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所属系部:信息工程系课程名称:JavaWeb应用开发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96适用专业:云计算技术与应用()《JavaWeb应用开发》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定位JavaWeb应用开发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JavaWeb应用开发相关知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胜任基于JavaWeb开发等工作任务。
Java的J2EE体系中,JSP/Servlct/J avaBcan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成为web项目开发的利器,而且也是人们接触和使用J 2EE的一个基础。
通过详实的内容和丰富的案例,引领学生学习JSP/Scrvlet/JavaBcan的开发体系,以及这套技术在项目开发中的实际应用。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开发过程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素质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JavaWeb程序开发入门》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JavaWeb入门课程,涉及XML基础、Tomcat服务器、HTTP协议、Servlet技术以及JSP技术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XML的语法及其约束的定义,能够掌握JSP和Servlet技术并开发简单的JavaWeb项目、使用Tomcat 服务器发布和运行JavaWeb项目。
前导课程有《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基础》,后续课程有《J2EE项目开发》、《JavaWeb应用开发实训》、《毕业实习》等。
1.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开发”、“应用”为原则,彻底打破原来学科课程链路模式,根据基于工作过程专业建设模式,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实际工作情境为单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软件开发市场、软件企业、行业对Web开发程序员的需求情况,确定了“初级We b程序员”的职业岗位培养目标。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于实际工作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Web程序员应具备的能力。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是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真实项目为核心整合Web程序员的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实践中创设职业情境,围绕着软件企业、软件行业中的实际项目而展开的,学生通过各个环节的技能训练,感受职业环境,实现编程技能的逐步提升。
本课程课时为96学时。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问题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种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每个项目的成绩采取自评、互评、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给学生评价成绩时应尽量以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最后期末的成绩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应由平时的各次项目成绩和期末的评定成绩按一定比例构成,在把握比例构成时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本门课程主要涉及XML基础、Tomcat服务器、HTTP协议、Servlet技术以及JSP技术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XML的语法及其约束的定义,能够掌握JSP和Se rvlet技术并开发简单的JavaWeb项目、使用Tomcat服务器发布和运行JavaWeb项目。
2、课程目标根据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整体培养目标,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JavaWeb应用开发相关知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胜任JavaWeb相关开发工作任务。
培养学生规范编码和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编程的思维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团队协作和和谐的沟通能力;并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工作或者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1能力目标(1)具备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编写网站前台静态页面的能力;(2)具备使用JSP,Servlet,Filter,JavaBean等技术编写动态网站界面的能力;(3)具备在Web环境下创建,配置并编程访问MySQL数据库的能力;(4)具备项目开发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2.2知识目标(1)掌握HTML,CSS,JavaScript等基本的网页编程知识;(2)掌握JSP,Servlet,Filter等动态网站开发的技术知识;(3)掌握JavaBean,JDBC等网站数据库访问的相关知识;(4)熟悉Web环境下文件操作,邮件编程等相关的知识;(5)了解JSTL,EL等知识网站中的常用技术。
2.3素质目标(1)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及协调能力。
(2)良好的编程习惯。
(3)查阅相关手册及资料能力(4)掌握系统设计方法,培养严谨工作态度。
(5)自我展示与语言表达能力。
(6)责任意识。
(7)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科学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9)获得适应未来岗位转变的迁移能力。
(10)从事某一岗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留意观察并思考生活中接触的Web系统应用,鼓励其结合生活中熟悉的操作方法提出问题或假设,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推理,使学生自主学习、总结,以便增强学生对JavaWeb开发方法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课堂讲解与讨论、案例分析等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以培养其实际操作技能。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采用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得到模拟训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对JavaWeb开发工程师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等加以分析提炼,进行相应的职业能力分解,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和重组,并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进行深度加工,提取及序化教学内容。
表1课程项目总体设计4、实施建议4.1教学建议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的教学以手机文件管理器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并建立相应的教学情境,把Java Web开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掌握工作过程性知识。
在教学情境的逐步实施中,项目遵循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而教师指导工作量应逐渐减低,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程度应逐步提高,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按照项目开发的具体过程进行组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软技能的培养。
4.2师资队伍建议本课程现有专任教师3名,本课程校内任课教师应通过硕士研究生以上相关专业的学习,本课程除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外,在实践上也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故而教师除Java Web有较深的理解外,在实践操作能力上也应具备一定的能力,建议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担当此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具备相关教师资格证书,同时还应有相关岗位企业实践经历。
企业兼职教师应具备工程师等级以上职称证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要求。
4.3考核评价建议对课程考核内容、手段和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课程考核围绕以能力为中心,将教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畴,增加学生日常知识积累、自主学习的考核,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程考核过程化、经常化和企业化。
为了鼓励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将考核内容多元化,而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考核,对学生的创新设计、职场能力、开源理念等都纳入考核范围,从而达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形成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
课程考核体系的实施以过程化考核为主导,量化考核指标,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对职业素养的考核,突出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职业习惯,学生的每一次课堂突出表现都是其作为考核加分的机会,这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对综合能力的考核,将贯穿整个课程的案例项目分解为8个小任务,教师提供这些任务的详细的思维导图,学生根据这些帮助完成指定的任务。
同时,在每个小任务中,都提出针对项目的具体优化设想和参考文档,鼓励学生在完成既有功能的基础上,个性化自己的项目功能。
4.4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1)教材建设书名:JavaWeb程序开发入门主编:传播智客高教产品研发部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网络资源建设学生学习端:教师教学端4.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专业性、应用性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CAI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全套教材各司其职。
以文字教材为中心,提供内涵不同,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并辅以多媒体课件、项目设计思维导图、习题库、试题库、案例库等资源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1)建设本课程学习网站,增加课程资源库建设,力争在在线拓展资源方面做到完整、全面。
2)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3)建立本专业开放实验室及实训基地,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6其它说明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物联网技术专业的学生。
2)本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要求与教材选用无直接关系。
5、附录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