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门-《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热门-《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通用3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

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五、研究性作业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组单元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专题而编写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围绕着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今天我用三年级的教材在四年级上课,是因为我的教学进度比较慢,元通中心小学三年级已经把这篇课文学完了。

又因为我们三年级是新教材,识字量较大,而且我认为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是中年级。

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鉴于以上原因我把课文作了如下处理: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课时学法迁移,自主学习夏、秋、冬,并感知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和物产丰富。

第三课时加强朗读、背诵和学生自主介绍,并仿写家乡的一处美景。

二、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品读感悟《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知美丽,我安排了自由读、比读、齐读、表演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读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结合朗读加强指导,提升朗读水平,增强语感。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训练整堂课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课的开始引导学生听去过小兴安岭的人是怎么介绍的,并反馈获取的信息。

欣赏图片后、与文本初次接触后,都让学生谈谈对小兴安岭的感受,尊重学生独特的感知。

体会到小鹿的可爱时,请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写。

3、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的最佳教材。

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时是难以完全言传的。

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总伴随着生动的形象出现。

如果学生能看到小兴安岭的真实画面,他们会惊讶,会陶醉,为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而有所感慨,有所抒发。

所以在学生与文本接触前我以四季的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悟。

在讲到春天的美景时,我随机出示小鹿各种各样可爱的形态,为续写作好准备。

整体朗读春景前,我播放淙淙的流水声,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又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借班上课,对教师驾驭课堂,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绝对是一种考验。

我还年轻,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让我更快地成长。

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4、探究并发现写春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紧扣中心,整体感知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23课(指板书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美丽点上点。

那我们再读读课题。

(齐读)2、是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很美,课文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呢?赶快拿出课文读一读,找一找。

(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指名读)什么是“诱人”?(很迷人、很引人注意。

)作者在这里把迷人的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花园、宝库。

板书)说明了什么?(花园指小兴安岭风景优美,宝库指它物产丰富或指许多很名贵的东西都在那里。

)3、课文还把美丽的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呢?(绿色的海洋,出示第1自然段)是啊,就像这幅画面,树多的都成海洋了。

板书(海洋)(指板书说)你从这段的哪个词能感受到树多。

(指名说,(数不清(树多)、红松、白桦、栎树、……(树的品种多,都有什么,课件出示,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几百里(树占据的面积很大)那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4、师: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大片的树海。

满眼的绿色,这情景真壮观啊!就如同这画面(点击)同学们一起读读,让我们感受这绿色的海洋吧。

齐读(多媒体出示)5、小结:是啊!小兴安岭的树多,所以作者把它比作了(绿色的海洋)。

那作者又为什么把它比作花园和宝库呢?(因为小的四季美,课件出示四幅图),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生说)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首先进入春天的小兴安岭。

(课件出示)二、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感受春天的活力之美)1、现在,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作者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指名说并出示句子)谁来读读描写树木的句子,枝条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抽出)你可以再换一个词吗?(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

换了好不好,为什么?生:这样就两个长出,就重复了,也很别扭的。

师:是啊,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写话时要用词丰富,要避免语言的重复。

生:这样很形象,好像树木突然有力地长出来了。

师:是啊,一个“抽出”写出了树木的变化,多么有活力啊!多么的富有生命力啊!我们把小兴安岭树木的变化读出来吧!指导读句子(要注意“抽出”读得干脆有力;“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读得亲切、柔和些)男女生赛读。

过渡:你看到了春天树木的变化,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我仿佛听到了雪水叮叮咚咚地往下流,哗啦啦,哗啦啦,还唱着动听的歌呢;我听到了小溪好像在唱歌,唱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师:哦,小溪唱歌的声音都被你听到了,你从哪儿知道的?(淙淙)真是小溪的知音哪!我们来听听这小溪流水的声音。

(播放课件)是这样的声音吗?这声音大吗?(不大)。

你在生活中听到过溪水的声音吗?谁能试着读读?描写流水声的词你还知道有哪些?(潺潺叮叮咚咚哗哗)师:我们再来读这句话,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个词体现了动态美?(汇成)“汇”是什么意思?它让我们想到小溪轻轻流淌的样子。

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遍吧。

(齐读)过渡:读得真好,你们看,小鹿也被你们吸引来了。

你来读读小鹿的句子。

其余同学注意听,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写小鹿的?让我们感到什么?(把小鹿比作人,更觉春天的美好。

)(指名读)(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师:这只小鹿可爱吗?那你能把这样的小鹿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生自由读)师:一只只自信的小手都举起来了。

你来读。

(我听出来了,这是一只活泼、悠闲的小鹿。

)师:我们现在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鹿了,你在小溪边干什么呀?(我在溪边津津有味地喝水;玩耍;我在溪边和白鹅打招呼;和溪里的小动物们打招呼呢;迫不及待地去溪里洗澡呢。

)师:你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我很愉快;我玩得很开心)师:是啊,多么可爱的'小鹿啊,这里用了“有的……有的……”课件出示,让我们也来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吧。

(课件出示)4、读了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你感到小兴安岭的春天是一种什么样的美?(生机勃勃的美)你能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音乐,来配乐朗读这一段,做一次小配音员吧!(课件播放)5、小结过渡:读得真美啊,如果夏天的早晨来到小兴安岭,你希望能看到这里的什么美景?赶快拿出笔在书上画出描写小兴安岭夏季的景物。

(树木、雾、太阳、野花、草地)三、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1、师:(课件出示图)你看这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那么青翠茂盛,我们就送给它一个词(葱葱茏茏)读读这句话,还有哪个词体现出来了,说明了什么?课文中还用一个什么词进一步写出树木的繁茂?“封”,(一点不透气,一点不透风,没有一点空隙。

)过渡:你还喜欢夏天的哪些景物?为什么?你来读一读吧!2、早晨,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哪个词告诉你的?(“浸”),告诉我们什么?(雾大极了,浓极了,大雾弥漫中的森林,隐隐约约,迷迷蒙蒙,就像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

)3、太阳出来了,又是什么样的景色呢?(雾后的阳光,光芒四射,使人睁不开眼睛。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阳光灿烂的早晨!野花各种颜色,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4、对呀,这段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夏天的小兴安岭写得多美啊!所以说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5、这么美的景色,谁愿意来读一读(课件出示,配乐读)过渡:读得太美了,那秋、冬的景色又怎么样呢?自己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画一画它们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