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碘量法测定vc含量

碘量法测定vc含量



先使用铜盐与过量的KI进行反应生成CuI2
2 2CuSO4+4KI=CuI 2+2K2SO4

CuI2 不稳定随即分解为Cu2I2 和游离的碘
2CuI2=Cu2I2+ I2


生成的碘和维生素C反应 ,直到溶液里的VC被碘 全部氧化为止。 剩余的微量碘与淀粉指示剂生成蓝色。
四.试剂
(1)0.01 mol/L 硫酸铜(CuSO4 5H2O) (2)30% KI 溶液; (3)1%可溶性淀粉指示剂(m/V) (4)偏磷酸-醋酸溶液

天然的退烧剂
二、实验目的

学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学习对蔬菜和食品中Vc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滴定”(titration)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 溶液——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 溶液中的过程。待“滴定”进行到化学反 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 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 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在弱酸性条件下 ,可被碘氧化为脱氢抗坏血 酸
可利用此性质滴定: 指示剂——淀粉溶液 (遇碘变蓝)
3. 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组成胶原蛋白的重要成份, 加速术后伤口愈合


增加免疫力,防感冒及病毒和细菌的感染
预防癌症
抗过敏
促进钙和铁的吸收 降低有害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减少静脉中血栓的形成 天然的抗氧化剂
五 、实验操作步骤

1. 称取40g菜花(可分2-3次研磨),加少量石英 砂及少量偏磷酸-醋酸研成匀浆,加偏磷酸-醋酸定 容到100ml,颠倒混匀(两个组做一份); 2. 倒入4个10ml 离心管中,两两配平后,8000rpm 离心 5min(每组两个离心管); 3. 将上清倒入干净的三角瓶中,待用(此为样品 液);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含量
一.维生素C简介
1.维生素C的物理性质 六碳多羟基酸性化合物 白色针状结晶 有酸味, 可溶于水

2.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

烯醇式己糖酸内酯,有L型和D型的两种异构体 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测定时pH值以保持在3-5为宜

一般用冰醋酸或偏磷酸-醋酸溶液作介质进行测定
6 .计算: L-抗坏血酸含量(mg/每份)= V×c V:(V1-V0)标准硫酸铜毫升数 c:0.88,即1ml0.01mol/l标准硫酸铜溶液相 当于0.88mg抗坏血酸。 六、实验结果: 计算L-抗坏血酸含量=(mg/100g) 七、结果讨论 计算结果与实际菜花中VC含量取5ml偏磷酸-醋酸,加10mL30%KI溶液。再加 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 (0.01mol/L)进行滴定,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 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3sec不退,记录滴 定量V0(此为空白对照,注意:会很快变色,要 逐滴加入);

5. 精确吸取5mL样品溶液于100mL三角瓶中,加 10mL30%KI溶液。再加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随即 用标准硫酸铜溶液(0.01mol/L)进行滴定。边滴定 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 3sec不退,记录滴定量V1(此为样品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