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第六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 翠鸟教学目标 1. 学认“秆绣”等11个生字,会写“翠秆”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鲜艳、疾飞、苇秆”等词语意思。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喜欢的部分。

3.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启发学生树立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从“鸟”入手,导入新课小鸟是人类的朋友,你认识什么鸟?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投影片出示翠鸟)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世纪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翠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注意“翠”的写法)二自读自悟,了解内容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桌互读。

三检查预习,生生交流 1小组间轮读检查是否认识11个生字。

2小组比赛读 3说说自己的发现 4小组轮读课文,评价 5交流预习思考题: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特点,体会词语的意思。

预设: A关于翠鸟的颜色鲜艳,引导体会:翠鸟颜色鲜艳,为什么不叫别的鸟,而叫翠鸟呢?引导观察图和抓关键词:橄榄色,浅绿色,等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个人读,学生领读、齐读) 出示一张画有翠鸟的图片,请同学动手到黑板上贴,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自己动手贴。

说话训练:看图片进行说话训练,展开想像说一说翠鸟美丽的样子像什么? B关于翠鸟的飞行速度快。

学生汇报时,可对比出示以下两组句子,体会快的程度,多读几遍,体会有什么不同?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上疾飞。

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地飞过去。

C 关于翠鸟是捕鱼高手。

引导学生留意翠鸟抓鱼动作的词。

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且画下来。

四书写生字 1自学生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2重点指导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

出示填空:它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绣满了____________。

背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__。

腹部的羽毛像__________。

它小巧玲珑,一双__________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____________的嘴。

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问:从哪里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翠鸟?为什么? 1默读,快速找出理由。

2找出矛盾处,引发讨论“我们真想捉鸟,是因为喜欢,可是后来我们的脸有些红呢“?进行环保教育。

三、积累好词好句把喜欢的词语句子读给同学听,说说为什么喜欢?四小练笔。

写你喜欢的一种鸟的外形或者活动。

6燕子专列教学目标: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

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板书课题:6 燕子专列二、自读自语,理解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三、汇报交流预习效果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

2、小组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决定真了不起。

(人力、物力、财力)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

(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2、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

(1)你觉得该怎么读?(2)生练习后指名读。

(3)评议,再读。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 自己练习讲一讲。

B 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

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4、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

提醒:“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4、书写、抄词语。

第二课时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

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

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5、动手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

知道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五、积累好词好句把喜欢的词语句子读给同学听,说说为什么喜欢?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会认“郁澈“等9个生字,会写”森郁“等13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 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请大家看看,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 师:在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学生初步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双人读,个人。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读读议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三汇报交流 1分段读文,评价 2同桌互相当小老师检查生字词 3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

2再读课文,感悟。

小组交流: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二探究学习 1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现实体会,2汇报:多媒体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1“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裸露的土地指什么?2“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引导:指的是大量树木被劈柴后烧掉了。

3“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引导:指的是小村庄的人们仍旧在不断地砍伐树木,靠自然的给予过着安逸的生活。

4“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 引导: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3悟情感,明主旨。

(1)看到树木不断的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的扩大,你是什么心情?(惋惜,难过)把你们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练读,教师指导,指名读,齐读。

(3)如果时光能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三回顾全文,课外延伸1.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我们人类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举例说明2.那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珍惜,保护环境?(1)不乱丢垃圾(2)爱护花草树木(3)保护益虫益鸟(4)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5)宣传环保知识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是地球,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上的人类说说?(1)小组展开讨论,综合小组的意见,写出一句忠告的话语。

(2)小组汇报自己的话。

(3)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个信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如果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五课后拓展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出一次墙报 8路旁的橡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

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三、练读、议读、质疑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2、议读与质疑。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

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

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