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印刷质量评判的标准、场合、过程和演化(PPT72页)
印刷质量评判的标准、场合、过程和演化(PPT72页)
印张产生压迫性拉动力,导致印张从叼纸牙中 往后扭拉而滑移,这就会使印张前规定位不 稳。
G、滚筒咬纸牙失调 有时印张进入滚筒咬牙后,咬牙闭合叼纸
瞬间,印张的一端会出现微量后退情况,于是 便产生了印刷歪斜现象。这主要是歪斜边
对应的咬牙内,积有墨迹或成团的纸尘引起 的,当咬牙闭合运动时,咬牙内凸起的积尘正 好碰顶了纸边角,就出现了这一故障。只要把 咬纸牙内积尘清理干净后,故障即可得到排除。
1.主观评价的内容
◆印品的使用目的不同评价的结果不同
◆照明光源的不同评价结果不同
●主观评价的原则: ◆印品所处环境不同评价结果不同
◆评价者情绪不同评价的结果不同
◆不同的评价者评价的结果不同
●主观评价的内容:
◆印品阶调层次的再现 ◆印品色彩和色调的再现 ◆印品层次清晰度的再现 ◆印品各项表观质量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测是重要前提,它必然要求:操作要规范,仪器 和测试项目要统一,规范标准要科学,管理要严 格,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提高。
③是沟通客户与印刷企业之间业务交往 的重要环节,它使印刷质量的评价以客观评 价为主,主观评价为辅,减少了随意性
④印刷要和国家先进水平接轨,必 然要求实施印刷质量监测数据化、规 范化和标准化,才能使印刷质量要求 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四、印刷品质量评价的内容 3.综合评价的内容
◆目检是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
●综合评价的特点: ◆是以客观评价测试数据为基础
◆需要将测试的数据计算、做表提出质量的优劣
●综合评价的步骤:
◆印刷质量参数的检测与计算 ◆根据相关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评分表
◆计算质量评价分
●综合评价的内容:
⑧为发展和使用智能化的印刷设备打下基础,是 实现计算机集成印刷,实施印刷过程数字化工 作流程的前提,当然,这也是通向CIP4的第一 步
⑨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实现ISO 9000:2000质量 管理体系的基础。
⑩也是ISO 14000保障可持续发展认证和实施的 前期,更是OHSAS 18000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认证和实施的前期工作。
评价指标 质量因素重要性 得 评价指标 质量因素重要 得
排名
分
性排名
分
质感
STC
反差
TCS
高调
TSC
光泽
SCT
中间调
TSC
颜色配
CTS
暗调
TSC
肤色
CTS
清晰度
STC
外观
CTS
柔和
TSC
层次损失
TSC
鲜明
CST
中性灰
CTS
注:C代表颜色,T代表层次,S代表清晰度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四、印刷品质量评价的内容
(一)主观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法常用的有目视评价方法和定性指标 评价方法。目视评价方法是指在相同的评价环境条 件下(如光源、照度一致),由多个有经验的管理人 员、技术人员和用户来观察原稿和印刷品,对各个 印刷品按优、良、中、差分等级,并统计各分级的 频数,再综合计算出评价结果。
定性指标评价方法是指按一定的定性指标,并 列出每个指标对质量(色彩、层次和清晰度三个方 面)影响的重要因素,由多个有经验的评价人员评 分,最后进行总分统计,其质量评定见下表 。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一、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 1.印刷质量评价相关的因素 ●美学因素:
印刷品首先是视觉产品,与印刷设计的水平有关
•字体字号的选择 •色彩的设计 •美术图案 •图像的位置 •版面排版的样式 •印刷纸张和油墨的选择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一、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 1.印刷质量评价相关的因素 ●技术因素:
⑤通过对一系列印刷质量数据的测定、分析和 归纳,找出印前和印刷两大工序之间的联系规 律,以确定评价印刷质量的规范标准,为稳定 和提高印刷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⑥使整个印刷工艺流程的上下工序之间职责分 明、衔接紧密,即提高工作效率又避免相互推 诿,使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⑦便于迅速而准确地找出和解决影响印刷质量的 关键因素,使损耗大幅下降,降低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C.油墨粘度太大引起的重影。
当油墨稠度大粘性较强时,印张在压印过 程中产生微量的滑移现象,很容易引起重影故 障的发生,尤其是叼纸牙咬力不足的情况,纵 向重影更明显些。对此,只要通过把好调墨工 艺关,对油墨适当进行稀释处理,加点助剂使 油墨降低粘度,即可较好地消除印迹重影故障。
D.印刷压力过大引起的重影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五、印刷品质量参数分类
