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 + O2 == Fe + O2==Cu + O2 == Al + O2==(1)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相同吗?(2)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3).通过以上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认为这4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怎样的?(4)实验证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但我们很少见到生活中铝制品生锈,这是怎么回事呢?性质二:金属与酸的反应(1)通过观察与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没有与酸发生化学反?(2)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相同吗?反应最剧烈的是?其次是?(3)你认为这4种金属中,的活性最强?的活性最弱?请按照你的标准把这4种金属按照由强到弱的活性顺序排列。
【知识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1.请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写在下面。
H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有哪些,你能写下来吗?请试一试。
【知识点三】——置换反应1.请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Mg + HCl = ② Al + HCl =③ Zn + H2SO4= ④ Fe + H2SO4=⑤ Mg + ZnCl2 = ⑥ Al + AgNO3=⑦ Cu + Hg(NO3)2= ⑧ Fe + CuSO4=2.叫做置换反应。
4.回想一下,在前面的学习中你还学到了哪些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请列举出来并各举一例。
:::课堂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A.硬度较小 B.密度较小 C.导电性好 D.化学性质稳定2. 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金、铜、铁B.铁、金、铜C.铁、铜、金D.铜、金、铁3.把一根洁净的铁丝放入稀硫酸中,(1)铁丝的表面产生气泡(2)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浅绿色(3)铁钉质量减轻(4)溶液质量增加,以上叙述正确的是()A.(1)(2)(3)B.(1)(3)(4)C.(1)(4)D.(1)(2)(3)(4)4. 不可以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化合物是 ( )A ZnSO4 B FeSO4C FeCl3D MgCl2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Zn+2HCl=ZnCl2+H2↑ B Fe+CuSO4=Cu+ FeSO4C Cu+H2SO4=CuSO4+H2↑ D Cu +Hg(NO3)2=Cu(NO3)2+Hg6.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发出蓝色火焰 B发出黄色火焰 C发出耀眼的白光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7.将一银白色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成浅绿色③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④铁钉的质量明显减小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生铁和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 ( )A 铁B 氯化铁C 氯化亚铁 D碳和一些杂质9.通常状况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 )A Fe3O4B FeOC Fe2O3D Fe(OH)310.为适应火车提速,我国一些铁路线上的短轨(25m)已经全部连接为长轨,一方面火车得到了提速,另一方面火车经过时的噪声也降低了.铁路部门的技术工人是利用下列反应来焊接原来钢轨间的缝隙的:2Al+Fe2O3=Al2O3+2Fe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氧化铁发生氧化反应11、将铁钉投入下列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稀盐酸B、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D、硫酸镁溶液12.从金属利用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则是近百年的事,此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金属的活动性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D.金属的延展性13.有A、B、C、D四种金属,分别把它们加入到稀盐酸中,A、B、D反应后有气体放出,C无明显现象,再把A,D加入B盐溶液中,D表面有B析出,而A没有,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D>CB.B>D>A>CC.D>A>B>CD.D>B>A>C14、在氯化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 )A、铜B、铜和铁C、铜、铁、镁D、铁15.将过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在滤液里含有的物质是( )A.FeSO4 B.CuSO4C.Fe2(SO4)3D.H2SO416. 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符合图中漫画情景的是( )A.Zn+CuCl 2====ZnCl 2+CuB.Fe 2O 3+3CO====2Fe+3CO 2C.2CuO+C====2Cu+CO 2↑D.Fe+H 2SO 4====FeSO 4+H 2↑17、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保存十分完好。
其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容易被还原为铝C.铝不易被氧化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18、X 、Y 、Z 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Z >X >Y B. Z >Y >X C. X >Y >Z D. X >Z >Y ( ) ① Z+YSO 4==ZSO 4+Y ② X+ YSO 4==XSO 4+Y③ X+ H 2SO 4== XSO 4+ H 2 ↑ ④ Z+ H 2SO 4不反应19.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0.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烧杯,杯中盛有相同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
如果一边放少许锌粒,另一边放入相同质量的铁,两者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 )A 、偏向有锌的一边B 、偏向有铁的一边C 、不偏转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1、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
现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方案一 方程式: 方案二 方程式:2、要除去FeSO 4中含有的CuSO 4杂质。
可以在其溶液中加入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再用__ __方法除去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__。
3.含有硝酸锌、硝酸铁、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银五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一定有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如果滤纸上有铁,则滤纸上一定同时有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置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钉在稀硫酸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丝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取X、Y、Z三种不同的金属,分别与硫酸铜溶液、稀硫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表中“+”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五种元素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6、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
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查阅资料】 Na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与分析】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蒸馏水中,发现钠块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到处游动,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③往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又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②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任写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计算题:1、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3)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