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法培训课件
六 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 • • • • • • •
1、许可机关与人员的责任 (1)行政责任 (2)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 2、被许可人的责任 (1)行政责任 (2)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
七、附则
• 第八十二条 本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 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 第八十三条 本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 本法施行前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制定机关 应当依照本法规定予以清理;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停止执行
二、行政许可的种类、范 围和设定
不能设定许可的范围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2.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调节的 3.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4. 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设定与规定 1.法律的设定权 2.行政法规的设定权 3.国务院决定的设定权 4.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的设定权 5.对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的行政许可设定权的限制 6.行政许可的规定权
(二)行政许可的撤销和注销
1.行政许可的撤销情形 行政机关违法做出的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予以撤销
1.行政机关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 守作出准予 2.超越法定职权的 3.违法法定程序的 4.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不符合法定 条件的申请人准予的 5.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 6.依法可以撤销的其他情形 在撤销许可可能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行政机关 不予以撤销。 行政许可被撤销后,被许可人的合法利益应当依法得到补 偿
行政许可法
2016 年 6 月
• 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 • 第二节行政许可的种类、范围 和设定 • 第三节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 第四节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 第五节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撤销与注销 • 第六节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 • 第七节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许可法
一、行政许可的概述
概念:行政机关根据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 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 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许可行为的特征: 1.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许可是对禁止的解除。 3.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 5.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二、行政许可的种类、范 围和设定
2.涉及稀缺资源分配,特许: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 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 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3.涉及确定资格、资质的确定,需要认可:提供公众服务并 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 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4.涉及技术检验、检测、检疫,需要核准:直接关系公共安 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 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 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5.涉及主体资格的确定,需要登记: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 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 6.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立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四、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二)审查与决定
1.审查的方式: 书面审查 实地核查: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 2.决定 行政许可的决定是指行政机关在对行政许可的申请材料进行 审查后,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许可的结论 3.听证 证的事项 4.期限与费用 期限:(1)当场决定 (2)一般: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
行政许可的特别程序
1.国务院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 3.核准程序 2.认可程序 4.核准程序 5.登记程序
五、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撤销与注销 (一)行政许可的督查 检查
1.行政机关有监督检查义务 2.行政机关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 予以记录,由监督人员签字后归档。 3.行政机关可以对许可人生产经营的产品依法进行抽样检查 4.行政机关实施监督检查时,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 5.异地抄告制度 6.被许可人义务
谢谢大家,请多指正!
行政许可行为的原则: 1.许可法定原则: 许可的设定须法定 许可的实施须法定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效率与便民原则 4.权利保障原则 5.信赖保护: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中的运用,专门针对政府 守信问题 6.监督原则
二、行政许可的种类、范 围和设定
行政许可行为的种类: 1.普通许可 2.特许 3.认可 4.核准 5.登记 行政许可行为的范围: 可以设定许可的范围 1.涉及与安全有关,一般批准: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 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 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 事项
三、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1.行政机关 2.被授权组织 3.受委托的行政机关 4. 专业技术组织 5.一个窗口对外和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四、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一)申请与受理
1.申请提出的方式:书面 2.申请材料的提交:申请人应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 并反映真实情况,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3.受理:(1)依法不需取得许可的--告知,不受理 (2)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责范围的--告知,不受理 (3)当场可以更正的错误--允许当场更正 (4)材料不齐/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五日内 一次性告知 (5)材料合法、齐全、有效--受理
四、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特殊: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十日(需告 知申请人理由) 费用:行政机关提供,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5.变更与延续 行政许可的变更:被许可人在取得行政许可后,因其拟从事 的活动的部分内容超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或行政许可证件规 定的活动范围,而申请行政机关对原行政许可准予从事的活 动的相应内容予以改变。 行政许可的延续:延长行政许可的有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