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3 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思想方法

专题3 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思想方法

专题3 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思想方法【命题思想】 曲线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掌握处理曲线运动的思想和方法,对认识复杂的运动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是近年高考题常考的内容。

【问题特征】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应用;求解做曲线运动物体的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及运动轨迹。

【处理方法】一.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往往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进行求解,求解的过程中根据题意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可以初速度方向为一个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也可以以合外力为一个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1.一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各自产生效果(v 分、s 分)互不干扰,即:独立性.2.合运动与分运动同时开始、进行、同时结束,即:同时性.3.合运动是由各分运动共同产生的总运动效果,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总的运动效果可以相互替代,即:等效性.二.变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往往考察匀速圆周运动或变速圆周运动,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搞清楚由哪些力提供向心力,并根据几何关系正确找出圆心和半径,再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求解三.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分析研究物体沿不同方向上的分运动(如水平和竖直、切线和法线等),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求解.【考题展示】1.(01年全国卷)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

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A .21222v v dv B .0 C .21v dv D .12v dv2.(05年上海)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d =H -2t 2(SI)(SI 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 A .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 .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C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3.(08年广东)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 点,再经过N 点,可以判定( ) A .M 点的电势大于N 点的电势 B .M 点的电势小于N 点的电势C .粒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 点受到的电场力D .粒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 点受到的电场力 4.(08年广东)带电粒子进入云室会使云室中的气体电离,从而显示其运动轨迹.右图是在有匀强磁场云室中观察到的粒子的轨迹,a 和b 是轨迹上的两点,匀强磁场B 垂直纸面向里.该粒子在运动时,其质量和电荷量不变,而动能逐渐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先经过之a 点,再经过b 点B .粒子先经过b 点,再经过a 点C .粒子带负电D .粒子带正电 5.(03年上海)质量为m 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 0飞离跑道后逐渐上升,若飞机在此过程中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该升力由其它力的合力提供,不含重力)。

今测得当飞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l 时,它的上升高度为h 。

求:⑴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⑵从起飞到上升至h 高度的过程中升力所做的功及在高度h 处飞机的动能6.(07年上海)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区域abcd 内存在着匀强电场。

电量为q 、动能为E k 的带电粒子从a 点沿ab 方向进入电场,不计重力。

⑴若粒子从c 点离开电场,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⑵若粒子离开电场时动能为E k /,则电场强度为多大?xc d专题3同步配套训练1.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一定做曲线运动B .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则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 .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则不可能受恒力作用D .若物体受恒力作用,则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2.质点仅在恒力F 的作用下,由O 点运动到A 点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 点时速度的方向与x 轴平行,则恒力F 的方向可能沿 ( )A .x 轴正方向B .x 轴负方向C .y 轴正方向D .y 轴负方向3.如图所示,甲、乙两运动员同时从水流湍急的河岸下水游泳,甲在乙的下游且游速大于乙。

欲使两人尽快在河中相遇,则应选择的游泳方向是( ) A .都沿虚线方向朝对方游 B .都偏离虚线偏向下游方向C .甲沿虚线、乙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D .乙沿虚线、甲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4.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指明方向,带电量为10-2C 的正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当由A 点运动到B 点时,动能减小了0.1J ,已知A 点电势为-10V ,则( )A .B 点的电势是0,粒子运行轨迹是1B .B 点的电势是-20V ,粒子运行的轨迹是1C .B 点的电势是0,粒子运行的轨迹是2D .B 点的电势是-20V ,粒子运行的轨迹是25.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带电液滴从静止自A 点沿曲线ACB 运动,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

