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导学案新人教版
1、能够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2、了解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的概念并能根据其组成区别这三类物质。
重点:能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从组成的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
难点:电解水的实验中气体的检验及问题分析
【预习案】
使用说法、学法指导:
1、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课本课题1的基本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基本知识点概念。
2、完成知识准备和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Ⅰ、知识准备
1、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一种气体是氧气?
2、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以把物质分为和。
Ⅱ、教材助读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氢气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氢气是、、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思考:收集氢气的方法有哪些?。
⑵化学性质(可燃性):根据课本实验4-5回答问题
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2、水的电解实验
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装置,左边试管与右边试管里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3、现有高锰酸钾(KMnO4)、二氧化碳(CO2)、氯化氢(HCl)、氧气(O2)四种物质,小明认为它们都属于氧化物,他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如果不正确,该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各有哪些?为什么?
Ⅲ、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水的组成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1、关于水的组成的正确说法是 ( )
A.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分子组成
C.由水分子组成 D.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A.物理变化
B.氧化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A.高锰酸钾、氮气
B.洁净的空气、氧气
C.铝、二氧化碳
D.硫粉、四氧化三铁
4、某化学活动小组测定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进行实验如下:
取10支大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
H2的体
积分
数(%)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空气
体积
分数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点燃现象安静
燃烧
安静
燃烧
弱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弱爆炸不燃烧
(1)混合气体爆炸范围,氢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保持试管倒置,如果只发生轻轻的‘噗’声,表示收集的氢气已纯”的说法其真正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⑴氢气具有可燃性。
⑵冰块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混合物。
⑶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⑷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探究点一氢气的性质
⑴点燃氢气前要注意什么问题?
⑵验纯方法: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填“上”
或“下”)倾斜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听到发出尖
锐爆鸣声表明氢气;如很小的声音,则表示
氢气。
⑶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具有。
⑷分析如果用氢气作燃料有哪些优点?
探究点二电解水的实验(重难点)
探究实验水的组成
(1)认真观察水的电解实验并做好记录,同时加以分析思考。
两电极正极端玻璃管负极端玻璃管
现象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差异
(2)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观察现象
正极端玻璃管负极端玻璃管现象
解释
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基本类型。
②实验结论:。
【交流讨论】
1、所用电源为(填“直流”或“交流”)电
2、电解水时用的是纯水吗?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Na2SO4)或氢氧化钠(NaOH)的目的是什么?
2、实际操作中,刚开始时得到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常大于2:1,为什么?
3、水的沸腾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4、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你是怎样想的?
5、小结气体得检验
气体操作现象结论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探究点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易错点)
【概念】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构建知识网络图】
课堂笔记:
【训练案】
1、在水电解实验中,下列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产生氢气 B.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大
C.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2、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双氧水(H2O2) B.臭氧(O3) C.氯酸钾(KClO3) D.氯化钠(NaC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必定含氧气 B.由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
5、在我们身边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水 B.食盐 C.酒精 D.空气
6、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
7、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纯净物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8、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9、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 .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0、下列关于水在通电情况下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多选
A .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可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
B .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 .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8 1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 (2)水(H 2O )和过氧化氢(H 2O 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 12、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实际为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的玻璃瓶中,点火时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晶莹的水珠。
请写出这一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 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13、如图,A 、B 、C 分别表示化合物、单质、氧化物,请判断A 、B 、C 类型并另分别列举二例
A 表示 :
B 表示 :
C 表示 :
14、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下面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 装置。
(1)根据图中出现的现象在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用“+”、“—”表示)
(2)如果正极产生的气体为8ml ,则在负极产生的气体应为 ml 。
(3)如果正极产生的气体分子个数为6.02×1023
个,则负极 产生的气体分子个数为 。
15、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左边为____________,右边为____________,事先往水里加少量硫酸,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
(2)左试管中产生的是,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右试管中产生的是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由以上实验事实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
16、(1)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试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结论。
(2)设计一简单实验,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
39428 9A04 騄37195 914B 酋
28627 6FD3 濓37642 930A 錊21121 5281 劁22992 59D0 姐N^ 34432 8680 蚀q34070 8516 蔖 40321 9D81 鶁
A
A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