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烧学2章作业

燃烧学2章作业

2.1 1)挥发分容易析出,可燃混合物浓度达到贫油限发生自燃;2)挥发分析出,可燃混合物浓度慢慢增大最后达到贫油限发生自燃;3)煤粉的散热量大于化学反应放热量,可防止自燃;4)挥发分不易析出,难以与空气接触,可防止自燃。

2.3 在150℃时,磨煤机内小部分煤粉通过热风加热不断积累热量最终达到着火温度发生自燃,显暗红灼热。

但煤粉自燃的放热量通过热风被及时地带出磨煤机,自燃煤粉的放热量远小于其对外的散热量,因此远离自燃煤粉的地方温度迅速下降,局部火焰不能传播到整个可燃物内,不会发生爆炸。

2.4 过量空气系数过大,煤粉浓度过小,着火温度较高,作为一次风的气体量减小而煤粉浓度较高,着火温度降低,同时又减少了乏气带走的热量,减少了着火所需热量,又由于颗粒间相互影响加强可使着火温度进一步降低,有利于煤粉着火。

2.5 高原氧气稀薄,燃料浓度过高,偏离化学反应当量比,需要更高的点火能,冬天气温低,可燃混合物着火浓度界限变小,所以发动机难以发动。

2.6 低负荷时,进入炉内的燃料量较少,燃料燃烧的放热量减少,致使烟气和炉膛温度降低,同时烟气回流量减少,煤粉着火变得困难,同时,炉膛温度较低,煤粒临界直径较大,小颗粒煤粉容易熄火,影响着火稳定性。

2.8 1,2,4,10不利
3,5,6,7,8,9有利
习题
1、热自燃着火机理是什么?
2、热自燃着火条件是什么?
3、着火温度表达式是什么,自燃着火温度是否一物理化学常数?何故?
4、当p、T0、a、S/V及X A变化时着火温度的变化趋势如何?何故?
5、由于Ti≈T0是否说明在任何T0下均能热自燃?何故?
6、防止自燃的措施有哪些?
7、对一定的可燃混合气,在一定的X f下,当保持P不变,随着aS/V
的增加,Tc亦将如何变化,而当保持Tc不变,为何随着aS/V的增加,Pc
将如何变化?
8、点燃与自燃的区别何在?常用点燃方法有哪几种?
9、着火温度与点火温度的概念有何联系与区别?
10、说明炽热物体点燃的条件。

11、什么是最小点火能量?
12、何谓均相燃烧?何谓非均相燃烧?其过程和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有何不同?
13、何谓动力燃烧?何谓扩散燃烧?其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和强化途径有何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