1.印刷品的非信息面
●印品非信息面的质量参数:
特性
对非信息面产生的影响
亮度或密度
漫反射
色彩或光谱分布
密度的一致性
镜面反射
光泽 光泽的一致性
纹理
表面粗糙度 浮凸模式
网点覆盖率
微观质量
分辨率
密度值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五、印刷品质量参数分类 2.印刷品的信息面 ●印品信息面的内容: ◆线条图像 ◆单色网目调图像 ◆多色网目调图像 ●印品信息面的传递信息的方法: ◆图像的形状和边缘反差 ◆网目调密度等级产生的图像 ◆色彩的变化
3、鬼影
鬼影即来历不明的印纹或暗影。 原因分析:
A、印刷压力及各种墨辊之间的接触压力 不处于最佳的印刷状态,造成局部缺墨而形成 “鬼影”。 缺墨鬼影多是由于印刷画面的某 一部分需要大量油墨,而墨辊又不能及时供墨 引起的。
• B、橡皮布,印版没有拉紧 橡皮布绷的不紧凑,造成橡皮布滚筒在受
压后不能及时复位或者是橡皮布裁切时出现歪 斜,使局部绷的不紧,从而造成“鬼影”。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五、印刷品质量参数分类
2.印刷品的信息面
●文字线条质量参数:
质量参数
包括的内容
几何尺寸偏差、几何形状失真
图像形状质量 缺损及断线、细节的分辨率
套准的正确性
图像的 反射率或密度
背景的
边缘分辨率
清晰度 平滑度和直线度
凹凸的影响
文字印刷的印痕 有意加高的图像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密度
油墨厚度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三、印刷品质量评价的分类 1.主观评价 是指由人而不是由仪器来对印刷质量进行的评价。
2.客观评价
是指利用仪器恰当的物理量对图像质量进行量化的描述, 为控制和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3.综合评价
是指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来决定客观评价方法中难以解决 的相关变量的问题,这是因为影响印刷质量的特性参数很少 存在独立的变量。
二、第二种场合(印刷现场的评判) 正式开印前,一般由值班工段长、车间主任或(生产)
副厂长现场评判。签出付印样。签字的依据是客户认可的送 审样。
个别客户到印刷现场签付印样(又称机上打样)。
三、第三种场合(印后加工现场的评判) 印刷品在上光、覆膜、烫金、压凹凸以及折页、装订
或者模切、压痕、制盒等期间对在制品的评判和检查。 四、第四种场合(印刷品出厂前的评判)
当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间的压力偏大时, 橡皮布的挤伸变形位移量势必将相应增大,于 是压印过程中墨迹转移后瞬间不能及时恢复原 状,这样再从印版滚筒接受印迹时就产生了微 量的位差,形成了重影。
E.包衬不良引起的重影 当橡皮包衬内垫料一边垫得过多或欠紧实。
以及局部挖空等情况存在时,也容易造成局部 横向重影故障的发生。对此,应重新定好、包 好橡皮包衬,消除不良情况后,该故障即可得 到消除 。
成品车间(又称完成车间)对出厂前的印刷品进行检 查,剔除废、次品,清点数字等。
客户接收产品前的检查依据是客户签字认可的松审样。 五、第五种场合(消费者对印刷品的评判)
消费者对印刷品的残次质量做的投诉、掉换、退货、 诉讼等的举措。
六、第六种场合(各种各类印刷品质量的评判) 行业公认的普遍质量要求包括:套印准确,色泽均匀,
四、印刷品质量评价的内容 2.客观评价的内容 ●客观评价的手段: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控制条等
●客观评价的内容:
◆阶调层次再现
印刷品的阶调密度反差 阶调层次复制曲线
◆色彩的再现
油墨色彩再现范围的测量 印刷灰平衡再现的测量 色彩再现精度的测量 色彩忠实性再现的测量
◆清晰度再现
印刷品的细节层次 印刷品的分辨率
五、印刷品质量参数分类
2.印刷品的信息面
●单色网目调质量参数:
质量参数
包括的内容
调值
每个部位的密度、色彩
细节的清晰度 特别在暗调和高光部分
缺陷
网点变形
●多色网目调质量参数:
质量参数
包括的内容
阶调和色彩
灰平衡 每一个位置的色彩、密度值
网点叠印效果 套准、龟纹
细节的清晰度 特别在暗调和高光部分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2、重影
原因分析: A.印版滚筒或橡皮滚筒轴承损坏 印版滚筒或橡皮滚筒轴端滚针轴承间隙过 大,使滚筒转动过程不稳定,滚筒间容易产生 滑移,形成周向重影。轴端推力轴承损坏时使 滚筒产生轴向窜动,形成轴向重影。
B.橡皮布太松或印版未拉紧 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相互滚压时,印版与
橡皮之间产生滑移,造成重影。对此,应松开 橡皮布进行检查,清理不良现象后重新绷紧橡 皮布,以消除印迹重影的故障。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
一、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 2.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控制因素 在影响印品质量的众多因素中,在实际生产中主要
控制的因素有:印刷工艺、印刷色序和叠印率、实地密 度(着墨量)、网点增大、灰平衡等
例: 通过改变墨层厚度测量纸张上印刷油墨层的 光学密度可以得到油墨厚度与其光学密度的关系曲线 (如下图),它能够反映纸张和油墨的性质,在有些情 况下还能反映出印刷条件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