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岩土爆破设计题参考答案)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岩土爆破设计题参考答案)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岩土爆破设计题参考答案)设计1:总体方案:采用露天浅孔台阶松动爆破,边坡部位采用预裂爆破。

将7.5m高的开挖体分5层进行爆破,每个台阶高度为H=1.5m。

(1)由于是浅孔爆破,所以选择炮孔直径为40mm。

为了控制爆破振动,确定单孔装药量Q=0.45kg<0.5kg。

采用药卷直径为32mm,长度为200mm,单卷药量150g的炸药。

装药长度:Lc=3某200=600mm=0.6m抵抗线:W=(24-45)d或W=(0.4-1.0)HW=0.8H=0.8某1.5=1.2m超深:h=(0.1-0.15)H=0.15-0.225,取0.2m。

炮孔深度:L=H+h=1.5+0.2=1.7m采用三角形布孔方式,炮孔密集系数m=1.15,即a=1.15b,由题已知单耗q=0.35kg/m3由于Q=q·V=q·a·b·H=1.15b2·q·H,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得排距b=0.85m,孔距:a=1.15b=1.15某0.85=1.0m。

填塞长度:Lt=L-Lc=1.7-0.6=1.1m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填塞长度:Lt=(20-30)d=0.8-1.2m,为了满足控制飞石的要求,取大值,所以Lt取1.1m是合适的。

装药结构: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即每个炮孔从孔底向上连续装入3个药卷,装药长度为0.6m,其余1.1m全部用于填塞。

(2)预裂爆破参数设计孔径d取40mm;孔间距S=(8-12)d,取10d,S=10某40=0.4m;预裂孔采用垂直孔,孔深等于台阶爆破时的浅孔深度,L=1.7m;线装药密度取L线=250-350g/m,由于炮孔较浅,所以取小值,按L 线=250g/m计算;填塞长度Lt=(10-20)d,取15d=0.6m;装药长度Lc=L-Lt=1.7-0.6=1.1m;单孔装药量Q=Lc某L线=1.1某250=275g;装药结构:不耦合装药,底部0.2m采用加强装药(线装药密度400g/m,装药量80g),中间0.6m采用正常装药(线装药密度250g/m,装药量150g),上部0.3m采用减弱装药(线装药密度150g/m,装药量45g)。

(3)起爆网路设计在每个台阶爆破时,预裂孔提前起爆,由于受同段最大药量的限制,预裂孔起爆时按单孔起爆。

正常台阶浅孔爆破时也采用单孔起爆。

主炮孔在预裂缝形成的条件下,按单孔顺序起爆。

预裂孔每孔之间逐孔起爆,待预裂孔完全起爆后,主炮孔逐孔起爆。

(4)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控制最大同段药量不超过0.5kg,预裂爆破和台阶爆破时都采用单孔顺序起爆。

为了防止爆破时产生飞石,在每个炮孔孔口位置用沙袋压盖。

另外在被保护的石碑和凉亭上采用草帘或帆布进行防护,以防个别飞石飞溅到石碑和凉亭上时对他们造成损伤。

设计2:预裂孔主炮孔简述你曾参与过的预裂或光面爆破工程技术设计?提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结合实例)①实施预裂或光面爆破地段的地质情况;如在公路路堑开挖时采用了预裂爆破,岩体为花岗岩,坚固性系数f=12-16,中等风化,解理裂隙发育,无水。

②控制爆破参数。

预裂爆破参数应包括:孔径、孔间距、钻孔长度、钻孔角度、线装药密度、单孔装药量、装药结构、填塞长度等。

光面爆破参数应包括:孔径、光爆破层厚度(抵抗线)、孔间距、钻孔长度、钻孔角度、线装药密度、单孔装药量、装药结构、填塞长度等。

③起爆方式。

注意预裂爆破时,可以先于主爆区单独起爆,也可以与主爆区同一次起爆,但比主爆区要提前90-110m起爆。

光面爆破时,光面孔与主爆区炮孔同次起爆时,光面孔在主爆区起爆后再起爆,时差100m 左右,光面孔也可以在主爆区起爆后单独起爆,主爆区爆破后的碴堆清运后再实施光面爆破,则光面爆破的效果会更好。

