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结节病的CT表现-PPT精品课件

肺结节病的CT表现-PPT精品课件


肺癌肺内转移
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04.鉴别诊断-间质性肺炎
自肺尖向肺底, 自内带向外带逐 渐加重; 磨玻璃样、网格 阴影、蜂窝肺;
05.
小结
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伴纵隔淋巴结肿大 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肉芽肿结节 肺泡内浸润性病变,支气管气像
全身其它部位非干酪性肉芽肿炎症
Thank you
肺结节病的CT表现
目录
01. 概述 02. 分期 03. CT表现 04. 鉴别诊断 05. 小结
01.概述
•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非干酪样坏死的肉 芽肿性疾病,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 • 以肺和胸内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约占90%。 • 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岁以下多见,高峰为20-29岁。 • 性别:男、女比例约为5:7。 • 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易疲劳、盗汗、体重下降、结节性 红斑等(50%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不典型:实变、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线状致密影(与胸膜垂直的细线)、空气潴留 (肉芽肿阻塞小气道)。
肺内肉芽肿 男,53岁,咳嗽、咳痰1月余
12.1
12.9
12.28
女,38岁,反复咳嗽后气促2月余
女,38岁,气喘10天余
双肺纤维化 双肺门周围斑片影
03.CT表现
胸膜病变
少见,发生率为 2%~4% ,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气胸、胸膜 增厚、胸膜结节、钙化,常与肺内多发结节同时存在。
03.CT表现-肺内病变
1.肺内微小结节:双肺多发小(2-4mm)、圆形、边缘锐利结节,沿支气管血 管束分布,中上肺多见;可融合成大结节。 2.肺泡结节病:其为肺泡内浸润性病变,表现为两肺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 其中见支气管气像,两肺上叶居多。部分可呈磨玻璃密度,代表结节病中的活 动性肺泡炎,与肺结核或肺炎难以鉴别,易误诊为肺炎; 3.两肺纤维化:多发生于中上肺野,表现为支气管扭曲(主支气管或上叶支气 管向后移位)、周围部蜂窝状影、弥漫条索影。
支气管病变
少见,可引起支气管狭窄、大叶肺不张。
胸膜病变
04.鉴别诊断
01
淋巴瘤
粟粒性肺结核
02
03
04.鉴别诊断-纵膈淋巴瘤
多为全身淋巴瘤的纵隔表现,也可单发于纵隔; 特点:前、中、后纵隔同时受累,可融合,包绕血管,一般密度较均匀, 增强扫描呈较均匀强化,出血、坏死、钙化较少见。
03.CT表现-胸内淋巴结肿大
典型表现: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纵膈淋巴结肿大。 常见部位:中纵隔>前纵隔>后纵隔 常见分布:主动脉弓旁、隆突下及气管旁。 CT增强:中等以上强化,边界清楚,未见融合。 钙化:无定形、点状、爆米花样、蛋壳样 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还可见于感染(结核、真菌)、恶性肿瘤(淋 巴瘤),但无临床症状者常见于结节病。
02.根据胸片表现对结节病进行分期
分期 0 Ⅰ Ⅱ Ⅲ Ⅳ
X线表现 无异常 双侧肺门和或纵膈淋巴结肿大,无肺部异常 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网状、结节状或片状阴影 肺部网状、结节状或片状阴影,无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肺纤维化,蜂窝肺,肺大泡,肺气肿
03.CT表现
(一)胸内淋巴结肿大 (二)肺内病变:肉芽肿结节、肺泡结节病、肺纤维化 (三)胸膜病变 (四)支气管病变
04.鉴别诊断-粟粒性肺结核
粟粒性肺结核 ①微小结节随机、均匀分布。 ②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钙化多位于单侧,平均直径7mm。 结节病 ①微小结节多沿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分布。 ②出现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钙化者,倾向于双侧,直径约12mm。
04.鉴别诊断-转移瘤
常见于中老年人,原发肿瘤病史。 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密度不均匀,液化坏死常见,不均匀强化。 转移瘤的肺内结节常位于两肺下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