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3(综合探究 正确对待金钱)

3.3(综合探究 正确对待金钱)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从容说课古往今来,对“金钱”的认识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过于清高,视钱为“阿堵物”;二是认为钱很重要,又不重要,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三是认为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

金钱是什么?钱能做什么?金钱应该怎样获得?钱应该怎样利用?本单元的综合探究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探究意图:(1)本单元的知识点是介绍货币、价格、消费。

货币就是金钱,商品价格是用钱来表现的,消费不外乎是怎样花钱,所以金钱观与这三课的内容密不可分。

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2)正确对待金钱,在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金钱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此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代高中生有更多的机会与金钱打交道。

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可以避免他们陷入拜金主义误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对金钱的看法,众说纷纭,因此探究这一问题容易形成争辩的气氛。

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关于金钱观的观点,并对它们进行争鸣、分析,既培养了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并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活动策划:(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的负责收集外国名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古人有关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当代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各种典型事例。

各小组各负其责,每个小组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以备课堂交流之用。

(2)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

在老师指导下,事先编制有关金钱观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周围人填写,将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

附:调查表(参考)“我的金钱观”调查表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男□女年龄:□20岁以下□25~35岁□35~45岁□45岁以上您的职位:□学生□教师□一般职员□农民□单位高层领导□其他1.有人说“金钱乃万恶之首”,你认为□合理□不合理2.“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必追求,够用就行。

”你认为这个观点□可取□不可取3.某企业家主张“努力挣钱,快意人生,回报社会”。

你认为□可取□不可取4.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个“道”是□方法、技巧□道德和法律5.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你认为这句话□合理□不合理6.如果你是学生,那么你的零用钱打算怎么花?7.假如你以后(或现在)很有钱,你打算怎么花?8.请你提供一句有关金钱观方面的格言。

(请据实作答,谢谢合作)(3)每个小组在整理资料时,要发表自己对这些观点、事例的看法。

在课堂交流时,不仅要汇报收集的观点、事例,而且要汇报自己对这些观点、事例的看法。

(4)课堂讨论:主持:老师或学科代表。

论题:(1)金钱是什么?是魔鬼还是天使?(2)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3)金钱应如何获取?什么叫取之有道?为什么要取之有道?(4)钱应该怎么用?为什么要用之有度,用之有益?(5)全班在课堂探究结束后,整理出一份探究成果,制作一期以此为主题内容的黑板报。

时间安排:一课时。

备课资料一、货币的故事在太平洋卡罗莱群岛中有一个雅普岛,岛上的居民把开采出来的石头当作钱,即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货币。

这种石头钱被称为“斐”,它是从雅普岛以南枷英里的另外一个岛上开采出来的。

在质地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石头的价值取决于石头的大小,石头越大,价值越大。

由于人们都追求较大的价值量,当地许多居民便冒着巨大的风险从海外的岛上开采大石头并运回来。

因石头较大,用作交易工具实在不便,所以岛上的居民进行交易时,并不搬动石头,而只是由石头的主人作一个口头声明,告诉大家这块石头已经易主就行了。

据说,雅普岛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一个富有的家庭自称在400英里以外的岛上有一块巨大无边的石头“斐”,以表示他家拥有巨大的财富。

其实,那块石头到底是什么样,大到何种程度,雅普岛上的居民从没有见到过。

这富有之家的财富也就仅仅作为观念存在于岛上居民的心目中。

1898年,德国政府从西班牙手中接管了卡罗莱群岛。

管理者计划改造雅普岛上的道路,却遭到岛上居民的抗拒。

当德国人了解到岛上居民的全部财富就是那些分布于岛上的石头“斐”时,他们想出了一个制服这些居民的办法。

他们派人用黑色染料在岛上所有的石头“斐”上画上黑色十字,并宣布这带黑色十字的石头不再是货币。

这样,岛上居民一下子失去了全部财富,不得不按照德国人的意志,老老实实地修好了路。

这时,德国人又派人将所有石头“斐”上的黑色十字洗刷干净,宣布这些石头还是钱,雅普岛的居民对重新获得财富而高兴万分。

二、关子金钱的格言金钱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

有了金钱,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

——哥伦布1503年寄自牙买加的信人间再没有像金钱这样坏的东西到处流通。

这东西可以使城邦毁灭,使人们被赶出家乡,把善良的人教坏,使他们走上邪路,做些可耻的事,甚至叫人为非作歹,干出种种罪行。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三、阿堵物释义:阿堵:这个东西。

指钱。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王衍传》。

“阿堵”,是六朝和唐朝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

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字长康,擅长画人物。

他画人像,一连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

别人问他原因,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为照,正在阿堵中!”(四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这个里头!)《晋书·王衍传》还有一段传说:晋人王衍,标榜清高,从来不说“钱”字。

他的妻子郭氏,曾多次设法逗他说“钱”,都没有成功。

一天晚上,郭氏趁王衍睡熟时,叫婢女偷偷把一串串的铜钱,围绕着床堆放在地下,让王衍醒来,无法下床行走。

她以为这样一定能逼得他说出“钱”字来了。

结果第二天早晨,王衍见此情景,就把婢女召来,指着床前的钱,说:“举却阿堵物(拿走这个东西)。

”“阿堵物”本意即“这个东西”。

但由于上述王衍的故事,“阿堵物”从此成了“钱”的别名,并且带有轻蔑的含义。

四、致富之道东阳陈同甫,尝与客言:有一士,邻于富家,贫而屡空,每羡其邻之乐。

旦日,衣冠谒而请焉。

富翁告诉之曰:“致富不易也,子归,斋三日而后告子。

”如言,复谒,乃命待于屏间,设高几,纳师资之贽,揖而进曰:“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其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

