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师报范文

中国教师报范文

中国教师报征文读《中国教师报》有感与你同路的我就是幸运的,我幸福走过的是你搀扶的,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当耳畔响起这一首优美的歌谣时。

我不由地把目光投向了你,我的良师益友-------《中国教师报》,心中洋溢着五彩缤纷的快乐。

一、初识的喜悦。

在网上,一直听网友们称赞:《中国教师报》是一份宣扬教师情感与智慧的报纸,是老师们自己的报纸,于是,从一开始起,便对《中国教师报》有了一份特殊的亲切感。

偶然有一天,一同事向我介绍起《中国教师报》,说那是我们一线老师自己的报纸,零距离贴近教师,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报纸,带着一份亲切我借阅了近期的《中国教师报》,每一期有16版,编辑阵容强大,里面精品荟萃,涉及教育热点、难点,新闻跟踪报道,剖析教育教学案例,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报道了国内外的最新教育动态,信息量覆盖面非常广……我一页一页、细心地读过去,有好奇转为惊态,有惊态转为感慨,再有感慨触发了许多灵感……读着每一期的报纸,我知道了前卫的教育理念,了解了教改动态,知道了班级工作的新方法,许多在新课程实施中迷惑的东西在看了杨伟广老师主持的“创新课堂”栏目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分析后,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于是,耳边欣赏着轻快的音乐,眼睛盯着报纸上每一篇文章,成了我最好的休闲方式,我沉浸在文字中,享受着春风沐雨的精神洗礼。

二、相知的感动。

带着这样一份感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督促自己勤积累、多思考,并把自己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感悟和发现写下来,书写是让思想走向成熟的一条有效途径,和《中国教师报》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心情一天天的飞扬起来,学生也和我一起感受着这样一种充满激情的日子,我们一起享受着教育的快乐,一起成长着,原以为平淡乏味的教育生活就这样变得丰盈、多彩起来。

在诸多的版块中我最喜欢的杏坛春晓,她用精彩纷呈的文采征服了我,在抑或热情抑或浪漫的文字中讲述着我们老师自己的思想、故事,而这些又往往能引起我心中共鸣的,把我心中最柔嫩的一角拨开的,她诉说着无数同仁们怀着一颗细腻、感恩的心1在孩子间行走,收藏师生间点点滴滴的感动,生活中丝丝缕缕的温馨,我想许多老师也有同感吧。

还有班级在线,阅读,新观察,教师教育,健康人生都十分贴近我们一线老师的工作与生活,语言风趣现实。

在海内.海外栏目中我了解到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动态,让我能跟的上时代的脚步,在创新课堂中我有了解到别的老师是怎样把新的理念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的。

在读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学会换位思考,知道了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多面镜子去看待学生,用心与心去交流,于是师生的和谐应运而生。

我自豪我有一群懂我的孩子,这都归功与《中国教师报》三、一路前行。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在教师生涯中我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将一路与《中国教师报》相伴,学习并运用,充实自我,培育新苗,一路高歌。

很感谢它,让我们认识、了解到广大校外、国内同行工作者们的教学状态,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反思自身教学,改进自身不足,有效地促进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感谢它,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最后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很感谢它,加强、促进了我们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省视自己的教学、工作与生活提供了表达的空间与舞台;很感谢它,它让我们这群基层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让我们在这方热育的热土上继续执着前行,为了一个神圣的信念与一个光荣的使命希望《中国教师报》能带给我更多的快乐,吹起飘逸的思绪,让我徜徉在求识的海洋!最后,让我用一颗快乐的心祝愿中国教师报越办越好!地址:马鞍山市含山县清溪初级中学姓名:詹昌兰联系方式:####3读《富‘内’方能养‘外’》想到的吉安县立中学曾华邮编343100作为一个年轻老师,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赶快成长起来。

我常常想?初为人师,何为人师??在遇到学生上课不听讲时,我会懊恼不已,暴跳如雷,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老师。

我总是在问我自己,是自己的课上的不好吗?是学生素质太差吗?还是我在教学方法上存在某些问题?读了《富‘内’方能养‘外’》,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惭愧。

《富‘内’方能养‘外’》是发表在《中国教师报》第318期?教师教育?版块中的一篇文章,作者唐婉老师从参加一次教师资格考核认定现场中考生们面对一些非常基础性的专业知识而不知所措时那种令人失望的一幕中展开,对此从发出深深的喟叹以及对这些青年教师以后站上讲台上的一种隐隐的担扰。

从而从问题的根源上提出富‘内’才能养‘外’的深刻见解。

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受益良多。

是的,当老师是需要涵养的。

这种涵养离不开广博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一个理想的教师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工作和心理科学知识。

是的,新课程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既要求老师博览群书又对专业知识把握的精准而独到,所谓精,就是要知的深,对专业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的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

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做最好的老师应该具备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的情怀。

教师是需要涵养的。

但这种涵养我认为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因为在教育中,不能缺乏爱。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却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的爱的典范。

