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总论 (2)1.设计任务及要求 (2)2.设计原始资料 (2)二、总体设计概况 (3)1、水厂规模 (3)2、总体设计 (3)2.1确定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3)2.2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 (3)三、给水单体构筑物设计计算 (5)(一)、混凝剂配制和投加 (5)(1)、设计参数 (5)(2)、溶液池设计及计算 (5)(二)、混合设备的设计 (6)(三)、反应设备的设计 (6)1、回转式隔板絮凝池 (6)2、平流沉淀池 (9)3、滤池 (12)4、进出水系统 (20)四、消毒 (21)五、其他设计 (21)1、清水池 (21)2、吸水井的设计 (24)3、二级泵房的设计 (24)4、辅助建筑物面积设计 (24)5、水厂管线 (24)6、道路及其它 (24)六、水厂总体布置 (25)参考文献 (25)一、总论1.设计任务及要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另一方面在于学习给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
具体表现为巩固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设计步骤与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的原始资料该城镇地处北京东部,是北京的一座重要的卫星城市,现有一座地下水源水厂和相应配套的供水系统。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多及工业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供水系统难以满足供水要求。
目前生活供水严重不足,大部分地区采用定时供水措施勉强维持,楼房二层无水,一些平房在高峰用水时也常发生停水现象,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发展,急需开发新水源以解决供水不足的问题。
(1)地理条件:地形平坦,稍向西倾斜,地势平均标高为22米(河岸边建有防洪大堤)(2)厂位置占地面积:水厂位置距河岸200米,占地面积充分。
(3)水文资料:河流年径流量3.76――14.82亿立方米,河流主流量靠近西岸。
取水点附近水位:五十年一遇洪水位:21.84米;百年一遇洪水位:23.50米;河流平常水位:15.80米;河低标高:10米。
(4)气象资料及厂区地质条件:全年盛行风向:西北;全年雨量:平均63毫米;冰冻最大深度:1米。
厂区地基:上层为中、轻砂质粘土,其下为粉细砂,再下为中砂。
地基允许承载力:10~12t/m2。
厂区地下水位埋深:3~4米。
地震烈度位8度。
(6)水质、水量及其水压的要求:设计水量:根据资料统计,目前在原地下水源继续供水的情况下,每天还需20万立方米。
水质:满足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水压:二级泵站扬程按50米考虑。
二、总体设计概况1.水厂规模根据资料,水厂净水产量20万m3/d,考虑到水厂自用水和水量的损失,确定安全系数为K=1.06。
这总处理水量Q=1.06*20万=21.2万m3/d=8833.33 m3/h,取为8850 m3/h。
2.总体设计2.1确定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根据水源水质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及《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年6月),根据设计的相关原始资料如水厂所在地区的气候情况、设计水量规模、原水水质和水文条件等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参考相似水厂的设计运行经验,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地表水净化工艺:原水→(混凝剂、助凝剂)混合→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清水池→提升泵站(二级泵房)→城市管网→用户2.2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1)、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及确定方案一:原水→一泵房→静态混合器→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二泵房→用户方案二:原水→一泵房→扩散混合器→折板絮凝池→斜板沉淀池→ V 型滤池→清水池→二泵房→用户(2)、方案技术比较:综上所述:方案一较合理。
三、给水单体构筑物设计计算(一)、混凝剂配制和投加(1)、设计参数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精致硫酸铝为混凝剂。
最大投加量为20mg/L ,精致硫酸铝投加浓度为10%。
采用计量投药泵投加。
(2)、溶液池设计及计算溶液池设计为以高架式设置,以便能依靠重力投加药剂。
池周围应有工作台,底部应设置放空管。
必要时设溢流装置。
1).确定溶液池容积: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第二版城镇给水》P455页2).溶液池容积 按下式计算:2417aQW bn=式中 2W -溶液池容积,m 3;Q -处理水量,3/m h ;本设计Q=88503/m ha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20mg/L ;b -溶液浓度(5%-20%),取10%; n -每日调制次数,取n =3。
