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说明文)附答案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说明文)附答案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汇编—说明文2018年初三二模宝山(嘉定)区(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塑料污染席卷海洋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取代。

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

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

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塑料瓶竖着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

③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版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近一卡车的塑料瓶被倒入海洋。

自然,被倒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的数量,只会超过这个统计数据。

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⑤事实上,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教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污染而死亡。

⑥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最新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部分鱼类中,均检测出了微塑料。

科学家研究显示,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

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的餐盘中。

⑦令人遗憾的是,在关于塑料瓶生产和使用的调查中,没有一家被调查公司承诺减少他们生产的一次性塑料瓶的数量。

相反,他们大都致力于所谓“轻量化”研发——使塑料瓶更薄,以降低成本。

但是,“轻量化”的努力远远不能弥补塑料生产总量的巨大增长所带来的危害。

要阻止海洋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减少一次性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瓶的生产数量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⑧研究显示,如果对塑料造成的海洋污染情况置之不理的话,其影响不只是对于海洋渔业、旅游业等等。

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量将超过鱼类总量。

届时,人类面临的,不仅是自已的食物种类、环境质量问题,而且还有我们能不能继续生存的问题。

⑨因此,减少塑料瓶对环境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除了从自身做起,减少之外,我们还要提倡。

15.第①段“塑料瓶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6.根据本文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A.将跨国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竖着连起来,这个长度是地球距离月球的37倍。

B.每分钟近一卡车的塑料瓶被倒入海里,那么每分钟被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多。

C.塑料是一种不能被降解的物质。

D.没有一家公司承诺减少其产量。

17.第④段指出,“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从下文看,“日趋严重”的具体表现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不超过15个字)(4分)18.请简述第⑧段画线句中,“不仅……而且……”前后的内容不能换序的理由。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围绕“塑料污染席卷海洋”,介绍了其□□、现状、□□,并在文末引发大家思考:除了从自身做起,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外,我们还要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参考答案:15.(2分)塑料瓶具有方便轻巧、易于制造、成本低廉、易于打扮等优点16.(3分)B17.(4分,每空2分)每年数以万计海洋生物死亡;微塑料中的毒素被带到我们的餐桌18.(4分)“食物种类、环境质量”关乎的是一个人生活品质问题,即过得好不好;“继续生存”则关乎的是人类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作者用“不仅……而且……”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表明后者的问题更加严重。

(前后内容分析2分+前后两者关系1分+结论1分)19.(6分)缘由危害使用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或者可以重复利用的材料、研发替代品等)(前两空各1分,后两空各2分)2018年初三二模崇明区古代酒器“尊”和“卑”①“尊”和“卑”都是古代酒器,因其不同而身份大异。

②尊是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

商、周时代,贵族举行祭祀或款待宾客时用它。

《周礼·小宗伯》上说:“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宾客。

”古代统治者对尊极为重视,从地下出土的青铜器尊来看,大都造型优美,形态逼真。

有的塑造成犀牛形,有的塑造成大象形,有的塑造成羊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在尊的肩、腹、足的每一角上都铸有一只肥硕的卷角羊,极为可爱。