④爆破效果,说明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后的效果如何,从半孔率、壁面的平整度,观感等方面进行描述。

2⑤爆破设计的调整,根据爆破效果,对爆破方案进行调整情况及调整后的爆破效果。

某地石方开挖,岩体为花岗岩,坚固性系数f=12-16,中等风化,解理裂隙发育,无水。

主体石方开挖采用从上而下台阶,多点进行。

采用光爆方法。

光爆参数:1、孔网参数:炮孔直径d=70mm,孔距a=1.2-1.3,光爆层厚度1.5-2.0m。

钻孔方向与边坡方向一致。

钻孔神父与梯段高度吻合,斜边坡孔深L=14.2m(超深0.3m)。

2、装药参数:采用直径32mm乳化炸药,不耦合系数2.3,线装药密度为0.5kg/m,光爆层底部1.3m为加强装药,线装药密度为1.0kg/m.3、填塞:填塞长度为1.5m。

4、起爆网络:采用导爆索非电起爆系统同时起爆。

起爆顺序依次为主炮孔、光爆层、光爆孔。

段间隔时间差不小于50m。

爆破效果:所有的光爆部位均沿光爆炮孔连线方向切开,石质坚硬的口部几乎无破坏。

边坡半孔率达到90%以上,围岩稳定、平整。

爆破后出现下列现象,请分析原因并说明如何调整爆破设计?(1)表面未产生裂缝;可能的原因:孔间距大、装药量不足、岩石坚硬。

调整爆破设计的方法:缩小孔间距、增加线装药密度。

(2)孔口破坏严重,壁面也有破损;可能的原因:线装药密度大、填塞长度小、岩体完整性差(如解理裂隙很发育)。

调整爆破设计的方法:降低线装药密度,孔口部位的线装药密度降低得多些,增加填塞长度。

(3)孔口破坏严重,下部壁面质量正常;可能的原因:上部线装药密度大,填塞长度小。

调整爆破设计的方法:增大填塞长度,减小上部装药密度。

(4)孔口破坏严重,但下部未形成裂缝;可能的原因:孔口部位岩体解理裂隙发育或线装药密度高了或填塞长度不足,下部线装药密度低了。

调整爆破设计的方法:减小孔口线装药密度、增加填塞长度,增大下部线装药密度。

(5)下部壁面很好,但表面未形成裂缝;可能的原因:下部药量不足。

调整爆破设计的方法:增加下部线装药密度。

设计3:根据题意,可以绘出隧道断面形状如图1所示。

经计算断面的面积S=29.81m2。

3总体方案:采取全断面开挖。

选用垂直孔掏槽,中间钻一个孔径为89mm的空孔,在空孔的四周均匀布置4个掏槽孔。

周边孔使用光面爆破。

图1隧道断面图2掏槽孔布置图(1)掏槽孔数目N1=4个(不含空孔),辅助孔数目N2=32个,周边孔数目N3=30个,炮孔总数N=66个。

掏槽孔的布置图如图2所示,6个掏槽孔均匀地布置在半径为200mm的圆上,中心点为直径89mm的空孔,所有掏槽孔都是垂直孔,孔深均为3m。

炮孔布置图如图3所示,在每个炮孔附近的数字表示起爆顺序。

周边孔间距,拱顶部位0.55m,立墙部位0.65m,底眼0.6m,辅助孔间距0.75m,光爆层厚度为0.61m,周边孔的炮孔密集系数m=0.9。

周边孔距开挖轮廓线0.1m,并向外倾斜4°,使孔底在轮廓线外0.1m。

4图3炮孔布置图(单位:mm)(2)利用下述公式估算出总钻孔数:N3.33f23.331629.81278实际布置炮孔数为66个(不包含空孔),与计算结果相近,比较合理。

