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总体规划整理PPT课件
第三章 乡镇总体规划
乡镇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 围内,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规划, 在调查、研究乡镇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发 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乡镇进行宏观分析, 原则地确定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城乡网络 系统中各层次乡镇的性质、规模、布局结 构、发展方向、位置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和作用等,以获得最佳的生产、生活 和生态环境。
乡(镇)域规划的内容:
1、2、3、4:
P22
6
2、乡(镇)域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其要求
2.1 乡(镇)域规划的影响因素
(1)地区自然条件: (2)地区资源条件: (3)人口分布:
(4)交通运输: (5)乡镇企业的分布:
(6)原有生产布局的基础和科学技术 发展水平:
7
2.2 乡(镇)域规划的基本要求
(1)积极发展村镇建设:要积极创造 条件,加速村镇的发展。
14
(6)确定进行新区开发和旧域改造、用地调 整的原则、方针和步骤。
(7)确定乡镇近期建设规划范围,提出近期 建设的主要工程项目,安排近期各项建设用 地。
(8)确定对历史文化名镇有保留意义的历史 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或设施的保护措施。 对处于地震威胁区的村镇则要编制抗震防灾 规划。
(9)估算乡镇近期建设的投资。
1
2
第一节 乡(镇)域规划
在全局 范围内 乡镇发 展的指 导思想
3
4
1、乡(镇)域规划的任务及内容
乡镇区域的层次划分
乡镇居民点的体系结构,就是 乡镇居民点的等级、层次、性 质、规模、空间组合及其相互 联系等.是乡(镇)域规划的核心 与重点。
5
乡(镇)域规划的任务
乡(镇)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规划范 围内的现有村庄分布与规模情况、分布特 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确定乡镇性质的意义:
A、为乡镇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真正发挥其优势 B、为乡镇规模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C、可以明确乡镇重点项目及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D、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15
2 乡镇总体规划的原则与步骤 2.1 基本原则 P25-26 1、2、3 2.2 方法步骤 (1)确定规划范围 (2)收集有关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
1)地形图资料 2)自然资料 3)社会经济资料 4)规划、计划资料
16
2.3 分析研究资料 (1)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将
有关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根据整理 的资料画出现状图、图表等。
大、出工距离远、 受地形条件影响。
卫
由分散向集中过渡、 星
现状与远景结合、以 式
现有生产水平出发、 照顾生产发展新要求。
布 局 形
式
12
第二节 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
1、乡镇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
乡镇总体规划是指中心镇和一般镇的总 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规划期限。一般为10—20年。 (2)进行乡镇域范围内的居民点体系 布局规划,确定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 测人口发展规模,选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18
3 乡镇总体规划阶段的成果要求 3.1 乡镇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1)乡镇现状图 (2)乡镇用地评价图 (3)乡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 (4)乡镇总体规划图 (5)乡镇各项工程规划图 (6)规划文件
19
3.2 编写乡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现状进行简 要地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 这些问题的意见。第二部分是规划方案的简要 说明,包括规划期限、乡镇分布调整和人口规 模,各种工程规划的介绍等等。经过整理与总 体规划直接有关的资料,都应作为总体规划说 明书的附件。
(5)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要 根据各层次村镇的性质、规模、自然条 件等特点,注意保持村镇及其周围环境 生态平衡。
9
3、乡(镇)域规划中村镇体系的布局特点
3.1 乡镇体系布局的地域广度 腹地范围:集镇一般其布局的地域广
度是一个乡(镇)或一个农场的土地使用 范围,一般结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进行。村庄布局的地域广度应是行政村或 国营农场、生产队的土地使用范围。
(2)远近结合,新旧结合:要由近及 远,远近结合,由内向外,成片发展。
(3)充分考虑建设条件:村镇应尽可 能分布在交通方便的地点,以便于对外 交通联系。
8
(4)节约用地:在发挥村镇正常功能 的基础上,应力求集中紧凑,提高现有 宅基地的利用率。对新建或扩建的村镇, 应尽量利用坡地、荒地、薄地、劣地和 闲置地,尽可能不占农田,切实保护菜 地和林地。贯彻“十分珍惜每寸土地” 的国策。
(2)分析资料的可靠性,资料是规划 工作的基础。
(3)要注意各种资料之间的互相矛盾。
(4)通过资料分析,要找出存在的 问题(包括总体规划各项内容)和矛盾。
17
2.4 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构思规划方案 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佳方案 2.6 汇报方案,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 2.7 确定最终方案 2.8 绘制乡镇总体规划图纸和编写说明书, 完成设计,提交成果
13
(3)在对乡镇用地的适宜性作出全面综合评 价的基础上,选择乡镇发展用地,确定规划区 范围,充分考虑乡镇的现状条件和远景发展的 可能性,进行乡镇的总体布局。
(4)乡镇道路系统的车站、码头等交通运输 设施的位置选择;合理确定乡镇的公共中心, 布置大型公共建筑物位置。
(5)确定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 燃气、供热、消防、环保、环卫等设施的发展 目标和总体布局。
3.2 乡镇体系布局与各级土地利用规划
10
乡镇体系的布局应着重考虑以下具体要求:
(1)要与各级土地使用范围的确定相协调
(2)要考虑用地的集约性
(3)要与农村道路网、灌排水系统规划相 协调
3.3 乡镇体系的布局形式 (1)集团式 (2)卫星式
(3)自由式
11
集 布局紧凑、用地经济 团 式 工程投资少、施工方 布 便、便于生产生活。 局 形 式 规模大、劳动半径
再加上乡镇分布现状图,就是一套完整的 乡镇总体规划文件,报上级批准后,就可以作 为乡镇详细规划的依据,组织逐步实施。
20
第三节 乡镇的性质与规模
1、乡镇性质
乡镇性质是指乡镇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 方面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即乡镇的个性、特点、作用 和发展方向。它是由组成乡镇基本因素的性质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