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高二生物期中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I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原材料C.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通过地理隔离D.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2.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3.下列关于多细胞动物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B.内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C.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内环境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4. 人体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①抗体与抗原结合②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尿素的生成⑤胰岛素的合成⑥乳酸与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A.①②④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⑥5.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
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应选用下列哪项为最简便易行:A、甲乙B、甲乙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D、甲甲、乙乙6.根据所学的杂交育种知识从理论上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C.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D.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7. 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 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A.aB.bC.cD.d8.在特异性免疫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效应B细胞⑥效应T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②⑤⑥9.图中a表示浆细胞,b表示抗体,c表示(效应)T细胞,则e 和d分别表示( )A.体液免疫和淋巴因子B.细胞免疫和记忆细胞C.特异性免疫和记忆细胞D.特异性免疫和淋巴因子10.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和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这些生物共同组成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11.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甲越来越少,乙越来越多B.甲越来越多,乙越来越少C.甲数量稳定,乙越来越少D.甲数量稳定,乙越来越多12.右图中的曲线不能反映的是( )A.荠菜由受精卵发育成胚时的细胞数量变化趋势B.一群绵羊引入环境适宜且无天敌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C.酵母菌接种到营养丰富、氧气充足的培养基上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D.用单侧光照射暗盒中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13.如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
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
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B.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D.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14.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可用右图表示。
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生长素直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赤霉素的作用是间接的,依赖于生长素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C.赤霉素调节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过程D.生长素易被氧化酶破坏,影响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的激素是脱落酸,起促进作用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②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可能不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16. 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B.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C.脱落酸可以防止落花落果D.赤霉素能引起植物疯长17.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① 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② b在2h后血糖下降,糖原、脂肪等物质的合成增加③ b在1h~2h血糖处于高处,肝糖原的分解减少④ a在1h~2h时血糖下降,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速度加快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18.冬季课后,小李从教室走出,这时他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B.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C.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D.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19.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20.下图中①~④处一般能发生神经递质活动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1.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由下列哪些组成( )A.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突触间隙B.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C.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D.突触前膜、递质、突触后膜2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A.双向传递B.单向传递C.终止传递D.反向传递23.挪威科学家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
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C.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D.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疾病24.下列各项关于正常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导致靶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B.激素、神经递质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C.健康人因低血糖而惊厥昏迷的直接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D.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25.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C.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D.生态系统的成分26.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
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A.生态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D.直接使用价值27.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A.基因多样性B.变异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28.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C.引起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氧气含量D.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一定有微生物存在29.如果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图中的几种营养结构关系,其中最稳定的是:30.森林里,松鼠、猫头鹰等多在上层活动,大山雀、柳莺等在灌木丛活动,而獐、野猪则在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密度B.种群增长率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31.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C.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32. 下列哪个环境中的群落的丰富度最大( )A.西双版纳森林B.内蒙古草原C.长白山D.一块农田33.在种群S型增长的生物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下列条件会使种群数量暂时超过K值的是( )A.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B.引入狼后的草原兔C.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D.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34.人类的下列活动,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 )A.封山育林B.治理沙漠C.围湖造田D.兴修水利35.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将其花粉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成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A.单倍体、六倍体B.三倍体、六倍体C.单倍体、二倍体D.二倍体、单倍体36.下图的四个遗传图示中和血友病遗传方式一样的一组是( )A.①B.②C.③D.④37.下面是对苯丙酮尿症的一些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患者缺少一种酶D.患者体内积累了过多的苯丙酮酸38.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哪一组是不正确的:A.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进行的B.自然选择学说可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C.生存斗争对繁衍种族是不利的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39.已知人眼的褐色(由A决定)对蓝色(由a决定)为显性。
在一个1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000人,褐眼的有7000人且其中显性纯合子有2019人。
那么这一人群中,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7和0.3B.0.50和0.50C.0.45和0.55D.0.55和0.4540.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C.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产生新物种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41.右图表示肺换气,P02代表O2的分压,分压越大分子浓度越大,后面括号中的数值单位是千帕(kPa),依图中数据判断肺泡中的氧分压值:( )A.大于13.33B.介于5.33与13.33之间C.小于5.33D.无法确定42.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对其正确的叙述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④⑤都必须通过组织液才能完成C.体内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43.紫外线具有杀菌和诱变功能。
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紫外线波长/nm存活率/%突变数/个2606050~1002801000~1据表推断,在选育优良菌种时应采用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 ) A.260nm;酵母菌存活率降低B.260nm;酵母菌突变数多C.280nm;酵母菌存活率高D.280nm;酵母菌突变数少44.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丰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