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祖国神圣的领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以及周围海域2.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3. 联系地形气候说明台湾为什么是我国的宝岛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方法竞赛法,情景设置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法、启发法、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台湾——祖国神圣的领土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以及周围海域2.通过阅读史实材料,学生明确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3联系地形气候说明台湾为什么是我国的宝岛过程与方法1.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认识到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三、学习方法:阅读法,讨论法,竞赛法四、预习提纲(一)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活动一:阅读课本67页第一段内容,并且仔细读图7.30台湾省地形图思考:台湾省包括的范围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面积等概况。
活动二:阅读课本67页第二段内容,并且结合68页“信息传递”思考:为什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历史、文化等方面阐述)。
(二)资源丰富的宝岛活动三:通读教材69页思考台湾成为资源丰富的宝岛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哪两方面?阅读课本69页前半部分、图7.35及内容。
分析台湾的地形特征活动四:阅读课本69页第二段内容从台湾的纬度位置,思考并判断台湾的气候类型活动五。
阅读教材70页以及图7.36学生找出台湾最重要的农产品、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五、学生谈收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播放爱国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同学们请思考“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指的是哪头同学回答:台湾那们大家对台湾了解多少现在让我们伴随着一曲优美的旋律来欣赏大家搜集的关于台湾的图片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台湾岛图片讲述: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板书:7.3台湾——祖国的神圣领土[讲授新课]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与其说是学习,不如我们来一场学习竞赛大家分成红、白、黑三大队各队的队长组织自己的小组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班长和课代表作为记录员记录大家表现,我们到最后比比看那个队回答问题最多,最准。
好的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根据我们的学案内容先对本课进行自学。
师:好现在请大家告诉我,我们首先应该解决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学生回答: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流程一、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7.30,回答以下问题:(约 6分钟)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总结概括说出台湾省范围、面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概况。
学生自学、填图、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问,好的同学们请根据老师的提示问题我们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组说的更准确。
学生回答。
(略)师: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众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预见性问题:思考问题角度单一,语言表达不够全面和完善。
措施: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并且互相表达之后,在让其在全班面前展示,其他同学“找茬补充”互帮互助承转:好的明白台湾的地理位置范围等基本情况之后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流程二,请同学们看屏幕两幅图片这些台独分子的阴谋能够得逞吗,为什们?学生答:不会得逞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活动2精读教材67页第二段和68页“信息传递”(约 7分钟)思考:为什么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提问、学生回答。
(略)归纳、补充、出示拓展材料: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
这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
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
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
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
据专家考证,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古代於越族(简称越人)的一支,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
约在4000年前,绍兴一带的部分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入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最早居民。
今天台湾高山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如二者都有断发纹身的习俗,都崇拜岛神,以鸟为图腾。
高山族与越人先民在遗物方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0年,台湾台东卑南乡发现的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和玉器,与百越族遗物非常相似。
更令人惊讶的是,台湾大坌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印纹陶器,与河姆渡的印纹陶器仿佛是同一模子里出来的……这一切都说明: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与我们血脉相通。
最后,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
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
元统一后,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琉球,台湾正式为中央政权所控制。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复台湾。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这块宝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设置台湾省,但隔十年之后爆发了甲午战争,被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
综上所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殷切地盼望台湾回家,祖国统一,都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祖国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我们相信那一天为期不远了。
预见性问题:学生对问题分析的不到位,思考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可能针对性不强,采取措施:小组讨论交流后再进行展示,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小组内交流,共同总结。
承转:除了台独分子之外刚才我们提到从明朝开始,列强就多次进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重的就是台湾之“宝”。
台湾究竟有哪些宝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二目资源丰富的宝岛。
(二)资源丰富的宝岛流程三(约8分钟)活动三:首先再次通读教材69页思考台湾成为资源丰富的宝岛的自然环境因素是哪两方面?学生回答:地形和气候情景假设,假如你现在是一名地理节目的记者正坐在一架直升机上俯瞰台湾,并进行直播你应该如何向观众描述台湾的地形呢?请精读课本68页下半部分和69页和图7.35及信息传递等内容,分析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学生回答师归纳:台湾从地形来看是个多山的海岛,山地和丘陵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
中央山脉纵贯全岛,像个“屋脊”,山势巍峨,群峰挺秀。
山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盆地。
东部的海岸山脉,仅仅依靠海岸,濒临广阔的太平洋。
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有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台南平原是台湾最大的平原,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流。
活动四、小组讨论交流,从台湾岛的纬度位置,思考并判断台湾的气候类型学生回答师归纳: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 mm 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
因此,岛上多森林,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从山麓平原到高山山顶,呈现出从热带到亚寒带的植被景观,植物种类繁多,有天然植物园之称。
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自然环境优越,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是祖国的“宝岛”。
接下来大家看屏幕图片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樟树长什么样子流程四、活动五:阅读教材70页以及图7.36 和相关内容(约7分钟)找出台湾最重要的农产品、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并分析其分布情况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
提问: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队的同学“找茬”补充。
师归纳讲述:台湾沿海是中国优良的鱼场。
岛的北部蕴藏有煤炭资源。
岛上多地热资源有温泉百处。
北部火山区天然硫磺资源丰富。
台湾西海岸日照充足有利于海盐的晒制,自古就是重要海盐产区。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预见性问:学生可能局限于所给的图片在回答的时候语言表达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和准确。
采取措施:学生分组讨论,兵教兵,教师适当点拨。
完成课后题(约5分钟)流程五:当堂检测(约4分钟)1.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2.台湾省包括岛及周围的岛、岛、等众多小岛。
3.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居民绝大部分是从省和省迁移去的,民族主要是族,少数民族主要是族。
4.台湾的地形以和为主,约占全岛面积的2/3。
5.台湾岛的气候是。
6.台湾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产品是( )A.稻米B.甘蔗C.樟脑D.哈密瓜7.读“我国台湾地形剖面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为台湾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B.A、D、C处都是水域,其中A处为台湾海峡C.台湾岛地形多山,地势西高东低D.台湾的城市,人口集中在东部沿海学生谈收获:作业布置:假设自己是一名将要带团去台湾的导游对我们今天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后写一篇关于台湾介绍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