C 点是运动的最低点,不计阻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滴一定带负电B .液滴在C 点动能最大C .液滴的机械能守恒D .液滴在C 点的机械能最小6.台球沿桌面以速度v 0与球桌边框成α角撞击框上的O点,反弹后速度为v 1,方向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α,如图所示,若v 1<v 0,OB 垂直桌边,则桌边给球的作用力方向可能为( )A .OA 方向B .OB 方向C .OC 方向D .OD 方向 7.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渡河,河的宽度为L ,河水流速为u ,划船速度均为v ,出发时两船相距2L ,甲、乙船头均与岸边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A 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相等 B .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C .甲船在A 点左侧靠岸 D .甲船也在A 点靠岸 8.如图所示, 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用绳子跨过定滑轮由地面上的人向右拉动,人以速度v 从平台的边缘处向右匀速前进了s ,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滑轮轴的摩擦,且平台离人手作用点竖直高度始终为h ,则 ( )A .在该过程中,物块的运动也是匀速的B .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22mvC .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22222s h s mv + D .在该过程中,物块的运动速率为22sh vh +9.将物体在h=20m 高处以初速度v 0=10m/s 水平抛出,因受跟v 0同方向的风力影响,物体具有大小为a=2.5m/s 2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度(g 取10m/s 2)。

求: (1)物体的水平射程; (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10.如图所示,一带电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为L处有根管口比小球略大的竖直细管,管的上口距地面的h/2。

为了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个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求:(1)小球的初速度v0的大小;(2)应加电场的场强大小;(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11.在竖直平面内建立xoy直角坐标系,oy表示竖直向上方向.如图所示.已知该平面内存在沿x轴正向的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一带电小球从坐标原点o沿oy方向以4J的初动能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它到达的最高位置如图中M点所示.求:(1)小球在M点时的动能E kM.(2)设小球落回跟抛出点在同一水平面时的位置为N,求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E kN.1 01214参考答案[考题展示]1.C 2.BC 3.AD 4.AC5解:⑴飞机水平速度不变l=v 0t ,y 方向加速度恒定h=at 2/2,消去t 即得a=2hv 02/l 2,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mg(1+2hv 02/gl 2)⑵升力做功W=Fh= mgh(1+2hv 02/gl 2),在h 处v t =at=2hv 0/l ,故⎪⎪⎭⎫ ⎝⎛+=22204121l h mv E K 6..⑴由L =v 0t 得 22222qEt qEL L m mv == 所以k 4E E qL = qEL =E kt -E k 所以:E kt =qEL +E k =5E k , ⑵若粒子由bc 边离开电场,则: L =v 0t 0y q E t q E L v m m v== Ky K KE L E q mv L E q mv E E 4221222202222/===- 所以:E =若粒子由cd 边离开电场,则: qEL =E k /-E k 所以:/k kE E E qL-=[配套训练]1. BD 2.D 3.A 4.A 5.ABD 6.A 7.AC 8.C 9.(1)由212h gt =得2s t == 22011102 2.5225(m)22x v t at =+=⨯+⨯⨯=(2)010 2.5215(m/s)x v v at =+=+⨯= 20m/s y v gt ==v == 204tan 153y xv v α=== 方向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04arctan 533α==10.要使小球无碰撞地通过管口,则当它到达管口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 (1)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则运动时间为:2122h gt t =⇒=水平方向小球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至0 位移 002v L t +=解得 022L v t ==(2)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qE ma =又由运动学公式 202()v a s -=- 解得 2mgLE hq=(3)由动能定理得: 2012k mgh qEL E mv -=-解得 k E mgh =11.(1)从O 点上升到M 点,竖直方向上221gt y =① 00k E mgy -=- ② 水平方向上 221at x = ③ma F =2002222y x E g y x gy E t x mk k =⋅==④J 25.243423220=⋅===∴y x E Fx E k kM ⑤ (2)小球由O 到N 的时间t t 2=' ⑥x t a t a x ON 4)2(212122=='= ⑦落到N 点,重力势能变化为零,电场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kO kN ON E E Fx -= ⑧ J 1342=+⋅=+=∴kO kOkO ON kN E x y xE E Fx E 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