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图三要素 与 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三要素 与 等高线地形图
之间,陡崖相对高度最
大是 30米
,
B
E A
3、图中所绘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e f )
图中支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a )
c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400
b
300 200
100
600
N
500
c
d
f
a
e
[合作学习1]
(1)图中A地地形是
,D地
是
, 鞍部
陡崖
B地的坡度比C地 大
(大或小)。
围 小 (大或小),内容越 详细 (详细或简略)。
1:10000
缩小一半
1:20000 比例尺变化影响图幅大小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某一 倍数时,图幅的变化就是比例 尺变化数的倍数平方
3、图例和注记:
图: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 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 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 深的数字
图例
首都
省级行政 中心
一般城 镇
· · 省,自治区,直 辖市界 地区界
铁路 公路
洲界
长城
国界
运河
未定国
河流,湖泊
注记:横写从左到右,竖写从上到下
时令河,湖 水库,渠道 等高线 山峰 关隘 沙漠 沼泽
知识结构
定义及换算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
比例尺 表现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总是指向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图例 注记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
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常用图例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和注记
1、地图上的比例尺
(1)定义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例1: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
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
的比例尺是: ( A )
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1、地图上的比例尺
(2)表示方法: 线段式、文字式、 数字式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0 5千米
(2)以C点为基点,甲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750 米
[合作学习1]
(3)当甲山山顶气温是16℃时,C地气温
是
。
20.5℃
E (4)E、B两地比较,
地降水多,
原因 E地处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合作学习1]
(5)B在A地的 西北 方向,
乙河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
A (6)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大小和范围、图幅的关系
大小与坡度、风力和流速等的关系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总是指向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图例 注记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
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3)比例尺大小及其与范围、图幅的关系:
1
1
4000
80000
依据比值的大小来判定
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
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单
下面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② ,最小的是
实地范围最大的是 ,最③小的是 。
内容最详细是
,最②简略的是 。
。③ ②
③
①
②
③
结论:幅面积相同,比例尺越大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
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规划路线①、②中, 比较合理的是 ①。
乙
①
N
疗养院
②
丙
甲
300 200
100
黄庄
300 200 100
若要在图示范围内修建一水库,请在图上合适位置 标出大坝。
N
300 200 100
黄庄
300 200 100
判断水文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判断大地形类型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平原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 丘陵 等高线稀疏,较和缓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 山地
•海拔高度大,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高原
400m 300m 200m 100m
地图与等高线 地图
比例尺
地
图
三 要
方向
素
地
图
图例和注记
高低起伏
地
地形图
图
类
型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其它地图
知识结构
定义及换算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
比例尺 表现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大小和范围、图幅的关系
大小与坡度、风力和流速等的关系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影响因素:等高线疏密、比例尺、等高距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密为陡,疏为缓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为陡,小为缓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为陡,小为缓
若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 B 。
丙 甲
N
A
300 200 100
D
黄庄
B
300 200
100
五、等高线图的应用
地形剖面图
一、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与海平面的高度差(海拔) 相对高度:两点之间海拔差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等高面
山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
100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100
200
200 100
100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微地形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等高线图中适当位置标注上图的字母:A、B、E
(2)A、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为 4.8米 。A山顶大约在B山顶的
西北 方向。 (3)小河C的河源的海拔介于230-240米 的流向是 自北向南 。
之间。该小河大致
(4)鞍部E的海拔范围是 260-270米
常用图例
1、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 )
42° 41°
9° 10°
130 ° 140° 24°
72° 68°
80° 82°
10°
40°
30°
A
B
20°
16° C
8°
6° D
结论:图上距离相同, 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图的分类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图中所绘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a 图中支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c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300
400
200
b 100 c
ef ;
600
N
500
d
f
a
e
EF间修建公路,选择哪条线合适? EHF
①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 以减少施工难度,工程量小,造价较低
②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③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1)判断下面等高线地图上A、B的地形类型
400
A 高原
200 0 50 100km
B 平原
上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3.图中P表示陡崖,其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D ) A.799米 B.899米 C.999米 D.1099米
4.图中a处附近山脊大致的走向是( B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对“鞍部”的趣味理解
"两边高中间低,"
两边低中间高
垂直或近似垂直的 陡坡。等高线重合。
陡崖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微地形
陡崖
E
300A
C 250
G
B
250
200 F
150
100 低 50
山谷
D
山脊 山顶
动手画一画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体的不同部位:
1、判断微地形 鞍部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山顶
300
300
200
200
P
P
300m
300m
200m
Q Q
200m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坡度陡缓
山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同一幅图中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坡度陡缓
坡度= 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
处要容易些。
闭合曲线,外 高内低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微地形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微地形
山脊
山谷
要领: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微地形
两组表示山峰的等 高线之间的区域
呈“8”字型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