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这个学期担任一(2)、(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
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
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
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1)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分类与整理:(1)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4、情感与态度(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
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
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倾听习惯、交流习惯。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59课时)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划分备注第一周—1、始业教育2、认识图形1课时3课时第二周—20以内的退位减法5课时第三周—20以内的退位减法4课时第四周—20以内的退位减法4课时第五周——分类与整理3课时第六周—以内数的认识5课时第七周—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第八周—认识人民币4课时第九周—认识人民币1课时第十周—以内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第十一周—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期中复习3课时2课时第十二周—五一放假第十三周—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课时第十四周—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课时第十五周—以内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第十六周—整理与复习3课时第十七周—找规律4课时第十八周—总复习4课时第十九周—期末复习第二十周—期末考试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2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7)(8)班现各有学生54人。
学生多数学习基础较好,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强,但有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
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突出。
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知识的探究方面多数学生较为主动。
一部分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口算能力明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但还有少数学生认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应用题掌握理解欠缺。
认知能力: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知识的探究方面多数学生较为主动。
一部分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口算能力明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但还有少数学生认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应用题掌握理解欠缺。
学习态度及习惯:虽然现在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有了很高的学习兴趣,也喜欢数学课,能够质疑问难,但还有少数学生课堂上不发言;不能及时与老师交流,个别学生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没有很好的打好基础,虽有进步,但仍要下苦功夫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学懂学透。
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及数学实践活动。
1、这册教材沿袭了上册教材的风格,也是全套教材的风格,教材图文并茂,编排形式活泼多样,采取了图文的形式,用对话表示所学的主要数学内容。
并介绍二位数学王国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它们的作用很大,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鼓励时,当学生遇到困惑,需要提醒时,它们就会出来帮忙,这一点老师们在教学时就会体会到。
2、有很丰富的内容,本册教材一共有9个单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以《标准》为依据,按照整套教材的总体知识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来设计的。
它们与其他几个单元的内容(数与计算)组成了本册丰富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观察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有更全面、更丰富的认识。
3、这8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空间与图形、数与计算、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联系实际的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如数与计算一共有三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这样从总体上有所变化,并且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考虑到容量要合适,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以内的数,会读写以内的数,掌握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具、学具准备:1、计数器;2、数位表;3、实物图画卡片,数字卡片;4、百数图;5、人民币图;6、口算卡片;7、口算加、减法练习表,教学课件。
六、教学措施: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
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去。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
七、教学进度:略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3一、教学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这学期我还上一(1)节和一(2)节课。
经过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已经对每个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
刚进入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并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
个别孩子经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和欢笑。
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参加学习活动。
然而,一班的许多学生被送到托管地,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时间照顾他们的'学习。
但是他们的学习效果不好,成绩没有提高,这也是这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学期更要注意保持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逐渐引导思维的乐趣和成功经验的乐趣。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第一班有傅志伟、陈一凡、王杰等同学。
这些学生意识不够,缺乏努力学习的精神,总是想偷懒。
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做生意时不受监督,所以他们被置于托管之下。
虽然他们的作业可以完成,但他们的成绩会下降而不是上升。
还有傅家豪、小文成、刘玉婷等。
前两个学生上课不听,课后不做作业。
好像智力有问题,严重影响全班平均成绩。
三、采取的相关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况,利用棍棒、图片等教学(学习)工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听取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