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支付系统数据分析报告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支付系统数据分析报告

2012年,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清算中心进一步强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积极开展支付清算服务,保证了辖区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及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资金清算准确及时,满足了社会资金流通的需要,有力地支持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经济的发展。

全年统计数据显示,大、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量、资金量同比大幅增长。

分季度看,环比数据从二季度开始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表明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宏观调控下,全区经济增长逐步趋于稳定,并出现积极变化。

一、支付系统运行总体情况2012年,支付系统业务量和资金量分别为2,469.89万笔和28.96万亿元,与2011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通过支付系统资金净流入842.74亿元。

全年,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共运行249个工作日,发生业务1,214.27万笔,往来资金28.76万亿元。

日均处理业务4.88万笔,日均往来资金1155.02亿元。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共运行358个工作日,发生业务1255.62万笔,往来资金2011.9亿元①。

日均处理业务3.51万笔,日均往来资金5.62亿元。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共发生业务1146笔,较上年减少7.58%;往来资金8109.84万元,较上年增加13.83%。

其中区域业务50笔,金额337.7万元;全国业务1096笔,金额7772.14万元。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共发生业务413笔,金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支付系统数据分析报告梁郁石博(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清算中心呼和浩特010010)(三)把握好“扩增量”与“盘存量”的关系。

过去五年间,我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从3767.7亿元增加到11284.2亿元,增长了199%,年均增长25.3%,高于同期我区GDP增长10.3个百分点。

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保持合理适度的贷款增长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十分必要,但同时要看到,在当前的宏观形势和监管要求下,信贷越来越不具备大幅扩张的基础。

同时,与扩大信贷增量相比,盘活存量同样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而且通过盘活巨额的信贷存量,可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把握好“增规模”与“控风险”的关系。

在各地政府换届的背景下,地方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将转化为大量的信贷需求。

但另一方面,在企业盈利下降、地方财政收入下滑、房地产调控政策未见松动的形势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高峰的到来,将给金融资产安全带来严峻考验。

各金融机构要高度关注信贷资产的安全性,要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保护信贷资产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把控风险。

对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财政收入比重较高的地区,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贷款按期回收,防止将风险后移和积累。

要重点关注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确保金融业安全运行。

(五)把握好“拓渠道”与“优结构”的关系。

要进一步扩大社会融资规模,要从拓宽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和壮大总量着手,并把握好两者的关系。

推动债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引导企业改善融资结构,加大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降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度,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的占比。

顺应企业市场化融资需求,创新债券管理体制,强化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市场化约束机制。

推动债券市场产品与工具创新,允许市场参与者在监管部门许可的业务范围内自主创新,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贴近市场的优势,推动符合市场需求的、适合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和交易工具创新。

执笔人:伊丽琪(责任编辑:王志鹏)(校对:ZY)①小额业务的计算方法为:业务量=(同城支付×2)+异地往来支付,不包括信息业务。

77总第391期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1口岸业务量(笔)占所在盟市比重资金量(亿元)占所在盟市比重满洲里308,06921.99%1,357.7718.31%二连浩特146,97216.75%836.0914.74%乌拉特前旗95,4539.80%623.0510.64%额济纳旗26,8577.80%152.895.88%口岸地区全年支付系统数据分析额16.85亿元。

其中,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98笔,金额8.09亿元;承兑银行承兑汇票215笔,金额8.76亿元。

二、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支付系统数据分析与2011年相比,全年内蒙古各盟市绝大部分地区支付系统业务量、资金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只有鄂尔多斯地区通过支付系统资金量同比下降,业务量增幅最小,表明由于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和煤炭产销量的下降,该地区经济受创较为严重,资金流动不活跃;对资金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全年净流出资金463.73亿元。

支付系统区外资金流动量占比为48.66%,较上一年度增加5.85个百分点,表明我区与其他省市的资金往来不断深化;呼包鄂三地资金流动总量占全区资金流动总量的80.74%,继续显现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集群优势。

