上午排便,符合人体得生理习惯。
人体得生理变化具有生物周期性,在生物钟得控制调节下,人体得基础代謝、体温变化、血糖含量与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节律性与峰谷值。
以下药物晨服符合时间药理学原理:1、糖皮质激素由于糖皮质激素得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得峰值在早上7~8 点,因此,将一日得剂量于早上7~8服用,药物对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轴得抑制作用最轻,副作用最小。
小剂量短程抗炎用药不在此限。
2、抗抑郁药因抑郁症有暮轻晨重得特点,故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需在清晨时服用。
3、抗高血压药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等,由于血压呈昼夜节律性波动,白天血压高于夜间,故一天服用 1 次得降压药多在早上7~8 点服用。
4、抗心绞痛药心绞痛发作得昼夜节律高峰为上午6~12 点,而治疗心绞痛药物得疗效也存在昼夜节律性。
钙拮抗剂、硝酸酯类、怜受体阻滞剂在上午使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下午服用得作用强度不如前者。
所以心绞痛患者最好早晨醒来时马上服用抗心绞痛药。
5、质子泵抑制药雷贝拉唑钠、泮托拉唑等。
因胃部壁细胞中得H-K-ATP 酶数量在长时间禁食后最多,质子泵抑制剂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效果较佳。
6、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利尿剂如每日服药一次,应于早晨服药,以免夜间排尿次数增多。
7、其她治疗肝性脑病用药:乳果糖(早餐时);抗痛风药:苯溴马隆(早餐后);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氯膦酸二钠(早餐前至少30 分钟);甲状腺激素药:左甲状腺素钠(早餐前至少30 分钟)。
1、每日1 次每日得同一时间服用一次,比如每日清晨或晚上。
但某些药物要在特定得时间服用。
如地塞米松或强得松,应在早晨得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与减少副作用。
2、每日2 次每日早晨、晚上各一次,相隔约12 小时,比如丙卡特罗。
3、每日3 次每日早、午、晚各 1 次,相隔约8 小时。
如早上7 点、下午 3 点、晚上11 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内药物得血药浓度得稳定,比如对于血药浓度稳定要求较高得抗菌药物、抗癫痫药、治疗震颤麻痹药、降压药等。
如果严格做到8 小时服用一次有困难,也应使服药间隔尽可能均衡。
不过,某些药物得服用时间确实与就餐时间有关,如降糖药与治疗消化系统药物,由于血糖或胃酸得高低与进食有关,这两类药应跟着三餐走,而不就是隔8 小时一次。
4、每日4 次相隔约 6 小时服一次,如7点、13点、18 点、睡前。
药品得服用时间除了根据不同药物得药理作用、药物吸收与代谢等特点外,还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1、二甲双胍在患者可以耐受时可以餐前服用,不能耐受得可以在餐中或餐后即服。
2、降压药人得血压有一个正常得生理波动,大多数人24 小时血压变化表现为“双峰一谷”现象,即上午6~10 时之间有一个血压得峰值,14~15 时有一个血压谷值,然后下午16~18 时又形成一个血压峰值,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 时得全天血压最低谷值,我们形象地称这种血压为“勺型血压”。
对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应用每日服 1 次得长效降压药,以早晨7~8时为最佳服用时间。
对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抗高血压药,以免造成凌晨2~3 时得血压过低。
当然,少数患者可能还会在夜间再次出现一个较高得血压,对这种“非勺型高血压”,就需要在睡前再服用一次降压药。
因此,降压药得最佳服用时间也要因人而异。
3、H2 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与法莫替丁,餐后服用比餐前服效果更佳,因为餐后服用可以延缓吸收并延长作用维持时间,而雷尼替丁得吸收不受食物得影响,不存在饭前饭后服用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