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专题复习水和溶液

中考专题复习水和溶液

专题三水和溶液【考点清单】考点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D.+O 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 质量比: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

(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H 2O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3、水的污染:(1)水资源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最多的元素是。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的水;软水是的水。

B.鉴别方法:用,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泡沫较多的是C.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家庭中)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3)CuSO4+5H2O=CuSO4·5H2O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化学反应的实质:。

考点三、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混合物(多种物质)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纯净物(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氧化物H2OCuOCO2无机化合物酸HClH2SO4HNO3碱NaOHCa(OH)2KOH盐NaClCuSO4Na2CO3考点四、溶液的形成一、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FeSO4为Fe2(SO4)3b、溶质可以是;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的质量+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1)概念:(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①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①②③熟石灰对温度例外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3)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溶解放热:如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考点五、溶解度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②标准:③状态:④质量:单位:(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 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4)溶解度曲线W 克,降温到t 1℃A 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法 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分离:KCl 和MnO 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NaCl 和KNO 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 3、CuSO 4)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 (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 3)考点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100%1.【2017年重庆市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答案】D2.【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小B.生活中帝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间隔变小。

故A错误。

B.生活中常用肥煮沸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故B错误。

C.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故C正确。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混合物。

故D错误。

3.【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小金在做电解水实检时,先在水中加人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发现木条上火焰熄灭B.在酒精灯火焰上检验气体b,气体b不能燃烧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D.在此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C【解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可知a试管中为氧气,b试管中的气体为氢气;故AB叙述错误;C选项因为电极附近溶液呈现红色,故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此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选择C 4.【2017年重庆市B】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滴加酚酞B 鉴别氢气和甲烷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C 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溶解、过滤和蒸发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能使酚酞溶液显无色,不能鉴别,错误;B、氢气和甲烷燃烧均能生成水蒸气,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上均出现水雾,不能鉴别,错误;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正确;D、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Na2CO3能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故选C5.【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答案】AD【解析】因为乙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大于10g,故为易容物质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和温度没有可比性;C选项因为没有具体说明溶液的性质,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如果甲物质的溶液时饱和的有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D选项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AD6.【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克13.3 31.6 63.9 110 169 246A.20℃时,100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B.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答案】D【解析】A、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错误;B、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即40℃时,100g水中能溶解63.9g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那么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小于63.9g,错误;C、由于没有确定溶剂的质量,故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不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错误;D、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60℃的溶解度,故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正确。

故选D。

【高频易混】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较弱,溶液虽饱和,但属于稀溶液;溶解能力较强的物质,其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

2.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不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如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会析出溶质,所以升温后溶液仍饱和。

3.酒精的水溶液没有饱和溶液。

有些液态物质相互能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4.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溶剂量的改变而改变。

因为溶解度只是物质溶解在100g的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5.从一瓶溶液中无论取出多少溶液,取出的和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因为取出的和剩下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都不变。

6.一定温度时,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