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 生产的需要B. 欲望满足的需要C. 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D. 选择的需要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资源配置B.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C. 经济体制D. 资源利用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A. 价格决定B. 产量决定C. 成本决定D. 利润决定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A. 收入决定B. 物价水平C. 经济增长D. 厂商均衡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经济模型B.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C.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D. A、B、C二、名词解释1.稀缺性2.选择3.微观经济学4.宏观经济学5.经济学6.实证经济学7.规范经济学8.经济模型三、简答题1. 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2. 为什么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5. 西方经济学的假定前提有哪些?四、论述题1.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经济学既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又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习题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 C2. B3. A4. D5. D第二章需求和供给理论一、单项选择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B. 市场价格C. 需求价格D. 最低价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增加C. 需求量减少D. 需求减少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 商品自身的价格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B. 需求C. 价格D. 均衡价格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A. 向左方移动B. 向右方移动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 相同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 供给量增加B. 供给量减少C. 供给增加D. 供给减少8.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 缺乏弹性的B. 富有弹性的C. 无弹性的D. 与弹性无关9.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B. 稍有增加C. 不变D. 减少10.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1.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变动时,卖者的总收益会( )。
A. 不断增加B. 不断减少C. 先增加后减少D. 先减少后增加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
A. 富有弹性的B. 缺乏弹性的C. 单元弹性的D. 不能确定13.( )情况下,均衡价格将只会上升。
A. 需求和供给都增加B. 需求和供给都减少C.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D.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二、名词解释1.需求2.供给3.均衡价格4.需求价格弹性5.需求收入弹性6.恩格尔定律7.交叉价格弹性三、简答题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供求定律有哪些内容?3.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区别?4.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四、论述题1.试述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及影响供给的过程。
2.运用供求理论与弹性原理分析税收负担。
五、分析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 d=14-3P;Q S=2+6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3.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120-5P,求价格P=4时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总收益增加。
一、单项选择1. C2. B3. D4. B5. A6. A7. C8. B9. D 10. A 11. C 12. A 13. C五、分析计算题1.解:(1)Q e=20;(2)Q′e=25。
(3)Q e″=22.5。
2.答案:均衡价格P= 4/3 ;E d=0.4;E s= 0.83.答案:当价格P=4时,需求量Q=100;E d=0.2,由于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因而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故提高价格将会使得总收益增加。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1.效用;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无差异曲线;4.消费者均衡二、选择题1.TU=4x-3x2,TU为总效用函数,x为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总效用极大化的x消费量为( )。
A.x=1/4; B. X=2/3; C=3/4; D=2/5。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且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无法确定。
3.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合点时,则边际效用为()。
A.正值B.负值;C. 零;D.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4.如果MRS XY<Px/P Yy,则()。
A.该消费者获得了最大效用;B.该消费者应该增加X的消费,减少Y的消费;C.该消费者应该减少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D.应该调整X和Y的价格。
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之一是()。
A.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相等;B.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等于零;C.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单位的每一元的边际效用相等;D.花费在所选择的商品上得到的全部效用都为最大。
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指()。
A.一种商品的数量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的比率;B.一种商品的数量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同时使总效用保持不变的比率;C.一种商品的效用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效用的比率;D.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替代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率。
7.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的趣味和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和支付能力;C.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8.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dy/dx=-2,说明:()。
A.这个消费者愿意用1个单位的y换取0.5单位的x;B.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换取0.5单位的x;C.这个消费者愿意用0.5个单位的y换取2单位的x;D.这个消费者愿意用2个单位的y换取4单位的x。
9.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效应为负数,收入效应为正数,但两种效应的总效应为负数,说明:()。
A.这种商品是正常商品;B.这种商品是低等商品,但不是吉芬商品;C.这种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D.难以确定。
10.MRS xy递减,MU x和 MU y必定()。
A. 递增;B. 递减;C. MU x递减,而MU y递增;D. MU x递增,而MU y递减。
11.需求曲线可以从()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无差异曲线;D.预算线。
12.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值的充要条件是()。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13.当一种物品价格变动时,我们把消费者无差异曲线不变时消费的变动称为()。
A.效用效应; B.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 D.价格效应。
三、讨论分析题1.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解释。
2.典型的无差异曲线为什么是凸向原点?3.假定一个消费者对荤的食品一点也不感兴趣,而对素食特别喜欢,用无差异曲线表示他对这两种商品的偏好,并表示他的不同满足程度。
4.试比较低等品与吉芬物品的不同四、计算题1.若消费者甲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 -20/y 的点上实现均衡。
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 x=2,p y=5,那么此时甲将消费x和y各多少?2.若甲的效用函数是由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成,其方程式为TU=18x-2x2+15y-0.5y2-xy。
试问:甲要消费多少x和多少y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最大满足的效用量为多少?3.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 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效用是多少?第四章生产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是()。
A. 总产量B. 平均产量C. 边际产量D. 以上都不是2.当TP下降时,()。
A. AP L递减B. AP L为零C. MP L为零D. MP L为负3.当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是()。
A. 递减B. 负的C. 零D. 以上任何一种4.生产过程中某一可变要素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A. 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产量的增长等幅变化B. 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C. 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小于产量的增长幅度D. 产量以增长幅度大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5. 生产的第Ⅱ阶段始于()止于()。
A. AP L=0,MPL=0B. AP L=MP L,MP L=0C. AP L=MP L,MP L<0D. AP L>0,MP L=06. 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
A. 边际替代率B. 边际技术替代率C. 等成本线的斜率D. 边际报酬率7.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量,则RTS LK 为()。
A. 1/3B. 3C. 1D. 6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 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9.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就应该()。
A. 增加成本支出B. 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 减少成本支出D. 不减少成本支出10.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该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