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小专题——梯田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梯田农业

高考地理小专题——梯田农业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阳县水稻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海拔1200~2000米的哀牢山区、红河河谷,梯田景观已有1300多年历史,梯田级数达到几百级甚至上千级,海拔跨度为1400~2000米,类似的高山水稻梯田面积共有17万亩之多。

哈尼人把梯田、森林、村寨、沟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这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品、美丽乡村的典范。

水稻梯田景观具有生产、生态、文化与极高的美学价值,2013年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元阳梯田景观图材料三:云南南部热带和准热带分布略图(1)说出元阳水稻梯田的特点?(2)分析哈尼人修建水稻梯田的原因?(3)指出哈尼人修建水稻梯田要注意的问题。

(4)阐述元阳水稻梯田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参考答案:(1)规模大(或面积大);海拔高;海拔跨度大,梯田级数多分)(2)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足,溪流众多,水源充足,适合种植水稻;地形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3)平整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加固田埂,防止漏水;修建水渠,保证梯田水源供应(4)景观独特(规模大、海拔跨度大),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历史悠久,是哈尼民族农业文明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庞大的“梯田—森林—村寨—沟渠”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典型例题二:(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

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见此地气候湿润,森林茂密,与江南相似,于是游说当地农户共同开垦,并逐渐完善梯田灌溉系统。

凤堰梯田主要位于山前冲积扇,在修筑初期,常发生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出现干涸的情形,其后先民采用措施加以解决。

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区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

下图示意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

(1)说明凤堰梯田水源条件较好的原因。

(6分)(2)推测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

(8分)(3)分析梯田对当地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6分)(4)就旅游业发展对凤堰梯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当地同学持有正反两种不同的看法,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参考答案:(1)该地谷地开口朝东南,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周围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河流多,地表水丰富;水渠众多,灌溉系统完善。

(回答3点即可得6分)(2)原因:土质疏松,孔隙大,地表水易渗漏;坡度较大,地下水流速快;坡地地下水埋藏较深。

(每点2分,共6分)措施:夯实底土。

(2分)(3)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平整土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其他耕作方式相比,水土流失较轻,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梯田成为农业文化景观,利于发展旅游业。

(回答3点即可得6分)(4)有利:旅游业发展带来收入,可以增大投入,维护修缮梯田;有利于增强保护意识。

(4分)(或不利:由于农业收入较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减少,梯田逐渐荒废;旅游人员增加,污染加大。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

下面左图所示的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为 1 400~2 900米,年降水量400~500毫米。

该区域经过多年建设,已将92%的坡地改造为梯田,形成了“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地埂牧草锁边、沟台果树围裙、沟底坝库穿靴”的综合开发治理模式。

现如今,梯田真正成了庄浪农民的粮囤子和钱袋子。

(1)分析该区域修筑梯田实施“山顶沙棘戴帽”的原因。

(2)简要说明影响梯田宽度的主要因素。

(3)简述加速梯田土壤熟化与提高肥力的措施。

(4)说明庄浪县依托梯田脱贫致富的发展经验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参考答案:(1)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质疏松;山顶植树可加大植被覆盖,既利于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又可防风护田(2)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等(劳力多少、经济条件及灌排系统、交通道路统一规划要求等)(3)宜保留表土,配合翻耕、增施有机肥料,(实施轮作)适当种植绿肥作物等(4)因地制宜,采取山顶、山腰、山脚综合治理方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农民增收典型例题四: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梯田依山就势开凿,分布在海拔500-1200m、坡度介于205-400之间的山坡上,共500余级,面积约为120千亩。

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丰富,远古先民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开创了独一无二的自流灌溉系统,尽管山上没有水库和山塘,却年年旱涝保收,有“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说,2014年紫鹊界梯田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紫鹊界山区植被茂密,山顶海拔1200- 1500m为森林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有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等,林田比例约2:1。

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砂性质地,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

紫鹊界梯田至今保留着原始的纯手工耕种方式,是保持完整的古老稻作文明的成功范例。

近年来,紫鹊界梯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梯田抛荒严重,有些村民在山上办起农家乐,进行旅游开发。

