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7国债ppt(完成)

327国债ppt(完成)


327国债事件始末
15
事件经过 中经开做多理由
1
保值贴补率不会低 ——通胀仍然很严 重。
2
国债会贴息—— 当时“327”国债 的利率明显低于同 期银行存款利率, 不贴息将会损害国 债“金边”债券的 形象,并且影响新 债的发行。
3
可交割的现券十 分有限—— 1995年新发行的 国债可流通用于 交割得很少。
第一道金牌
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 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 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 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这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 327合约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上交所的这一决定, 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 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贴息:“贴现利息”的简称,汇票持有人向银行申请贴现面额付给银行的贴 现利息。实付贴现金额是指汇票金额(即贴现金额)减去应付贴现利息后的 净额,即汇票持有人办理贴现后实际得到的款项金额。贴现利息=贴现金额 ×贴现天数×日贴现率
混合交收:混合交易制度又称为混合型做市商制度,是指在做市商制度中 引入竞价交易制度(1997年以后的纳斯达克)或在竞价交易制度中引入做 市商制度(如1986年以后的伦敦交易所)。
混合交收实行 — —1995年新债额 度将在1500亿元 左右。
4
现券价格和期货价 格相差较大。期货 市场会价值回归, 空头行情即将开始 。
13 327国债事件始末
多方:中经开(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
327国债
多方
1988年4月,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 准成立了中国农业开发信托投资公司。1992年 1月,改名为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 称“中经开”或“中经信”。资料显示,截止 2000年底,中经开总资产为154亿元,净资产 22亿元,13年共创利税16亿元。董事长为财政 部前副部长,总经理为财政部综合司前司长。
易属于上海万国抛空的“327”品种。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
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 括象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而万国不仅能够
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可以说,那天所有国债
期货的入市者在“天堂”和“地狱”间走了一回。
327国债事件始末
官 方 下 旨
327国债事件始末
多方亮剑
空方盟友倒戈
万国背水一战
高 潮 黑色8分钟 最后8分钟内,万国共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
亿元国债。而所有的327国债只有240亿。光是操作就让人感叹,
十个手指要多么灵活才能敲进这么多指令?据统计,当日上交 所国债期货共成交8539亿元(含最后8分钟),其中80%的交
3
4 327国债事件始末
名词解释
做市商制度:是一种市场交易制度,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法人充当做 市商,不断地向投资者提供买卖价格,并按其提供的价格接受投资者的买 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从而为市场提供即时性 和流动性,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一定利润。简单说就是:报出价格,并能 按这个价格买入或卖出。
15 327国债事件始末
时间线,事件经过
导 火 线 开 战 财政部公告 1995.2.23,财政部发布公告称: 1992.7.1-1993.6.30按年利率9.5%计息 1993.7.1-1995.6.30按年利率12.24%加当年7月保值率计息 这样百元面值的923券就增加了5.48元的价值 2月23日上午一开盘,中经开率领的多方借利好用80万口将 前一天148.21元的收盘价一举攻到148.50元,接着又以120 万口攻到149.10元,又以100万口攻到150元,步步紧逼 辽国发背弃盟友万国证券,突然倒戈,改做多头,企图继续 抬高价格减少损失。“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 10分钟后共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 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 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 当日16时22分13秒(最后8分钟)万国突然发难,砸出 1056万口(每口面值20000元人民币的国债)卖单,把 价位从151.30打到147.50元,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 仓。
327国债事件始末
官 方 下 旨
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 第二道金牌
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
1、从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 2、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
3、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
4、严禁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 5、对持仓限额使用结构实行控制。
