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赣美版一年级美术第六单元红色记忆教案

赣美版一年级美术第六单元红色记忆教案

第19课《搓搓揉揉教案》
本单元第几课时
第2课时
主 备 人:
执教时间 :
执 教 人:
教学内容:
《搓搓揉揉》
教学目标
1.通过摸、闻、听、捏、做,丰富对泥巴的感知,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2.通过听说交流,丰富对泥土的联想,建立对泥土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
3.通过玩泥巴,刺激泥塑欲望,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观点:(教学时批注)
一、说说家中陶器皿,引出泥巴新课题。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利用陶与土的内在联系,导入新课。]
1.将带来的器皿摆放在桌上,说说哪些是陶土做的。
2.说说陶土还能做哪些器皿。
3.引出课题:泥巴真听话。
[器官体验,逐渐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参与体验。]
用鼻子闻时,一定要用心去体验。
1.闻闻泥巴,把闻到的气味告诉小朋友。
2.班级交流:你闻到了什么味?(泥土味、臭味、青草味、泥土的香味、草根味,还有稻香、果香味、菜香……)
四、亲亲泥巴,用小耳朵听一听,体会、想像泥巴在说什么?
[思维与想像体验,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
(作品四、荡秋千)(1)这幅画看后你认为现实吗?
(2)这幅画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3.体会童谣
学生根据教师提拱的童谣作品《猴拉车》、《数蛤蟆》、《种莲子》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分组表演。
作业布置:
学生根据教师提拱的童谣作品《猴拉车》、《数蛤蟆》、《种莲子》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分组表演。
板书设计:
1.导入。
2.欣赏作品(课件)。
四自主表现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想画下来,做一个红五星的道具,综合撕纸、粘贴、联想、添后画等方式。
五游戏体验
一、“小通讯员”游戏(即往返跑),学生分组送信。
作业布置:
“小通讯员”游戏(即往返跑),学生分组送信.
板书设计:
五角星的制作方法。
课后反思:
科目:美术一年级1班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课时量(3)
课 题:
课前准备
班班通、电子白板、优课资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观点:(教学时批注)
一设置情境
播放革命小英雄的歌曲,给教学营造出一个学习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提高学习质量。
二启发构思
给学生讲小红军的英雄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交流讨论,绘画构思做准备。
三教师演示
演示时讲究技法技巧。
3.体会童谣
课后反思:
科目:美术一年级1班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课时量(3)
课 题:
第21课《大水牛》
本单元第几课时
第1课时
主 备 人:
执教时间 :
执 教 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泥性,用黏土做大水牛进行立体造型活动。
2、能灵活运用前面所学过的揉、捏、搓、压、堆塑、粘接等泥塑基本方法,表现出水牛大而胖的身子这一基本的形体特出水牛大而胖的身子这一基本的形体特。
二、摸摸揉揉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
[感触体验,摸揉泥巴,体验泥巴对人皮肤的刺激。]
1.摸摸揉揉泥巴,用你的感觉去体验,把你的感觉告诉同学。感觉:冰冰的、凉凉的、凉爽、很舒服、很柔软。水多了很沾手,水少了太硬……
2.班级交流对泥巴的手感,再互相说说自己的感觉。
三、用鼻子闻一闻,体会、想像泥巴散发的气味。
(4)小结:
(5)揭题:《童谣童画》。
2.欣赏作品(课件)。
(作品一、秧歌)(1)学生朗读童谣作品
(2)看了此画后的感受,表现了那句歌词?
(3)采用了那种绘画材料?
(作品二、种莲子)(1)请一学生朗读。
(2)那些内容你认为是作者自己加进去的?
(作品三、数蛤蟆)(1)谁会唱这首童谣?
(2)画面反映了什么情景?
3.小组合作制作泥塑作业。
七、交流、展示、互评。
[体验成功的喜悦。]
1.个人或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体会……
2.展示每一个人的泥塑作品。
3.可以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评价。
作业布置:
1.三五人自由组合,商量选择内容。
2.个人独立制作泥巴小动物……
3.小组合作制作泥塑作业。
板书设计:
1.亲亲泥巴,缩短学生与泥巴的距离,让学生喜爱泥巴。
2.小组、班级交流:用小耳朵听听泥巴在说什么?
(1)教师引导:从泥巴与水、泥巴与陶器、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去讨论、思考和体验。
2)小组讨论:你听见泥巴在说什么。
(3)班级交流:我听见泥巴说……
五、亲近泥巴,探究使泥巴听话的方法。
[体验、探究泥巴的性能与泥塑的方法。]
主 备 人:
执教时间
执 教 人:
教学内容:
<童谣童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教学难点
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1.通过摸、闻、听、捏、做,丰富对泥巴的感知,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2.通过听说交流பைடு நூலகம்丰富对泥土的联想,建立对泥土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
3.通过玩泥巴,刺激泥塑欲望,锻炼动手能力。
课后反思:
.
科目:美术一年级1班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课时量(3)
课 题:
第20课《童谣童画》第一课时
本单元第几课时
第3课时
1.玩玩泥巴,你用哪些方法让泥巴听话,泥巴愿意做我们的好朋友,你多亲近亲近它,让它听话,看谁的办法多,先试一试再与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2.班级交流,展示让泥巴听话的方法:搓、压、团、揉、沾、捏等方法。
六、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内容,体验泥塑方法。
[体验玩泥巴的乐趣。]
1.三五人自由组合,商量选择内容。
2.个人独立制作泥巴小动物……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学生)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童谣等。
(教师)配有童画的童谣课件,配有童谣的童画范作、PPT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观点:(教学时批注)
1.导入。
(1)学生齐唱《摇到外婆桥》的童谣。
(2)教师为此童谣演示作画。
(3)教师简单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科目:美术一年级1班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课时量(3
课 题:
第18课<红星闪闪>
本单元第几课时
第1课时
主 备 人:
执教时间 :
执 教 人:
教学内容:
<红星闪闪>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习制作小红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五角星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五角星的制作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