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

消防燃烧学教案 6
课题
第 6讲: 热对流、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时间
10月8日 星期二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边界层的形成过程。
2.掌握强迫对流的对流换热系数推导。
3.掌握自然对流的格拉晓夫数的物理意义。
4.了解黑体、白体、透明体的基本概念。
5.掌握黑体辐射遵循的三大定律。
主要内容
与时间分配
1.边界层的形成过程。 (15分钟)
课后作业练习
习题:P2:15、17、18、20、21、22、26
预习:第二章 燃烧的物理基础 第一节 热量传递基础、第二节热传导
总结和改进意见
1.本次课中的有些概念在无机化学中学过,介绍可以简洁。
2.注意强调差值法的应用条件,避免计算结果误差过大。
3.本章计算较多,应增加一次习题课或小测验。
消防燃烧学教案 5
课题
第 5讲: 热量传递概述、热传导
时间
9月24日 星期二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所遵循的基本定律。
2.掌握导体内部的导热微分方程式。
3.一维稳态温度场导热微分方程式的求解(无限长平板、无限长圆柱体、球体)。
4.无限大平板的非稳态导热
5.集总热容法处理问题。
6.解非稳态导热的数值解法。
消防燃烧学教案 7
课题
第7 讲: 物体表面间的换热、物质传递
时间
10月15日 星期二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物体表面间的换热量的计算方法。
2.掌握热气和不显光火焰的辐射的特性。
3.掌握热烟气和显光火焰的辐射的辐射率计算。
4.掌握燃烧中物质传递的三种方式。
主要内容
与时间分配
1.物体表面间的换热量的计算方法。(30分钟)
3.固液体燃烧时空气需要量的计算(20分钟)
4.气体燃烧时空气需要量的计算(20分钟)
5.实际燃烧时空气需要量的计算(10分钟)
重点难点
1.烧反应速度方程的推导。
2.空气需要量的计算。
教学方法
和手段
在化学动力学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度的基本概念、定律,让学员清楚反应速度在火灾蔓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理解空气需要量的确定是燃烧过程中其它产量计算的基础。授课中以讲授为主,采用电子课件及部分图片。
课题
第3 讲: 第四节 燃烧产物及其计算
时间
9月10日 星期二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燃烧产物的基本概念。
2.掌握燃烧产物的毒害作用。
3.掌握燃烧产物的分、总产物体积的计算。
4.掌握燃烧产物密度的计算。
5.了解燃烧产物的危害性。
主要内容
与时间分配
1.燃烧产物的基本概念及燃烧产物的形成过程。(10分钟)
2.燃烧产物的毒害作用。(10分钟)
3.理解燃烧的本质;
4.掌握燃烧反应发生的条件。
主要内容
与时间分配
1.人类对燃烧的认识过程;(20分钟)
2.消防燃烧学的任务及学习方法;(20分钟)
3.燃烧的本质;(30分钟)
4.燃烧反应发生的条件;(20分钟)
5.燃烧条件在消防中的应用。(10分钟)
重点难点
1.燃烧的本质;
2.燃烧条件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课后作业练习
习题:P8:1、2、3、4、5
预习:第三节 弗兰克-卡门涅茨基自燃理论
总结和改进意见
1.要注意谢氏理论的应用条件。
2.T-t曲线图的绘制可让学员自己完成。
3.谢苗诺夫方程的应用应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消防燃烧学教案 9
课题
第9 讲: 弗兰克-卡门涅茨基自燃理论
时间
10月29日 星期二
教学目的要求
2.热容、燃烧热、热值的计算方法及换算关系。(30分钟)
3.差值法计算理论燃烧温度。(40分钟)
4.积分法计算理论燃烧温度。(10分钟)
重点难点
1.热容、燃烧热、热值的计算方法及换算关系。
2.差值法计算理论燃烧温度。
教学方法
和手段
燃烧热在基础化学中已讲过,但注意火灾中使用的燃烧热与基础化学中燃烧热的不同,注意分析它们不同的使用条件和求解方法;对理论燃烧温度力求求解简单,但应注意与实际火灾温度可能产生的偏差。教学方法注意对比,注意启发学员从中找出规律,教学手段采用电子课件。
4.F-K理论的应用。(20分钟)
重点难点
1.根据导热方程求解自燃临界准则参数。
2.F-K理论的应用。
教学方法
和手段
弗兰克-卡门涅茨基自燃理论目前仍是解决自燃问题最重要的方法,课堂中可结合燃烧学课程小组已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阻化技术研究”的具体实例进行讲解,课堂讲解中可加入部分图片、图谱,书中基本内容采用电子课件。
主要内容
与时间分配
1.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所遵循的基本定律。(30分钟)
2.导体内部的导热微分方程式。(10分钟)
