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罗松菌引起猪的一种胃肠道综合性疾病。
本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有时断奶2月龄的仔猪及种猪也可感染发病。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2~3周,由急性型与慢性型之分。
患猪中,急性型占的比例小,慢性型占的比例大。
无论是急性型还是慢性型,如无继发感染,体温一般都比较正常。
①急性型:较为少见,多发于4~12月龄的成年猪,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时,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转为黄色稀粪;也有突然死亡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本病很可能引起猪的肠道毒素的迅速感染而导致猪的急性死亡)。
②慢性型:较为常见,多发于6~12周龄的生长猪,10%~15%的猪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或昏睡;间隙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而呈糊样或水样,颜色较深,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病猪消瘦、背毛粗乱、弓背弯腰,有时站立不稳,生长发育不良;病程长者可出现皮肤苍白;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有些病例在4~6周可康复。
③亚临床型:猪体虽然有病原体存在,却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能发生轻微的下痢,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下降。
预防与防治方案:
1、药物预防:生长育肥阶段和新购入后备猪隔离适应期间应该通过阶段性拌料防治本病。
推荐:扶正解毒散+替米考星或土霉素预混剂,混合拌料,连用7天。
2、药物治疗:
①拌料:土霉素预混剂+百痢净,混合拌料,连用7天。
②饮水:复合维生素B+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补充营养,提高抵抗力,减轻症状,减少死亡。
③病重猪肌注:头孢噻呋钠(或头孢王)十超免全能注射,一天一次,连用3天。
3、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提高猪体的抵抗力。
采用全
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对空猪舍、栏彻底冲洗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