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通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技术。

以下是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规程:
1.了解解剖结构:进行神经阻滞术之前,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
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常用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下、坐骨、指( 趾 ) 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等。

2.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阻滞的部位,选择适当的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布
比卡因等,以及用于注射的针头、注射器等。

确保药品和器械准备齐全,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器械的消毒情况。

3.确定穿刺点:根据需要阻滞的神经分布情况,确定穿刺点。

一般而言,穿刺
点应选择在神经干或丛的周围,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滞神经冲动传导。

4.消毒: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般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液。


意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避免感染。

5.穿刺:在消毒后的皮肤上注射一定量的局麻药,然后使用穿刺针沿着局麻药
形成的液囊进行穿刺。

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确定阻滞效果:穿刺成功后,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神经阻滞效果是否达到预
期。

如果阻滞效果不佳,可以重复注射局麻药,或选择其他阻滞部位进行操作。

7.术后处理:术后要对穿刺点进行适当的包扎和压迫,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局麻药过敏、注射部位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确保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射前应先回抽,确保穿刺针未进入血管或腔隙。

2.注射局麻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局麻药过敏反应的发生。

3.注射局麻药时应缓慢注入,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在注射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针的位置固定,避免针头移动或刺入其他组织。

5.一旦出现神经阻滞效果不佳的情况,应及时调整穿刺部位或更换其他阻滞方
法。

6.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和遮挡,避免患者受凉或暴露隐私部位。

7.在操作完成后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护理,如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指导
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

总之,神经阻滞术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局部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器械,注意无菌原则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确保阻滞效果和安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