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2、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5、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6、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7、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8、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参与了()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10、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11、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12、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13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淋巴因子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D.抗体14、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B.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15、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存在状态是()A、稳定的化合物B、不稳定的化合物C、单质D、离子16、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17、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8、动物生理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
据此科学家得出了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C、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19、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性周期为一年。
下图表示为在一个性周期过程中,某种鸟体内的激素调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C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既能调节鸟的繁殖行为又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B.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非繁殖季节,激素B的分泌量明显减少C.在繁殖季节,适宜的日照时间通过神经调节不断引发激素A的分泌,从而影响鸟类的繁殖行为D.激素C分泌增加将导致激素A分泌减少,两者是拮抗关系20、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所起的作用依次是()A、对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B、对抗原的识别、呈递、处理C、对抗原的处理、识别、呈递D、对抗原的呈递、识别、处理二、双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2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后者随前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相符的是()(横轴代表前者,纵轴代表后者)A.饮水量一一抗利尿激素B.HIV浓度--T细胞数量C.胰高血糖素浓度——血糖浓度D.促性腺激素浓度——性激素浓度22、下列物质不属于抗体的是A、干扰素B、抗毒素C、卡介素D、免疫球蛋白23、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水的进出量(单位mL)如右表,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造成水分失衡?C 、高烧:当b+c=b 'D 、正常状态:当b+c=b '24、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列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 A .裂解病毒感染的细胞 B .合成抗体抑制病菌繁殖C .分泌淋巴因子以增强免疫效应D .形成抗毒素使细菌外毒素丧失毒性 25、下图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下列有关图中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刺激②点,能发生兴奋的有①、②、③、④、⑤、⑥B .刺激④点,能发生兴奋的只有③、④、⑤、⑥C .刺激③点,细胞内将出现电信号(电位变化)但突触间不出现化学信号(递质释放)D .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26、(12分)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
A .~f 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__ _____和____ _____过程。
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是___ __。
(2)、各类血细胞均来自于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____ _____。
(3)、图中f代表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______(填数字)。
27、(10分)右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
(1)、图中所画1是_________;(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 __(结构)来传递的,神经元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_________。
28、(18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b]_____________ 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
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___,通过轴突传导到___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激素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
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
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______。
答题卡姓名班级座号第一部分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4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26(12分)下(1)__ _____ ____ _____ ___ __。
(2) ____ _____。
(3) , ___ ___(填数字)。
27(10分)(1)_________;(2);,(3) _____ __ _________。
28(1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10—2011年东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二,双项选择题(20分)26、(12分)(1)增殖(分裂);分化;没有细胞核(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记忆细胞⑤和⑥27、(10分)(1) 感受器(2) 外正内负内正外负(3) 突触单方向28、(18分)(1)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4分)(2)局部电流(兴奋或神经冲动) 神经末梢(轴突末梢或突触小体)(3)降低④和⑤(4)肾上腺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