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全)
地图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全)
(1)图中村庄A大致在
C
B A D
村庄B的
正北 方向。
(2)图中公路CD的
走向大致是
.
西南→东北,西→东
例题:A处潜水的流向为 ( C ) A.自西向东 B.自北向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南向北
图中河流流向为: 自东向西
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注记:数字和文字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绝对高度(海拔) 相对高度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4.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
A.1.2℃
B.1.2℃--2.4℃
C.2.4℃--4.8℃
D.0℃--2.4℃
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读图1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图中P-Q两地间有 一座桥梁,该桥梁和其 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10米 B、40米 C、80米 D、110米 C 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 下采样检测水质,发现 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 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 B、乙 B C、丙 D、丁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判断基本地形单元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缓坡、陡坡、峡谷等 (2)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 判断地貌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上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D) A.小溪 B.平原 C.沙滩 D.梯田 2.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B )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知识点归纳: (2)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 ①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规律总结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Leabharlann 小相同时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 比例尺。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0
100
200
300
400千米
(3)文字式:有文字说明, 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重难点突破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注意】:
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 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 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 为单位(1:500000 ). 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1)推算等高线的值:
(2)计算相对高度: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垂直相对高度 tan坡度角= 水平距离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5)等高线图中风向的判别 (6)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别
(1)推算等高线的值: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 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 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 其他等高线的值。
X 100 200 300 400 E 鞍部 N
400 300 200100 Y 图2
米 300 200 100 米 400 300 200 100
M
盆地 (洼地)
XY MN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峡谷
300 500 400 400
300
河流
在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中,能 体验 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境的是 ( )
例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
拔范围各是多少?
A:100米<HA<150米; B:0米<HB<50米。 400 200 300
(2)计算相对高度: Ⅰ:若B、C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 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HBC=? 200m Ⅱ:若B点在等高线上,A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 的相对高度:B点的海拔-A点海拔估计值 HAB? 200m< HAB <300m Ⅲ:两D、A地都不在等高 D 400 300 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 200 100 h:(n-1)d<h<(n+1)d, 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 C 的条数,d为等高距. B 求城镇A与D地的相对高度 城镇A HAD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 300m< H AD<500m 大值为H,则H为多少? 499m< H <500m
A.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30 000,
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
B.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
C.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D.甲图中1 cm表示的距离是乙图的3倍
重难点突破二: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 3、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 练习8: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山体的不同部位
陡坡 山顶 鞍部 陡崖
缓坡 山顶
200
300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
(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 )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凸坡:低处密,高处疏是凹坡,视野不好。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 右上方小图是图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 (单位:m)。读图回答
指出图中 主要的陆 地地形类 型及其形 成的主要 外力作用。 (4分)
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该区域地势起伏状况 2、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 3、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
4、判断A地的高度范围
A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的判读方法 1、数值范围和极值:表示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显示该区 域地势起伏的大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 (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等高距)。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其中虚线a、 b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完成 13~14题。 13.图中a、b水位差可能 是( A) A.0.8 m B.1.2 m C.1.4 m D.1.6 m 14.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 B.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正确解答本题要认真体会诗句的含义,尤 其是“一览众山小”的含义。这就需要在图的中 间有一座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周围山峰较之矮。 本题中A所示是一处悬崖,B所示是鞍部,C所示是 山顶,同学们在做这一题时,首先要搞清楚等高 线地形图所表示的地形。 答案:D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形状特征的判断
2、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
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3、疏密程度: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 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4、弯曲形状:一组等高线如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此处地形为 山脊;相反则为山谷。 5、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新 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 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地 图
考纲要求 1、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2、常用图例、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
图。
地形剖面图。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和注记
重难点突破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概念、表示方法
比例尺=
表示方法: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数字式: 如1:500 000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 000 厘米。 (2)线段式:
D
0°
读图1.1.7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回答题目
1. 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 ( D ) A. 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 B. 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 C. 面积:甲>乙>丙 D. 比例尺:甲>乙>丙
重难点突破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①
②
③
重难点突破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3.读下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 例尺为1∶100 000,则 ) C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重难点突破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4、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
①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Ⅳ、陡崖相对高度: 1.陡崖顶的海拔: 250 ≤ H < 300 A
5千米
2.陡崖底的海拔: 3、陡崖的相对高度:
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1
250 100
2
Ⅳ、陡崖相对高度: 1.陡崖顶的海拔: 250 ≤ H < 300 A
0 5千米
2.陡崖底的海拔: 50 < H ≤ 100 3、陡崖的相对高度: 150≤H <250
C、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