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一、地形相关概念区别1、地形与地貌2、地形与地形区3、地形类型与地形部位4、地形与地势5、地势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区别6、五种基本地形的区别二、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①等高线②流水系特征;③气温分布;④水量分布;⑤通线分布;⑥聚落分布。
三、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
四、描述某地形区地形特征。
五、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六、地形成因(一)板块构造学说与宏观形态(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三)地形地貌成因分析的典型案例1、年轻(或古老)地形成因的分析2、背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成谷的原因。
3、背斜成谷的原因;向斜成山的原因。
4、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
5、渭河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成因。
6、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V”型河谷的形成。
7、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U”型河谷的形成。
8、河流中下游平原的成因。
9、冲积扇-洪积扇其成因10、河漫滩平原的成因11、三角洲的成因12、峡谷(如雅鲁藏布江峡谷、三峡等)的成因。
七、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一)地形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二)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八、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参考答案一、地形相关概念区别1、地形与地貌地形是一个区域内的地表形态.它侧重于根据地面的形态来分类。
从一个地区的高低起伏、开阔闭塞、地貌组合等因素综合起来显现的特征来进行分类,可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主要体现在山脉)。
地貌侧重于从成因上来划分。
因种每种营力为主形成的地貌,都有其特定的地表特征、演变规律。
这样便于研究。
它主要分为:流水地貌、岩溶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大类。
每种里面又可以分出若干亚种。
比如流水地貌就还可以分为侵蚀地地貌,沉积地貌等等。
【典型例题1】图12、图13为我国两大地形区图。
比较甲、乙两地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8分)【典型例题2】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4分)2、地形与地形区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
地形区的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如青藏高原地形区,分解为青藏(青海和西藏)+高原(地形类型)。
3、地形类型与地形部位地形类型一般是指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地形部位一般是指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种类型。
4、地形与地势地势是指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程度。
5、地势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区别地形特征指的是该区域的地表形态的特征。
描述如三-1。
地势特征指的是该区域地表的变化趋势,它是地形特征的一部分,一般描述成X高X低。
二、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1、等高线【典型例题】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②河流水系特征;从中间向四周辐散的水系,说明四周低中间高,可能是山岭(山地);从四周向中间辐合的水系,中间低四周高,说明可能是盆地;平原河网稠密交织成网;山区密度小,不成网状;山区河流经过,表示为谷地。
【典型例题1】下图中表示地势低平的是()【典型例题2】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③气温分布;等温线闭合,越往中间温度越低,一般是山岭(山地);越往中间温度越高,一般是盆地。
等温线弯曲,中间气温高,两侧气温低,一般是谷地;中间气温低,两侧气温高,一般是山脊或山脉。
【典型例题】分别指出AA′和 BB′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
④降水量分布;越往中间降水越少,可能是盆地或谷地;越往中间越多,可能是山脉。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典型例题】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⑤交通线分布;山区公路一般较弯曲,而且一般分布于河谷;隧道多一般为山区;山区交通干线密度小,而平原密度大。
【典型例题】⑥聚落分布。
山区聚落小且分散,平原大且集中。
三、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哪种地形类型为主;(2)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3)地势高低及起伏状况;(4)特殊地貌(如果有则一定要说)。
【典型例题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典型例题2】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四、描述某地形区地形特征。
地形区名称+分布位置+地形特点:山脉走向、地势起伏状况、特殊地貌。
【典型例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6分)【典型例题2】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五、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1、地势特征:地势起伏大或小;X高X低;山河相间分布。
2、地势特征判断理由:河流流向;等高线。
【典型例题1】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典型例题2】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8分)六、地形成因【运用地质作用原理分析:内力+外力】(一)板块构造学说与宏观形态主要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多隐没在海水之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1.地质作用的含义: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3.主要内力作用与地貌:(1)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主要有褶皱、断层两种。
1、年轻(或古老)地形成因的分析(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多形成年轻的高大山脉或陡深的裂谷和低地。
(2)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稳定,多形成古老的低矮的地形。
【典型案例1】简述A、B两地地势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8分)【典型案例2】图甲中甲为世界最狭长的半岛,半岛上山脉南北绵延且陡峻;半岛西侧有巨大的沙丘,因其景观独特,已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
分析甲半岛山脉南北绵延、陡峻的原因,并说明沙丘地貌的形成过程。
(10 分)2、背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成谷的原因。
地壳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壳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
3、背斜成谷的原因;向斜成山的原因。
地壳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上拱起,顶部受到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成谷地;地壳运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向下弯曲,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
4、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
内力:地壳运动岩层发生断裂上升。
【典型案例】说明泰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7分)5、渭河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成因。
内力:地壳运动岩层发生断裂下陷;外力:河流堆积作用。
【例题】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
6、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V”型河谷的形成。
河流位置:河流上游;水流动力: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典型案例1】判断图中莱茵河上游P河段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典型案例2】简析河流在A、B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6分)7、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U”型河谷的形成。
河流位置:河流中下游;水流动力:河流落差小,流速慢,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两侧侵蚀为主,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横剖面呈“U”型。
8、河流中下游平原的成因。
外力: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泥沙堆积作用形成。
9、冲积扇-洪积扇其成因位置:山口;泥沙来源:山口的上游植被覆盖率。
水流动力:在山口的上游,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和砾石;流出山口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和砾石易堆积。
【典型例题】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
(8分)10、河漫滩平原的成因位置:河流中下游;泥沙来源:上游植被覆盖率。
水流动力:在河流中下游弯曲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洪水季节,凸岸堆积体被淹没,不断受堆积;在枯水季节,堆积体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典型例题1】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了我国某区域一段河流(虚线部分表示是主航道中心线)。
分析图中河道主航道中心线分布特点及成因(6分)【典型例题2】图9为我国某河流中游地区示意图。
P---Q点之间河段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右上角图)。
本段共有大小沙洲143处,沙滩38处,平均每1.7千米即有沙洲或沙滩一处,这些沙洲与沙滩经常在变化。
居民所在的平原地区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
分析P---Q点附近河段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面积经常变化及平原地区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的原因。
(12分)11、三角洲的成因位置:河口;泥沙来源:上游植被覆盖率。
水流动力: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大陆架)平缓;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弱,泥沙易堆积;河流流经的地形区;洋流影响;河口地带地壳沉降。
【典型例题1】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8分)【典型例题2】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6分)12、峡谷(如雅鲁藏布江峡谷、三峡等)的成因。
内力:地壳抬升,地势高;外力:河流侵蚀下切。
【典型例题】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典型例题2】分别指出图中A地、B地的地貌类型,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12分)七、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一)地形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典型例题1】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6分)【典型例题2】从地形特征说明B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8分)【典型例题3】从整体性角度简析山脉L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8分)【典型例题1】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