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病ppt演示课件
18
五、鉴别诊断
结节病容易误诊为淋巴瘤、转移瘤、肺癌或结核。 将影像表现与临床相结合是鉴别诊断的重点。
结节病的临床症状轻微。肺癌常表现为病程长、 干咳、痰中带血、恶病质。淋巴瘤常表现为无痛 性颈部及锁骨上、腋下淋巴结肿大,周期性发热、 消瘦、盗汗。疑为转移瘤的病人,应积极寻找原 发病灶,疑诊结核,应结合痰涂片,PPD 试验。
.
8
(5) PPD 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 (6) BALF中淋巴细胞>10%,且CD4+/CD8+ 比值≥3 ; (7) 高血钙、高尿钙症 ; (8)Kveim 试验阳性; (9) 除外结核病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 以上9 项中,(1)(2) (3) 为主要条件其他为 次要条件。
. 9
四:胸部影像学特点:
. 5
三:发病机理 1、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主要环 节: 1) 暴露于未知抗原。 2) 针对未知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包括抗 原呈递细胞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3) 免疫效应细胞聚集:这些聚集的细胞主 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血液循环中的细 胞在肺组织中重新分布;另一种是这些细 胞在病变部位的局部增殖。
.
2
一:流行病学
1.地域分布:呈世界性分布,寒冷地区多 见; 亚洲以日本人较多。 2.人种差异:美国黑人最高(35.5/10万), 白种人最低(10.9/10万)。 3. 年龄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青年多 发,40岁以下多见。 4.性别分布:女性发病略高于男性。男、女 比例约为5:7。 5. 总的死亡率在1%—5%之.间,死亡原因多 为呼吸衰竭;在日本多因心脏受累死亡。 . 3
• (1)胸片:根据胸片表现对结节病进行分期
分期 0 X线表现 无异常
Ⅰ
Ⅱ Ⅲ Ⅳ
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无肺部异常
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网状、结节 状或片状阴影 肺部网状、结节状或片状阴影,无双侧肺门 淋巴结肿大 肺纤维化,蜂窝肺,肺大泡,肺气肿
. 10
(2)胸部CT: a.胸内淋巴结 早期表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典型表现:双肺门对称淋巴结肿大合并纵 膈淋巴结肿大。而纵隔淋巴结肿大,主要 表现为主动脉弓旁、隆突下及气管前腔静 脉后间隙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前纵隔及后 纵隔肿大淋巴结少见。CT强化后肿大淋巴 结呈中等以上明显强化,强化的淋巴结密 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楚,未见融合。
肺部结节病
.
1
•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 的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 肺和胸内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 其病理特 征是一种非干酪性、类上皮细胞性肉芽肿。 Hutchinson在1877年首次报道了结节病, 1940年以来,“结节病”的名称在国际上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 13
.
图 1:1期 结节病,胸 部正位肺门 出现典型 “土豆征”; 图 2:2期 结节病,双 肺多个直径 大于1cm的 结节,类似 于转移瘤 图 3:3期结 节病,中下 双肺野弥散 分布的斑片 状磨玻璃密 度改变; 图 4:4期结节 病,双上肺 蜂窝影及线 状影
14
.
15
.
16
.
17
.
. 11
b.肺内病变
①两肺多发结节 其为肺内肉芽肿结节改变,病灶是形状 规则的结节状,散在分布于两肺各叶,沿 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呈串珠状,直径从粟 粒状到 1cm左右,以直径5-6mm的结节多 见,易误诊为转移瘤。
.
12
②两肺斑片状阴影 其为结节病在肺泡内浸润性病变,表现为 边缘模糊的斑片状病灶,其中见含气支气管像, 两上叶病变多,也可局限于一侧肺上叶,病变 呈弥漫状,似肺水肿。部分可呈磨玻璃密度, 代表结节病中的活动性肺泡炎,与肺结核或肺 炎难以鉴别,易误诊为肺炎 ; ③两肺纤维化:肺纤维化多发生于上中肺部,而 不累及肺基底部。
. 7
四、结节病的诊断标准
(1) 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 结对称肿大,伴或不伴有肺内网格、结节 状或片状阴影; (2) 组织学活检证实有非干酪性坏死性肉芽肿, 且抗酸染色阴性; (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SACE ) 活性增高 ; (4) 血清或肺泡灌洗液(BALF)中slL一2R高 ;
.
19
淋巴瘤:两侧纵隔淋巴结肿大表现突出,肿 大的淋巴结主要位于血管前间隙,肺门淋 巴结的增大常在纵隔淋巴结增的同时或以 后出现,这是影像诊断的鉴别点。 肺转移癌:单侧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 CT发现原发灶或根据病情化快、症状多不 难鉴别。
.
20
结核:好发于右上纵隔,在成人很少累及 肺门淋巴结。 肺癌性淋巴管炎:可使支气管、血管束、 小间隔出现串珠状增厚,但癌性淋巴管炎 的小结节影多为光滑小圆形,而结节病的 小结节是不规则形,同时结节病的纤维病 变可造成肺结构的变形。
.
21
六、总结
在本病例中,患者 ①涂片检查未查到抗酸杆菌,抗酸染色阴性; ②肺泡灌洗液:铜绿、恶臭假单胞菌; ③病理:左肺下叶(血液)—炎性渗出物 ④右锁骨上淋巴结—多考虑结节病,不除外 结核,建议病原学检查; ⑤化学发光正常。
.
22
谢谢大家!
. 6
2、结节病肉芽肿形成过程:细胞介导的Ⅳ型 变态反应。 1) 某种抗原刺激了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 介素I,当再次接触抗原时,T淋巴细胞被激 活,在白细胞介素II的协助下,使T淋巴细 胞增殖而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引起巨噬细 胞在病灶部位聚集。 2) 增殖的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纤维连接蛋白, 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使肉芽肿病变纤维 化。
二 :病因
1、遗传因素: 结节病可能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公 认,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中的 HLA-A1、HLA-B8、HLA-DR3与结节病的 发病密切相关。 2、环境与职业因素: 金属铝、锆、铍,滑石粉、松树花粉、黏 土等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 4
3、感染因素: 某些病毒、螺旋体、粉刺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acnes)、结核分支 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和支原体属等均有 可能诱发本病。 4、免疫学因素: Th1/Th2失衡少数病例以Th2(CD8+)细 胞为主。有人认为,T淋巴细胞受体(TCR) 的质或量的异常与结节病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