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包含:教学计划、总目标)一年级春季最新教材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目录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

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

在全书最后,安排了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各单元内容安排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在本册教材中,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就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等,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

还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有篇新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文章很长,但故事情节有趣,真正体现了生活阅读。

通过童话故事,来了解如何写通知,学生很容易理解。

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

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

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xx名学生,xx名男生,xx名女生,其中xx名本地学生,xx名外地学生,大量外地学生的加入更加体现出了普通话教学的必要性,所以要继续巩固拼音教学,识字教学是孩子学好语文的基础,是说好普通话的关键,继续给予充分的重视。

经过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习,此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初步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

进一步鼓励学生拓展识字渠道,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但是由于受到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掌握的识字方法有限,难以对识字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鼓励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并采用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

同时要结合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三、教学要求1.学习习惯:(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3.识字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2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口语交际(1)重视普通话教学,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使孩子学习好,第一件事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

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识字教学是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基础上认读、书写一些基本的汉字,在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状态下,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文字的认识和积累。

5.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知识的增加有助于课内知识的增长,所以阅读要从一年级抓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打好坚实的阅读基础。

6.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7.与家长积极沟通,让学生校内校外都能受到一致的教育,毕竟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在学校的时间也有限,如果家长配合老师辅助教学,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以及识字和课文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五、教改研究课题1.教学研究课题:多途径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研究。

2.实施目标: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扩大识字量,为将来扩大阅读量作准备。

3.课题要求:努力改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整合,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结合。

提倡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需求,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具体做法⑴以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唤起学生识字兴趣。

①电脑动画识字。

②故事联想识字。

③字型联想韵文识字。

④巧用广告词助识字。

⑵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以培养其主动识字的能力。

⑶利用生活环境,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使识字与生活相结合。

⑷利用图书角、阅览室,使识字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⑸利用一些游戏和比赛进行识字,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总目标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5.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9.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10.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11.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第一单元识字一1春夏秋冬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雨字旁、单耳刀和风字旁。

2.知道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景色各不相同。

3.能主动积累关于四季的词语,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教学难点知道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景色各不相同。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认读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更替而显得精彩美丽,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进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板书课题:1.春夏秋冬,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

1.学生自己先读课文,不会读的地方打上标记。

2.指名读课文3.听录音读课文4.自由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

学习课文1.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四幅图画,它们各有什么不同?2.指名学生起来根据课本上的图说说四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了联系实际说说我们这些地方的四季各有什么特点。

4.同学们能说说四季中的气候各有什么不同吗?5.试读课本上“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等短语,然后理解各个季节不同的气候特点。

6.练读课本上的“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以及“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然后理解意思。

三、拓展延伸同学们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说说看,要求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1.谁来说说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2.朗读课文二、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生字。

2.自由读生字、小组读生字。

3.让学生试着用生字组词。

三、书写生字1.教师在田字格里板书生字,学生跟着写2.学生用书本写生字。

3.教师指导。

四、感情朗读课文。

五、总结1.小朋友们今天学到了什么?说说看。

2.指名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姓氏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弓字旁和金字旁。

2.背诵《姓氏歌》,知道一些易读错的姓和常见的复姓。

3.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

背诵《姓氏歌》,知道一些易读错的姓和常见的复姓。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1.小朋友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2.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2.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三、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