代入数据得:2W =14.148m 3,取14.15m 3取有效水深H 1=1.0m ,总深H =H 1+H 2+H 3(式中H 2为保护高,取0.2m ;H 3为贮渣深度,取0.1m )=1.0+0.2+0.1=1.3m 。
溶液池形状采用矩形,尺寸为长×宽×高=4.2m ×2.6m ×1.3m 。
溶液池设置两个,每个容积为2W ,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3).溶解池容积计算:溶解池容积3120.350.3514.15 5.0W W m ==⨯=溶解池一般取正方形,有效水深H 1=1.0m ,则:面积F =W 1/H 1,有边长a =F 1/2=2.236m ;取边长为2.3m 。
溶解池深度H =H 1+H 2+H 3 (式中H 2为保护高,取0.2m ;H 3为贮渣深度,取0.1m ) H =1.0+0.2+0.1=1.3m和溶液池一样,溶解池设置2个,一用一备。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 =10min ,则放水流量2050008.3/606010W q L s t ===⨯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0d =100mm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 =100mm 的排渣管一根(钢管或铸铁管)。
溶解池搅拌装置采用机械搅拌:以电动机驱动浆板或涡轮搅动溶液。
4).投药管:投药管流量 22100014.1520000.33/243600243600W q L s ⨯⨯⨯===⨯⨯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 =20mm ,相应流速为0.8m/s 。
(二)、混合设备的设计管式静态混合器是处理水与混凝剂、助凝剂、消毒剂实行瞬间混合的理想设备:具有高效混合、节约用药、设备小等特点,它是有二个一组的混合单元件组成,在不需外动力情况下,水流通过混合器产生对分流、交叉混合和反向旋流三个作用,混合效益达90-95%,构造如图所示。
管式静态混合器设计流量:Q=21.2万m 3/d 取Q=8850m 3/h=2.46m 3/s根据《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韩洪军、杜茂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P 62页混合设施静态混合器计算:静态混合器水头损失 h=0.1184 n Q 2/d 4.4设计中h=0.5m ,d=1.5m,Q=2.46 m3/s,则n=1.29,取n=2个,即设2个混合单元,长度L=1.1ND=1.1*1.5*2=3.3m ,实际流速v=1.39m/s,选DN1500内装2个混合单元的静态混合器。
(三)、反应设备的设计根据常用絮凝池的特点、本设计相关资料和类似水厂的工艺特点,经综合比较,选用4个回转式隔板絮凝池较合适。
1、回转式隔板絮凝池:设计水量: Q 1=Q/24n设计中取n=4个, 312120002208.3/424Q m h ==⨯ 絮凝池有效容积: 1V=T Q 设计中T=20min32208.3V 20736.160m =⨯=。
取V=740 m 3絮凝池长度: VL'H'B =设计中取H=2.5m,B=25m,则740L'11.22.525m ==⨯隔板间距 :Q3600v 'iian H =式中ia -----第i 档廊道内隔板间距(m )第一档流速取0.5m/s,池内水深2.5m则第一档隔板间距: 12208.30.463360010.5 2.5m a ==⨯⨯⨯取10.47m a =,则按上式计算得,实际流速10.493'm v =; 20.6m a =,实际流速20.386'm v =;30.8m a =,实际流速30.289'm v =;41.2m a=,实际流速40.193'm v =。
絮凝池总长度:隔板厚度0.1m ,隔板总共19道,则长度:L=L'+190.1=11.2+190.1=13.1m ⨯⨯水头损失计算:絮凝池为钢混结构,水泥砂浆抹面,粗糙系数n=0.013。
第一段1R 、1C 、21C 、1t v 计算结果为:R i =a i H'/(a i +2H') Ci=R i 1/6/nV lt =v i a i H'/(a i 2+a i+12)0.5H'有10.47 2.50.2150.472 2.5R ⨯==+⨯161159.540.0130.215C =⨯=21C=3544.81220.4930.47 2.50.304/2.50.470.6t m s v ⨯⨯==+⨯其余三段iR 、iC 、2iC、itv分别为:20.268R =、261.765C =、223814.97C =、20.2316/t m s v = 30.345R =、364.421C =、234150.05C =、30.1603/t m s v =40.484R =、468.160C =、244645.81C =、40.1221/t m s v =最后隔板水流分两股回流,考虑水量平衡,流量分配为45%和55%,廊道间距近端一股为0.55m 。
另外一股为0.65m 。
回转式隔板絮凝池布置图各段水头损失计算水头损失按1.0m 计算。
GT 值校核水温t 在20℃时GT 值校核:G=(ρ•h/60μT)0.5 设计中取T=20.65s ,h=0.2m ,μ=60•1.029•10-4Pa •s1139.6(30~60)G s s --===在内 GT=39.6*20.65*60=49064.4(在104—105范围内)在隔板墙底部设排泥孔,外圈每道隔墙设两个,内圈设一个,尺寸为200mm*200mm 。
在配水廊道设DN200排泥管。
2、平流沉淀池1. 已知设计水量(包括自耗水量):Q=8850 m 3/h =2.46 m 3/s 沉淀池个数:n=4,每组设计流量为2212.5 m 3/h 沉淀池沉淀时间:T=2.0h 池内平均水平流速:v=15mm/s 有效水深:H=2.0m ,超高:0.3m 原水平均浑浊度为68mg/l 2. 设计计算 (1)池体尺寸①单池容积VV=Qt/n=8850*2/4=4425 m3②池长LL=3.6vT=3.6×15×2=108 m③池宽B池的有效水深采用H=2.0m,超高采用0.3m,则池深为2.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