下左图示意紫鹊界梯田位置,下右图示意紫鹊界梯田剖面。

(1)说明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能力强的原因。

(2)分析紫鹊界梯田“天下大旱,此地有收”的原因。

(3)说明紫鹊界梯田抛荒严重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紫鹊界梯田区扩大农家乐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紫鹊界梯田上部山区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山体基岩为花岗岩,岩性致密,阻隔水源下渗;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砂性质地,颗粒较粗,土壤孔隙较大,土层较厚,地下储水量大,储水能力强。

(2)紫鹊界梯田位于雪峰山东侧,阻挡夏季风,形成地形雨;植被茂密,植物蒸腾增加水汽供给,降水比平原地区多。

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丰富,独有的水利灌溉工程保障干旱时期农田的充足供水;持续晴热天气使水温升高,更有利于水稻催苗增产。

(任答3点)(3)紫鹊界梯田作物单一且采用纯手工耕种方式,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山体坡度大,梯田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生产效率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和从事旅游业,劳动力短缺。

(4)赞同:紫鹊界梯田区扩大农家乐规模,增强游客接待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就业;经济效益较好,提高经济收入。

不赞同:在梯田区大量建设农家乐及其配套设施,破坏梯田景观和农业生态环境;农家乐规模扩大,用水增多,与梯田争水;农家乐废弃物处理能力差,抛弃垃圾和排放污水,导致环境污染。

典型例题五:云南元阳的哈尼族人民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在梯田上方拦腰筑沟,通过引水、冲肥至梯田,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

下图为元阳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和梯田景观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題。

(1)云南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2)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明哈尼人“山上种树、山腰居住、山下种田”的优点。

参考答案:(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平地面积小;土层薄,土壤贫瘠。

(2)山上种树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腰冬暖夏凉,水源洁净,适宜居住;山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典型例题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层层叠叠分布着面积较广的稻作梯田。

冬季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形成“稻饭鱼羹”的传统生态农业文化。

该地着力培育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所产的稻米品质优良,梯田水产养殖的种类较多,除了鲤鱼、鲫鱼外,几乎每块稻田都有泥鳅、螃蟹、虾、黄鳝等。

(1)说明当地大量修筑梯田的自然原因。

(2)分析当地出产优质稻米的主要原因。

(3)分析当地梯田水产养殖种类丰富的原因。

参考答案:山地为主,平地面积狭小;修建梯田,扩大耕地面积;减轻水土流失;径流丰富,利于梯田灌溉梯田的通风、光照条件较好,利于作物生长;山区海拔较高,稻谷生长周期长,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良性生态系统,化肥、农药施用量较少;江河、山溪水质较好,无污染;精耕细作森林植被丰富,腐殖质多,稻田土壤肥沃,饵料丰富;冬季稻田浸泡过冬,利于常年放养和生长各种鱼类;江河、山溪较多,水源稳定,水质较好典型例题七:读下列关于东南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2年3月,大范围的农业区和森林火灾在东南亚上空制造了厚厚的烟雾和阴霾,笼罩了泰国北部、老挝和缅甸部分地区。

火灾区上空的悬浮物微粒浓度达到危险水平,并导致泰国南邦机场航班延误。

3月4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火灾的一幅近景照片。

已有2000年历史的菲律宾水稻梯田由于其一直保留着原始而古老的梯田文化,于199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的梯田多修在海拔2000米的高地上,坡度大、梯田面积小。

(1)冬末春初是泰国、缅甸等国各种火灾的多发季节,分析其形成原因。

(2)爪哇岛冬夏季的盛行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3)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说明菲律宾修筑水稻梯田的原因。

参考答案:(1)泰国等国家为热带季风气候,冬末春初属于旱季(2)冬季盛行东南风,因为此时爪哇岛受到东南信风带的控制;夏季盛行西北风,因为此时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形成西北风(3)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种植;劳动力丰富;山地地形、坡度大;修筑梯田可增加耕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典型例题八: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10分)云南元阳的哈尼族人民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拦腰筑沟,沟水冲肥,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

下图为元阳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和梯田景观图。

(2)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明哈尼人“山上种树、山腰居住、山下种田”的原因。

(4分)参考答案:(1)有色冶金工业(2分)铜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2分);临近水电站(和煤矿),动力充足(能源丰富)(2分);靠近河流,水源丰富(2分);临近铁路,交通便利(2分)(2)山上种树是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腰冬暖夏凉,水源洁净,适宜居住;山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答出2点得4分典型例题九:(2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图左)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图右)材料二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

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1)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

(6分)(2)简要分析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梯田为主,用石块垒成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