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下的经营理念案例分析

松下的经营理念案例分析

松下的经营理念案例分析松下的企业使命是“实业人的使命”,即“我们的努力正是为了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准,为社会全体的繁荣做最大贡献。

”这也被称为“自来水哲学”——消除世界贫困,使人类走向繁荣和富裕。

正是有了这样的使命,松下企业通过工业生产手段,把原来只能供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变成普通大众都能享受的普及品。

由此,奠定了松下经营的基本方针:质量必须优先,价格必须低廉,服务必须周到。

正是这种经营方针,使松下得到顾客的信赖,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逐步走上壮大之路。

松下在产品开发上以模仿为主,走短平快路线。

一旦发现某个有前景的新产品,松下就会拿过来,做出比别人甚至比原发明者质量更高、价格更低的“新产品”。

“模仿中的创新”使松下取得了经营上的成功。

但是,在真正的原创上就略逊一筹。

引领产业先锋的原创型创新,会受到自来水哲学的局限。

然而,自来水哲学中蕴含的服务思想、顾客至上观念、推动社会走向繁荣和富裕的愿望并不过时。

自来水哲学的深层价值,在于把企业使命最终定位于社会责任上。

在“自来水哲学”的基础上,松下提出了“堤坝式经营”和“玻璃式经营”。

堤坝式经营有效地避免了经营过程中的周期性震荡,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

而玻璃式的要旨是公开和透明,种公开和透明是建立在对员工信任的基础之上。

这使得雇主与员工坦诚相待,互相信任。

这正是松下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位的重要原因。

优秀的领导者松下幸之助使得松下这个品牌深入人心,其独特的经营理念更是受到了不少中国经理的青睐,在一些企业中采取类似做法也收到了相应的效果。

但且不可忘记,松下的成功之处,是外在仪式和内涵意义的有机结合。

很多人以为,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就是利润最大化。

对此,幸之助有他独特的见解。

企业的存在目的绝不仅仅是赚钱,企业的真正使命,在于实现社会繁荣。

赚钱是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的,一个不能为社会繁荣作出贡献的企业,哪怕赚钱再多,也背离了正道。

幸之助宣称:“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企业的第一要件。

”“合理利润的获得,不仅是商人经营的目的,也是社会繁荣的基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但企业又是离不开社会的。

一个公正、
法制和稳定的社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为企业提供生存空间,反过来,企业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自己的服务。

这一关系决定着企业的性质。

因此,企业的使命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克服贫困,贡献于社会的繁荣进步。

如果脱离了社会责任感,利益驱动就会产生向下的动力,把企业拉入灾难的深渊,使赚钱促成邪恶。

所以,如果赚钱变成了经商的惟一目的,这会导致企业堕落。

企业应承担起贡献社会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加稳定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