(一)呼、包、鄂三地数据分析1.全年,呼和浩特地区业务量和资金量位居区内第一,分别占自治区支付系统业务总量和资金总量的37.7%和54.54%。

其中,呼和浩特本地区内汇划业务393.53万笔、金额37,946.9亿元。

呼和浩特与鄂尔多斯市之间往来业务38.04万笔、金额5,620.03亿元。

与包头市之间往来业务40.68万笔、金额4,139.93亿元。

2.包头地区业务量和资金量位居区内第二。

其中,包头市本地区内汇划业务151.83万笔,金额11039.2亿元;与鄂尔多斯市之间往来业务12.8万笔,金额794.14亿元。

3.鄂尔多斯地区业务量和资金量位居区内第三,其中,鄂尔多斯市本地区内汇划业务150.78万笔、金额20918.16亿元。

(二)口岸地区数据分析(三)其他部分地区数据分析。

全年,赤峰地区通过支付系统净流出资金24.18亿元,资金往来较为密切的地区为北京市和辽宁省,往来资金分别为801.45亿元和385.2亿元。

资金净流入最大地区为北京,流入金额37.43亿元;净流出最大地区为黑龙江,流出金额11.9亿元。

辖区内红山区业务量为102.06万笔、资金量7,186.13亿元,分别占赤峰地区业务量和资金量的70.19%和70.91%。

呼伦贝尔地区通过支付系统净流入资金294.23亿元,资金往来较为密切的地区为北京市和黑龙江省,往来资金分别为486.15亿元和259.67亿元。

资金净流入最大地区为辽宁,流入金额60.69亿元;净流出最大地区为江苏,流出金额6.25亿元。

辖区内,海拉尔区业务量为53.2万笔,资金量3411.75亿元,分别占呼伦贝尔地区业务量和资金量的37.97%和46.01%。

通辽地区通过支付系统净流入资金332.58亿元,资金往来较为密切的地区为北京市和辽宁省,往来资金分别为399.46亿元和385.25亿元。

资金净流入最大地区为辽宁,流入金额116.58亿元;净流出最大地区为云南,流出金额6.8亿元。

辖区内,科尔沁区分别占通辽地区业务量和资金量的65.16%和65.14%。

锡林郭勒盟通过支付系统净流出资金25.99亿元,资金往来较为密切的地区为北京市和河北省,往来资金分别为323.69亿元和138.38亿元。

资金净流入最大地区为辽宁,流入金额56.95亿元;净流出最大地区为重庆市,流出金额8.6亿元。

辖区内,锡林浩特市分别占锡林郭勒盟地区业务量和资金量的52.97%和50.32%。

分区域看,东部五盟市支付系统资金量占全区12.01%,而西部七盟市占比为87.98%,东西部地区差距依然很大,且尚未显现改善的迹象,表明我区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不利于我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跟踪支付系统资金流向,我们可以看出赤峰、呼伦贝尔、通辽、锡林郭勒等内蒙古东部盟市与东北邻近省份资金往来最为密切,今后,应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谋求两地的共同发展。

三、省际资金往来情况全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过支付系统与区外31个省市之间(深圳市单列)发生往来业务843.26万笔,清算资金14.1万亿元,分别占全区业务总量和资金总量的34.14%和48.69%。

78金融广角金融观察1.与环渤海地区京、津、晋、冀、辽、鲁之间业务量342.57万笔,资金量9.16万亿元,分别占区外往来账的40.62%和64.96%。

2.与长江三角洲苏、浙、沪地区之间业务量246.12万笔,资金量1.33万亿元,分别占区外往来账的29.19%和9.43%。

3.与珠江三角洲广东、深圳地区之间业务量59.66万笔,资金量0.69万亿元,分别占区外往来账的7.07%和4.89%。

4.辽宁、河南、甘肃、山西等周边省份流入内蒙古自治区资金量居前;内蒙古自治区向北京地区流出资金最多。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系统利用情况全年,内蒙古自治区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支付系统业务量2377.2万笔,清算资金26.02万亿元,分别占全区业务总量和资金总量的96.25%和89.85%。

1.支付系统汇划总笔数排名前5位的工行、农行、建行、中行、自治区联社,业务量合计1792.96万笔,占19家金融机构业务总量的75.42%。

2.支付系统汇划资金量排名前5位的建行、农行、工行、中行、自治区联社,资金量合计15.38万亿元,占19家金融机构资金交易总额的59.08%。

3.资金净流入最大的为农业银行,流入金额371.03亿元;资金净流出最大的为工商银行,流出金额280.15亿元。

4.分性质来看,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支付系统资金量占比为52.35%,比2011年末下降3.59个百分点;5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付系统资金量占比为28.93%,比2011年末上升2.88个百分点;7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支付系统资金量占比为16.57%,比2011年末上升0.79个百分点;2家政策性银行支付系统资金量占比为2.14%,比2011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2012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实现了缓慢但持续的增长。

五、行业资金分布与流向根据国家统计局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四季度我们对20个行业的支付系统数据进行了统计。

数据显示,在全部20个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通过支付系统往来资金笔数最多,为241.46万笔;金融业资金总量11.95万亿元、流入资金3.87万亿元、流出资金3.02万亿元、净流入资金0.85万亿元,均为最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净流出资金量最大,流出量为98.27亿元。

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2012年支付系统跨省资金占比较大,重点发展这类产业,可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与外省市的资金流动,进而有利于促进其他社会资源的往来交融。

六、优势特色产业支付系统利用情况2012年,对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化工等内蒙古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的支付系统利用情况,在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了数据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