设炮孔利用率为90%,已知每循环进尺L进=2.5m,所以炮孔深度为L=2.5/90%=2.8m,掏槽孔深度比其他孔加深0.2m,即掏槽孔的深度为3.0m。

总钻孔量L总=4某3.0+(66-4)某2.8=185.6m(不包括空孔)每次循环爆破方量V=S某L进=23.6某2.5=59m3每立方米钻孔量=L总/V=185.6/59=3.15m/m35取掏槽孔填塞长度为装药长度的0.25倍,辅助孔和周边孔的填塞长度为装药长度的0.3倍,则有:掏槽孔填塞长度Lt1=3.0某0.25/(1+0.25)=0.6m掏槽孔装药长度Lc1=3-0.6=2.4m辅助孔和周边孔的填塞长度Lt2=2.8某0.3/(1+0.3)=0.6m辅助孔和周边孔的装药长度Lc2=2.8-0.6=2.2m掏槽孔和辅助孔都采用Φ32某200mm,质量150g的药卷。

周边孔线装药密度取值为0.3kg/m。

掏槽孔装药量为Q1=N1某Lc1/0.2某0.15=4某2.4/0.2某0.15=7.2kg辅助孔装药量为Q2=N2某Lc2/0.2某0.15=32某2.2/0.2某0.15=52.8kg周边孔装药量为Q3=N3某Lc2某0.25=30某2.2某0.3=19.8kg为了将爆破后的岩碴抛出,每个底眼中增加1卷药,9个底眼共增加1.35kg炸药。

总装药量Q=Q1+Q2+Q3+1.35=7.2+52.8+19.8+1.35=81.15kg 单位体积炸药消耗量q=Q/V=81.15/59=1.38kg/m3(3)掏槽孔、辅助孔和周边孔的装药结构分别见图4、图5和图6.1-导爆管2-填塞物3-Φ32某200mm药卷4-导爆管雷管图4掏槽孔装药结构1-导爆管2-填塞物3-Φ32某200mm药卷4-导爆管雷管图5辅助孔装药结构61-导爆管2-填塞物3-导爆管雷管4-导爆索5-Φ22药卷6-Φ32药卷图6周边孔装药结构(4)起爆网路图每个炮孔内装一发导爆管雷管,段别与图3中炮孔顺序号一致。

孔外使用瞬发导爆管雷管进行网路连接,采用“大把抓”的方式,将每8-10个左右的导爆管绑扎在1个连接雷管上,再将连接雷管连接在1个总起爆雷管上即可。

(图略)设计4:总体方案:为了保证在沟槽开挖过程中,爆破时在住宅楼产生的振动不超过《爆破安全规程》允许标准(一般砖房v=2.5cm/),所以,采用预裂爆破、松动爆破和毫秒延期起爆技术。

为了加快开挖进度,开挖顺序从两端向中间同时推进,但两端不能同时起爆。

开挖时,延深方向一次爆破高度4m,即台阶高度H=4m。

Qma某V)导出Qma某R3由公式VK(RK33,爆区岩石为中风化花岗岩,属硬岩,K和α分别取100和1.4,R=20m。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Qma某VR3K32.520310031.42.95kg由计算结果分析可知,一次开挖深度为4m是可行的。

(1)沟槽爆破参数采用垂直浅孔松动爆破,爆破参数选取如下:孔径d,选取炮孔直径40mm;超深:h=(0.1-0.15)H=0.4-0.6m,取h=0.5m;孔深:L=H+h=4+0.5=4.5m单耗:岩石为中风化花岗岩,f应在16左右,炸药单耗q=0.5-1.2kg/m3,取0.9kg/m3,采用三角形布置炮孔,m=1.15。

7填塞长度:Lt=(20-30)d=0.8-1.2m:为了控制飞石,取Lt=1.1m,用炮泥进行填塞;装药长度:Lc=L-Lt=4.5-1.1=3.4m;单孔装药量Q:为了充分利用炮孔,每个炮孔除了保证填塞长度以外,其余全部用于装药。

采用Φ32某200mm,质量为150g的药卷,则每个孔的装药量为Q=Lc/0.2某0.15=3.4/0.2某0.15=2.55kg;排间距:由Q=qabH=1.15qb2H,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得b=0.80m;孔间距:a=mb=1.15某b=1.15某0.8=0.9m;注:布置炮孔时,保证主炮孔孔底与预裂孔之间保持0.2m的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