”请问其目,曰:“即今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

”士胡卢而退。

——《篇曝偶谈》译文:东阳地方的陈同甫,曾对客人说:有一个书生,与富家为邻,屡次穷得身无分文,常常羡慕邻居家的快乐。

一天上午,他衣冠整齐地前往拜访、求教。

富翁告诉他说:“致富很不容易啊,先生请回去,斋戒三天后再来,而后告诉你。

”如他所说的做了后,穷书生又来拜访。

富翁让他在屏风里面待着,摆设高高的几案,收下作为师资的礼品,作揖而后向前说道:“大凡致富之道,应当先消除五贼;五贼不除,不可能致富。

”书生请问“五贼”的细目。

答道:“就是今天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啊!”书生笑着告退出来。

五、捐赠及慈善捐赠及慈善是一种社会投资,是企业和社会的一种互动和双赢。

一直致力于编制“中国大陆富豪榜”的胡润团队,2004年发布了《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它是内地首份慈善家排行榜,民政部、上海慈善基金会等机构给予了大力支持。

名列胡润团队编制的“2003年中国大陆百富榜”前十名的富豪中,仅四人上了“慈善家榜”,而且排名都在十名以外。

此次共有50位慈善家被列入榜中,这50位慈善家在2003年共捐出了10.29亿元现金和物资,平均每人捐赠超过2 000万元。

最主要的捐赠方向是:科普教育、灾害救助和健康。

慈善榜上企业家的平均年龄为48岁,40岁以下的慈善家(包括40岁)共有14位。

胡润团队认为,目前是编制相关榜单促进社会慈善意识提高的恰当时机。

六、江苏几位反贪局长谈金钱苏州市检察院反贪局局长说:从事这么多年反贪工作,经历过犯罪分子企图送我10万元钱诱惑的考验,也听到过朋友让我辞职开公司、当律师赚大钱的劝告,但我始终认为,追求金钱不应成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否则就会走入迷途。

查办苏州市外经委原副主任一案对我触动很大。

他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大敛横财近300万元,但他仍不满足,他的目标是要在任职期内积累500万元的原始资本。

受贿、索贿、贪污等手段都用上了,有了这么多钱又不敢存银行,家里到处藏着钱,但花钱又非常吝啬,他儿子上大学因为一分之差,要花1万元转本科他都不愿意。

很多人像他一样,看待金钱没有一颗平常心,目标定错了,路也就跟着走错了。

南京市鼓楼区检察院一位副检察长曾当过多年反贪局长,她说:如果有人问我有钱好还是没钱好、钱多了好还是钱少了好,我肯定会回答“有钱好”“钱多了好”。

但是有一个前提,这些钱必须是自己诚实劳动所取得的合法收入。

从事17年反贪工作,我接触过几百名跌倒在金钱脚下的人,这些人职位高低不同、犯罪情节不同、涉案金额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随之带来的金钱观的严重扭曲。

金钱成了他们炫耀、虚荣的资本,事业、亲情与金钱相比反而“一文不值”。

省计经委原副主任受贿70多万元,他家里书中夹的是钱,床下铺的是钱,但他的亲哥哥带着儿子来南京找他,回去没有路费,却假装身上没带一分钱,向同事借了100元钱给哥哥。

他哥哥和侄子在回去的路上不幸因车祸而丧生了,他被抓后提起失去亲人之事就痛哭流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按照公平分配的原则取得自己的合法收入,同时以努力工作来回报社会和人民,这就是我的金钱观。

太仓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谈了她当反贪局长时办的一个案子,这个罪犯的金钱观,给她留下极深的印象。

太仓市自来水公司原总经理敛财200多万元,家里却没什么像样的东西。

人家送的螃蟹、甲鱼,甚至丈夫钓来的几条鱼,她都拿到饭店去卖掉,几年来饭店都记着账,一共3万多元。

听到查案风声紧了,她就把钱埋在地下,过一阵子见没动静,就请假回家将钱拿出来晒,最后连女儿都不相信她节俭的妈妈有那么多钱。

这个案件对我触动很大,该怎样摆正金钱在心中的位置?金钱的多少与人生价值的大小能画等号吗?我看不能,不义之财越多,人的价值反而越低。

常州市郊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说:金钱没有臭味,同样金钱也没有香味,但如何挣钱、如何花钱却是有香有臭的。

我曾经查办过一个村支书,他一年正常收入有10多万元,但是还嫌钱少。

请他办事,不给钱不行,哪怕是同村人,他也要伸手,哪怕是几百块,他也要装进腰包。

他厚着脸皮敛财,却身背群众的骂名。

从事这么多年反贪工作,我时刻提醒自己,如果把金钱看得过重过大,那就会成为金钱的俘虏和奴隶,特别是对手握一定权力的人来说,就很有可能为金钱所惑,走上腐败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