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
设计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
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设计
第1课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授课教师:齐淑红
授课时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第1课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区域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节内容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材以西气东输为典型案例深刻揭示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内在原因和历史背景和影响,确立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分析我国其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提供了基本思路。
【学情分析】
从已有知识来看,通过初中、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高二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不够系统深入,尤其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差,这给本节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从学习能力看,学生能获取部分有用信息,但对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还较弱。
从班级情况而言,高二(5)班是一个学风较好,师生互动默契的班级,我认为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知道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
3、理解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和小组讨论,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概况。
2、通过讨论探究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3、通过图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运用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学难点】
1、运用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理论分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读图分析归纳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五章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不均匀 不流动 不平衡
2、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 2
、目标市场: 3、主干管道:
(1)一线工程:轮南——上海(长三角) (2)二线工程:霍尔果斯——广州(珠三角)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大量读图分析,归纳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课改精神,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通过课堂小组探究,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