7、管理漏洞,透支交易(我国证券期 货交易所以计算机自动撮合为主要交易 方式,按“逐日盯市”方法来控制风险, 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故不能杜 绝透支交易。交易所无法用静态的保证 金和前一日的结算价格控制当日动态的 价格波动,使得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 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 );
327国债事件始末
327国债事件始末
327国债
最黑暗的一天
“327”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它留下的疑惑 却始终没有被人忘记。1995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 国债期货交易市场逐渐变换阵营,其中主角就是以万国 为首的空头和以中经开为首的多头,加上不断变化阵营
的辽国发。这场最能反映当时中国证券市场基本势力对
官 方
辞职
尉文渊身陷“3.27”国债风波 ,无奈引咎辞职
327国债事件始末
327”国债参与者如是说:
这个事件对中国期货业影响实在太 大了,经历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 “327”国债期货合约上惊心动魄 的厮杀,现在说来依然历历在目。
327国债事件始末
原因分析
一、国债现货规模不足以支撑当时的国债期货市场:当时可流通的国债只 有930亿元左右,二级市场上实际流通的更少。923券210亿元。
4
5 327国债事件始末
327国债事件始末
327国债事件始末
事件背景 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高
8 327国债事件始末
6
事件背景 中国经济过热—保值补贴率
9 327国债事件始末
7
事件背景
中国经济过热—股票市场与商品期货市场低迷
10 327国债事件始末
8
事件背景
中国经济过热—商品期货被大量暂停交易
327国债事件始末
13
Hale Waihona Puke 事件经过1保值贴补率将下降 ——自1995年1月 起,我国的通货膨 胀已经见顶回落, 抑制通货膨胀不再 成为经济工作的重 点。
万国证券和辽国发做空理由
2
不会贴息——如 果财政部对三年期 以上国债贴息,将 增加财政支出几十 亿元。并且国家会 改变国债发行条件 优于储蓄的现象。
3
23 327国债事件始末
深刻教训
万国证券凭什么能比别的公 司敞口多?当时上证所规定:会 员单位在国债期货每一品种上的持 仓不能超过5万口,但万国证券却 获得40万口的特 别优待。管 金生在证券市场如此大规模的违法 确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管金生最 后被判17年有期徒刑并非的判决理 由并非是巨额透支炒作国债期货, 而是受贿等行为。 市场信息公开化是保证市场交 易公平的前提。在与有财政 部背景的中经开的对峙中, 万国证券明显在市场信息的 取得上处于劣势。机构尚且 如此,那么众多的散户呢? 所以加强信息公开的监管力 度是保证市场秩序的必然要 求。 新的金融品种的产生必须要有 成熟的市场条件配合。当 时缺乏规范管理和适当的 预警监控体系,没有涨跌 幅,交易所业没有预警系 统。
第三道金牌
空 方 结 局
赔款
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 管金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照151.30元收 盘价平仓,万国亏16亿元。上交所对管金生是客气的,当时并没 有公布管金生和万国的名字,第二天,万国证券发生挤兑。
失地
同年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 “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 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 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 的国债期货风波”。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 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
竞价交易制度:开市价格由集合竞价形成,随后交易系统对不断进入的投 资者交易指令,按价格与时间优先原则排序,将买卖指令配对竞价成交。 与“指令驱动”的竞价交易制度相对的是“报价驱动”的做市商制度,这两 种交易制度是现代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两种基本类型。
口: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国债期货交易数量按“口”交易,一“口 ”期货对应2万元面值的现券。
比的经典大战,实际上有三位主角:一方是“国字头” 的中经开;一方是代表上海股票市场传统力量的万国证 券,第三方则是代表民间资本的辽国发。这种势力对比, 不仅反映了 1992 年之后中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也非常 贴切地反映了当时各级机关紧张的博弈关系,而“327” 国债合约恰好将这三方势力微妙地纠结在一起,并以戏
监管当局应该对市场作出迅速反应。实际 上,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前,上海证券 交易所已经出现“314”国债期货合约上已经出 现数家机构联手操纵市场,日价格波幅达3元的 异常行情。但当时的上海交易所对此没有作出 迅速反应,导致惊天大案“327”国债期货事件 的发生。事发后第二天,上交所发出《关于加 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国 证监会、财政部颁布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 行办法》
二、利率的浮动未市场化:1、利率期货本质上是一种利率期货,利率的变化 是决定国债期货和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2、当时我国实行的是固定利率,由 于通货膨胀严重,财政部对三年期以上国债实行保值贴补,使得国债期货成 为一种变相得通货膨胀期货,政策的变动将引起国债期货价格的变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