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


1.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⑴ 信息社会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熟练使用信 息技术手段才不被社会淘汰。
⑵ 信息素养是教育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基本的 学习能力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和信 息工具的掌握及使用。
⑶ 信息化社会将改变教育方式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其信 息素养决定了人类发展的未来,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 基本素质。
⑷ 提高信息的识别、运用能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 面观察思考问题,高效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信息。
⑸ 培养信息道德意识,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3. 计算机道德规范的十条戒律
⑴ 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
⑵ 不应干扰他人的计算机工作;
⑶ 不窥探他人的计算机文件; ⑷ 不应使用计算机进行盗窃活动; ⑸ 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 ⑹ 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费的版权所有软件; ⑺ 不应在未经授权或在没有适当补偿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
其知识基础和价值体系中。 ④ 标准四:不论是个人或是小组成员,都能够有效地
利用信息他到特定的目的。 ⑤ 标准五:了解信息利用过程中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
在信息获取的利用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
3. 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
⑵ 信息素养的维度: ① 维度一:了解信息素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作用价值力量。 ② 维度二: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③ 维度三:能有效的获取所需信息。 ④ 维度四:真确评价信息及信息源。 ⑤ 维度五:有效管理、组织与交流信息。 ⑥ 维度六:利用信息完成一项具体任务。 ⑦ 维度七:合理合法地检索和利用信息。
2.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
⑴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能力,是终身学习或自主学习的 态度、方法和能力,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
⑵ 要强化信息意识,树立超前的信息意识对信息要有自觉 的心里反应,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
⑶ 提升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并有能力关注信息的重点, 帮助自身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潜移默化的 掌握信息检索、加工、利用和交流技能。
1. 信息素养概述 2. 信息素养的内容 3. 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1. 信息素养的概念
① 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 ② 是认知整体的一部分; ③ 是社会成员的信息意识、能力、潜能等项素质的结合; ④ 是信息社会基本信息水准的测量尺度; ⑤ 表明个体在信息收集、利用、整理、评价过程中
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总和。
2. 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
① 是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竞争的关键要素; ② 是数字化生存的关键性基础; ③ 是终身学习的核心; ④ 是数字化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 ⑤ 是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需求的必要基础。
1. 信息素养的构成
⑴ 信息意识: 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的感觉和思维过程。
⑵ 信息知识: 是信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所构成知识体系。
⑶ 信息能力:人们在信息获取、积累、加工组织、 查询检索、传递等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及熟练程度。
⑷ 信息道德:是调节信息创造者、生产者、传递者、 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2. 信息素养的特点
⑴ 信息素养具有知识性:知识对信息素养的影响, 取决于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⑵ 信息素养Leabharlann 有普及性: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属于公民的基本素养。
⑶ 信息素养具有操作性: 人们在处理和运用信息时,在技术、诀窍、方法和 能力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素养。
3. 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
⑴ 信息素养的标准: ① 标准一: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② 标准二:能够有效和高效的获取所需信息。 ③ 标准三:能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将选取的信息整合到
计算机资源; ⑻ 不应盗用他人的智力成果; ⑼ 应该考虑你编写的程序或设计的系统所造成的社会后果; ⑽ 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使用计算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