③尊非寻常之物,非祭祀及款待宾客时不能使用,而这些活动也必须在祖庙及厅堂中进行,故古书中有“牲象不出门”的说法。

“牲象”指的是犀尊和象尊一类。

另据古书记载,祭祀或宴请宾客时,主人将酒盛于尊中,待饮用时再用勺子将酒舀到爵之类的饮酒器中,而不能直接用尊来饮酒。

由于尊只能为统治者在特定场合所使用,所以尊便成了显示权位的象征,“尊”由此而有了尊贵、高贵等义。

④“卑”字的造字本义众说纷纭,这里提出一种可能与“尊卑”有关的说法。

在铜器铭文中,“卑”字的构形是一只手拿着器皿。

这器皿,清人朱骏声认为就是“椑”,所以“卑”即“椑”之古文。

椑又称榼(kē,饮酒的壶),是一种扁圆形的饮酒器。

从出土文物看,战国时的扁形壶一般是扁圆腹、椭圆口、方足,两肩上有环。

汉代出土的扁壶甚多,如湖北江陵凤凰山土有漆扁壶,江苏金坛出土有青瓷扁壶。

⑤古代,用扁壶盛酒、饮酒是一般人日常所为,尊贵者是不用扁壶的。

尊贵者用椑榼盛酒、饮酒就要受到指责。

《太平御览》引《后汉书》。

记载了刺史周敞和豫州别驾陈茂为用扁壶装酒而争吵之事:一天,他俩驱车同往一个地方,周敞在车上用扁壶“载酒以行”,“茂取椑击柱,破之,曰:‘使君车榼载酒非宜。

’”这是指责周敞做了与他身份不符的事,身为一位有身份的刺史,竟在乘车的车辆上用椑载酒,陈茂生气地将椑摔倒柱子上,摔破了。

⑥比起尊来,卑为“便于提携常用之器,故为贱”。

所以,卑贱、卑劣、卑微等由此引申而来。

另外,因卑为扁形酒壶的缘故,某些从卑的字,也带有扁的意思,如:“稗是一种瘪谷子,即秕谷;鞞是刀鞘,刀鞘是扁的。

15.联系全文,第①段划线处应选入的一项是(2分)A.使用场合B.分量轻重C.形状大小D.艺术价值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9分)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尊是古代统治者直接使用的饮酒器物。

B.在古代尊贵者是不能使用卑来饮酒的。

C.尊卑的本义都是由饮酒器物而产生的。

D.尊样式形态多样而卑的样式形态单一。

18.根据第⑥段文意,解释“碑”字的含义。

(4分)参考答案:15. A(2分)16. (1)大中型盛酒器,圆腹或方腹,长颈,口径较大(3分);(2)直接用卑盛酒、饮酒(3分);(3)权位的象征,有了尊贵、高贵等义(3分)17. C(3分)18. “碑”字从卑,有扁形的意思(2分)。

碑的主要材料是石头,因此“碑”字的意思是扁形的石头(2分)。

(共4分)2018年初三二模黄浦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如何营造一个宇宙①无论怎么努力,你都永远也想像不出质子有多么微小,占有多么小的空间。

它实在太小了。

质子是原子极其微小的组成部分,而原子本身当然也小不可言。

质子小到什么程度?像字母“i”上的点这样大小的一滴墨水,就可以拥有约5000亿个质子,说得更确切一点,要比组成1.5万年的秒数还。

因此,起码可以说,质子是极其微小的。

②现在,请你想像一下,假如你能把一个质子缩小到它正常大小的十亿分之一,放进一个极小的空间,使它显得很大,然后,你把大约30克物质装进那个极小极小的空间。

很好,你已作好创建一个宇宙的准备。

③不过,要是你愿意创建一个比较老式而又标准的大爆炸型宇宙,你还需要别的材料。

事实上,你需要收集现有的一切东西——从现在到宇宙创建之时的每个粒子——把它塞进一个根本谈不上大小的极小地方。

这就是所谓的奇点。

④无论哪种情况,准备好来一次真正的大爆炸。

很自然,你希望退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来观察这个奇观。

不幸的是,你无处可以退避,因为奇点之外没有任何地方。

当宇宙开始膨胀的时候,它不会向外扩展,充满一个更大的空间。

⑤奇点四周没有四周。

那里没有空间供它占有,没有地方供它存在。

我们甚至无法问一声它在那里已经多久——它是刚刚产生的,还是一直在那里,因为时间并不存在。

它没有从过去产生这一说。

⑥于是,我们的宇宙就从无到有了。

⑦刹那间,一个光辉的时刻来到了,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奇点有了天地之大,有了无法想像的空间。

这充满活力的第一秒钟(许多宇宙学家将花费毕生的精力来将其分割成越来越小部分的1秒钟)产生了引力和支配物理学的其他力。

不到1分钟,宇宙的直径已经有1600万亿公里,而且还在迅速扩大。

这时候产生了大量热量,温度高达1000万摄氏度,足以引发核反应,其结果是创造出较轻的元素——主要是氢和氦,还有少量锂(大约是1000万个原子中有1个锂原子)。

3分钟以后,98%的目前存在的或将会存在的物质都产生了。

我们有了一个宇宙。

这是个美妙无比的地方,而且还很漂亮。

这一切都是在大约做完一块三明治的时间里形成的。

14. 第①段空格上应填入的词是(3分)说得更确切一点,要比组成1.5万年的秒数还。

A.大 B.小 C.多 D.少15. 第①段的说明对象是(1),第②段到第⑤段的说明对象是(2)。

(4分)A.质子 B.奇点 C.奇观 D.宇宙16. 第③段中,为什么“需要收集现有的一切东西”?结合第③和第⑦段中的相关内容回答。

(4分)17. 第⑥段画线句中“我们的”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18. 本文说明顺序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5分)参考答案:14.(3分)C15.(4分)(1)(2分)A (2)(2分)B16.(4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相关信息的提取能力,第③段的相关信息有“大爆炸型宇宙”“每个粒子”,第⑦段的相关信息是“98%的物质在宇宙大爆炸3分钟后都产生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