是的,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所有学生,无论智商高低,无论是家庭条件好差,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因为老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一位教育者曾这样说过:?师爱如春风,能融化学生心头的冰雪;师爱如春水,能涤荡学生心头的污垢;师爱如春雨,能滋润校园棵棵幼苗茁壮成长。

?长期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诚挚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诚挚的爱,才能使师生心连心。

有师爱作基础,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爱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有效的?催化剂?。

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去爱每一位学生,作一个爱的播种者,用爱引领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是需要涵养的。

这种涵养还离不开教师的幽默。

懂得幽默的人是智慧的人。

教师的教学压力大,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能使自己快乐,身心健康,减缓压力。

所以一个有涵养的老往往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幽默来达到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课堂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新奇、巧妙、风趣的语言、表情、动作表达出幽默感,既能使学生开怀大笑,又能使学生品位和深思教学内容。

教学幽默是教师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有多方面的独特的教育功能。

因此我觉得教师的涵养是应该包括幽默感的。

因为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快乐、和谐的课堂正是新课标提倡的。

教师是需要涵养的,就象水土需要保持是一个道理。

我们当老师的,至少在短时间内多媒休取代不了黑板,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还是要天天跟粉笔打交道,写板书。

基于这一认识,我每天都要找点空闲时间来练一练板书,目的只有一个,涵养自己的素质。

除了日常写字。

教师的涵养离不开教师广泛的阅读,阅读的视界决定了一个老师的眼界,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大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即使是象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那样,一生云游神州大地,从南到北他也很难走遍。

怎么办?多读书,查资料,哪怕象加拿大著名医生那样,每天临睡前读十五分钟,持之以恒,收效也会是很可观的。

当老师的,还有文字功夫我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如若长期不动笔把自己平时学习体会、教后感慨和反思及时写下来,往往就如过眼烟云,点点创新思维火花有可能就稍纵即逝。

许多教育家不正是在一点一点的写作中积累起来的吗。

相反的,很多很有经验的老师,教了几十年书的老师为什么没有突破呢,这跟有没有坚持写作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写作的过程是一个锤炼思想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内化再吐出的过程,是一个提炼升华的过程。

作为经常和文字打交道的老师,开个博客,写点文字,应该说是应该而且必要的。

是啊,当了老师的我才知道,一堂精彩的课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个老师深厚的知识根底。

当老师所需要的涵养是多方面的,初为人师的我,值得我不断地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涵养,让自己真正地能够做到厚积薄发。

陆游曾经训儿:?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推而演之,平时课上得出彩的老师,也多是功夫在课外。

杰出教师都是源于平常很注重自身素质涵养提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正是对教师工作的一个生动写照吗?是的,我曾经多么迫切地希望在教坛斩露头角,可是现在看来,我应该像唐婉老师说的那样,在教育的道路上沉潜一段时间,扎扎实实地修炼自己内在的涵养,才能真正地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成效。

第八届《中国教师报》读报用报征文记得,用心关注孩子们——读《周芙蓉:走进孩子内心的快乐》有感一个冷漠不愿与人交谈的孩子,成绩差,性格古怪孤僻,戒备心强。

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新手老师,关注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有耐心和责任心。

这样的学生,老师与其进行心灵沟通并且从而走进其内心世界,让他重拾对学习的兴趣,对生活的热情,前后表现截然不同。

学生能有如此大的转变,不得不感叹,教师的作用真的不容小觑。

这个老师的成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与支持。

只要用心关注并且(请你支持)努力去做,一定会有收获。

作为一个工作不到一年的新手老师,愿意将教师作为理想去追求,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刚开始时,因为年轻缺乏经验,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方法。

常常会有学生在课堂上捣乱,大声喧哗,甚至引吭高歌,更有甚者直接导致课堂的中断。

课后不交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这一切的一切,无疑给我这样满怀冲劲的新老师泼冷水。

对此,我感到非常无奈甚至是气愤不已,但又束手无策。

但是,渐渐地,经过仔细的了解学生发现:他们内心里都有认真学习,好好听课的想法,但是却因为自控力太差或者学不进才导致这样的或那样的不合理的行为表现。

学生会有好玩的天性,常常会为了玩而忽略学习。

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为友谊中的小矛盾,亲情中的小疙瘩,或者师生间摩擦而影响学习的情绪。

他们好动,总是无法安静地坐下来看书学习。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关注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

学生的许多烦恼,在我们老师作为成年人的角度看来也许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我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也是一名学生。

为了一道无法演算出的数学题而自责不已,为了一篇反复背诵却记不住的文章而难过,为了老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思忖忧虑很久,为了与同桌化解矛盾而写纸条道歉,为了生活的不愉快不顺心而伤心很久。

同时,也会为了超过哪位同学而暗自较劲,为了教师的一个小称赞而欢喜不已,为了攻克一道难题而信心大增,为了获得一个梦寐已久的成绩而欢呼雀跃。

这就是学生,拥有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烦恼。

因为小烦恼而心绪不宁,从而影响学习。

这就是他们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因此,一直在内心提醒自己,我曾经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应该学会“异地而思之”换角度思考,那么你所觉得的那些不可理喻的东西都会迎刃而解或者豁然开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