3.一维稳态温度场导热微分方程式的求解(无限长平板、无限长圆柱体、球体)。(30分钟)
4.无限大平板的非稳态导热(10分钟)
5.集总热容法处理毕渥数小于的物体。(10分钟)
课后作业练习
习题:P1:8、9、10、11、12、13、14
预习:第五节 燃烧热及燃烧温度计算
总结和改进意见
1.介绍燃烧参数在制定灭火预案及防排烟设计中的重要应用,唤起学员学习的热情。
2.燃烧产物的分、总产物体积的计算和燃烧产物密度的计算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应详细讲解,概念清楚。
3.部分内容可Biblioteka 让学员与教员共同分析导出。1.掌握F-K理论研究的模型条件及所作的简化假设。
2.掌握自燃临界准则参数的物理意义。
3.掌握自燃临界准则参数的求解方法。
4.掌握F-K理论的应用。
主要内容
与时间分配
1.F-K理论研究的模型条件及所作的简化假设。(20分钟)
2.根据导热方程求解自燃临界准则参数及其物理意义。(30分钟)
3.具有简单几何外形的物质自燃临界准则参数的求解方法。(30分钟)
消防燃烧学教案 4
课题
第4讲: 燃烧热及燃烧温度的计算
时间
9月10日 星期二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热容、燃烧热、热值的基本概念。
2.掌握热容、燃烧热、热值的计算方法及换算关系。
3.掌握差值法计算理论燃烧温度。
4.了解积分法计算理论燃烧温度。
主要内容
与时间分配
1.热容、燃烧热、热值的基本概念。(20分钟)
课题
第8 讲: 着火条件和着火分类、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
时间
10月22日 星期二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着火方式的分类。
2.正确理解着火条件。
3.分析、掌握热自燃理论得出的着火条件。
4.掌握T-t曲线图的绘制及着火感应期的影响因素。
5.会用热自燃理论预测自燃着火极限。
主要内容
与时间分配
1.着火方式的分类(10分钟)
1.掌握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
2.能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和阿累尼乌斯公式推导燃烧反应速度方程;
3.能根据燃烧反应速度方程说明影响燃烧反应速度的因素;
4.能计算一定量的可燃物燃烧时的空气需要量。
主要内容
与时间分配
1.化学反应速度(10分钟)
2.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和阿累尼乌斯公式推导燃烧反应速度方程(40分钟)
教案
课程名称:消防燃烧学
教 研 室:火 灾 理 论
教员姓名:徐 晓 楠
技术职称:教 授
教学对象:工 程 二 队
武警学院消防工程系
消防燃烧学教案 1
课题
第 1讲: 燃烧学绪论第一节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时间
8月27日 星期二
教学目的要求
1.明确消防燃烧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
2.了解消防燃烧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课后作业练习
习题:P4:4、15、16、18、21
预习:第四节 物体表面换热、第五节 物质的传递。
总结和改进意见
1.本节内容涉及流体力学的知识较多,应提前布置学员预习相关知识。
2.格拉晓夫数重在掌握其物理意义。
3.三大定律的讲解是重点,应放慢速度。
4.该部分内容较难,增加一次习题课或课后安排一次讨论颗。
课后作业练习
习题:P1,4,5,6,7,10
预习:第四节 燃烧产物及其计算
总结和改进意见
1.质量作用定律和阿累尼乌斯公式推导燃烧反应速度方程应详细。
2.根据燃烧反应速度方程分析问题应注意联系消防工作实际。
3.空气需要量的计算是全书计算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例题讲解应注意概念清楚,适当增加习题量。
消防燃烧学教案 3
课后作业练习
习题:P4:1、2、3、6、7
预习:第三节 热对流、第四节 热辐射
总结和改进意见
1.精讲概念、定理和定律的同时,重点介绍应用。
2.从多层无限大平壁的导热速率方程讲冰箱的保温原理。
3.本次课内容概念、定理和定律的介绍中学都有,可以简洁。
4.联系实际讲集总热容法的应用。
5.介绍一种典型科研实例,分析该部分与其他科学的衔接。
2.强迫对流的对流换热系数推导。(25分钟)
3.自然对流的格拉晓夫数的物理意义。(10分钟)
4.黑体、白体、透明体的基本概念。(10分钟)
5.黑体辐射遵循的三大定律。 (40分钟)
重点难点
1.边界层的形成过程。
2.强迫对流的对流换热系数推导。
3.黑体辐射遵循的三大定律。
教学方法
和手段
对流的内容在本书涉及的内容较少,由于前面课程中相关基础较薄弱,在课堂授课中注意概念讲解要清楚,特别是强调对流换热系数的解法;在复习黑体基本概念和定律的基础上,介绍黑体的定律与后续消防中应用的关系。教学方法主要以启发讲授为主,采用电子课件授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