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制样培训课件
相关概念
采样
按规定方法采取有代表性煤样的过程。
1、规定方法: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目前使用GB475-1996;
GB475-2009,5月1日施行
2、代表性:采取的部分样品与总体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的性质。
质量检验一般有两种形式:全部检验,抽样检验。
全部检验:高考,所有考生全部参加;
抽样检验:由于检验对象数量或体积或实验方法具有破坏性,因此用部分代替整
体。
煤炭质量检测中灰份、挥发份、热量的测量都是具有破坏性的;
其次煤炭数量非常大,因此必须采取抽样检测。
子样
采样器具动作一次所采取的样品;例如:人工取样时,一锹所采取的样品。
采样单元
一批煤中采取一个总样所代表的煤量
通俗的解释,我们每一张化验单所对应的煤量;例如:早班入炉煤数量是500吨,早班的煤样出了一张化验报告,因此早班入炉的500吨就是一个采样单元。
总样
一个采样单元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煤样。
譬如:早班入炉煤数量是500吨,每30分钟采取一个字样,入炉时间是4个小时,则所采取的8个子样合并成的一桶煤样就是总样。
标称最大粒度
筛上累计质量百分数最接近5%的煤炭粒度尺寸。
采样精密度
单次采样测定值与对同一煤(同一批次煤炭)进行无数次取样的测定值的平均值的差值(在95%概率下)的极限值。
真值:物体本来的实际值,无法测量,用近似值来代替,近似值就是“无数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95%概率:采样理论是建立在概率统计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要求取样、制样、化验,可以保证100次试验结果中至少有95次是正确的,其余5次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采样的代表性就是以采样的精密度来度量的。
精密度指一组观测值相互接近的程度;
随机采样
取样时,对采样的部位和时间均不施加任何人为意志,能使任何部位的物料都有机会被取出。
系统采样
按相同的时间、空间或质量间隔采取子样,但第一个子样在第一个间隔内随机采取,其余的字样按选定的时间间隔采取。
采样工具
要求:铲子的长和宽均不小于被采样煤炭标称最大粒度的2.5~3倍。
由于我厂未安装破碎机,因此部分时间会出现粒度偏差大的情况;由于煤
场进煤口有筛子,保证了入炉煤的粒度一般不大于200mm。
目前煤炭的标称最大粒度主要靠目测,有条件的要求进行过筛试验确
定,目前入厂采样的是250*300mm的采样锹。
如果出现采样锹尺寸偏小,这就将导致系统偏差。
就是说对于粒度大的煤
块,总是无法采取。
采样基本原则
1、采样单元的划分
按照批次、煤炭品种、数量的原则来划分;标准规定:商品煤以1000吨为
一个采样单元。
譬如:一个船队7000吨,其中黄陵煤5条船3000吨,烟混煤8条船4000吨;
(1)可以按照煤炭品种仅划分成两个采样单元(黄陵、烟混);
(2)为了提高采样精密度,因此将黄陵煤3000吨根据数量在进行划分,分成
两个采样单元(1200吨,1800吨);将烟混4000吨划分成两个采样单元
(2000吨,2000吨)。
(3)同样也可以继续划分,但是一般以1000~3000吨为宜太大则采样精密度
降低;太小则工作量太大;
2、采样精密度
影响采样精密度的因数:
1)、煤的变异性(一般以初级子样方差衡量);
2)、批煤中采取的总样的数目;
3)、每个总样的子样数目;(最关键)
4)、与标称最大粒度相应的试样质量。
譬如:Ad >20%,原煤采取60个子样点的精密度是±2%,如果要是采样点降到35个,则采样精密度是多少?
2
2
235
2.6260p p ==即
入炉煤的采样精密度:
DL/T 567-1995中提出入炉煤采样精密度要求±1%,且明确规定入炉原煤样的采取应使用机械化采样装置。
譬如:我厂每个班入炉煤量约在400吨左右(Ad >20%),将每个班的入炉煤量作为一个采样单元,精密度是±1%,应采取的子样数目?
查表:同比例减小,精密度为±2%采样点24个。
精密度为±1%时:
2
2124
962n n ==即
3、子样数目
(1) 基本采样单元子样数
(
2)采样单元煤量少于1000吨时子样数量按照基本采样单元同比例减少,但不得少于下表规定:
(3)采样单元煤量大于1000吨时的子样数按照一下公式计算:
N
N--------应采取子样数目;
n---------基本采样单元最少子样数;
采样单元<1000吨时的最少子样数
M--------被采样单元煤量;
1000----基本采样单元煤量;
譬如:一批原煤,同一品种(Ad>20%),数量2500
吨,根据要求将整批次煤炭作为一个采样单元,则需
要采取的子样数目是多少?
N==⨯=≈6601.5894.8695(3)批煤采样单元数的确定:
m=
M--被采样煤批量,单位吨。
M--确定的采样单元数。
将一批煤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时,采样精密度优于作
为一个采样单元时的采样精密度。
(原因:子样数目
增加,子样数目是影响采样精密度的最大因数)
(4)子样的质量
子样最小质量按下表计算,但最少为0.5Kg;
0.06a
m d m a --子样最小质量,单位Kg ; d -- 被采样煤标称最大粒度,单位mm ;
总样的最小质量
如果按照子样数确定公式和子样质量确定公司计算出来的总样质
量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增加采样子样数或子样质量,直到符合
上表为止
采样方案的设计:
1、确定煤源、批量;
2、确定需要检验的参数;
3、确定煤炭的标称最大粒度、总样和子样的最小质量;
4、确定采样单元数和采样单元的子样数;
5、确定采样方法;(连续采样、间断采样)
6、确定采样方式和采样基;(随机采样;系统采样;时间;质量)
7、决定采样地点;
8、决定子样合并总样的方法和制样方法;
采样
1、煤流采样(皮带采样)
移动煤流采样可以在煤流落流中或皮带上的煤流中进行;(不推荐使用,不适用于400t/h以上的系统)
采样时,应尽量截取一完整煤流横截面段作为一个子样,子样不能充满采样器或从采样器中溢出。
采样时,采样装置应尽可能地以恒定的小于0.6m/s的速度横向切过煤流。
采样器的开口应当至少是煤炭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并不小于30mm,采样器容量应足够大,子样不会充满采样器。
采出的子样应没有不适当地物理损失。
(1)皮带完整子样质量:
G--皮带最大流量
V--皮带运行速度
b--取样器宽度(煤炭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
譬如:我厂入厂2#皮带v是1.8m/s,最大流量350t/h,煤炭标称最大粒度是50mm,计算采样器动作一次截取一个子样的质量应该是多少Kg;
3
350/3501011501501.8/36001800G t h K g s m b m m m
v m s s m m
⨯=⨯=⨯=⨯⨯
(2)子样间隔
时间基:60sl
m t Gn
∆≤
G --皮带最大流量 n --子样数目 m sl -- 采样单元煤炭吨
位,
举例: 入炉煤一台炉早班入炉煤量280吨,磨煤机给煤皮带流量
150t/h ,则应采取的子样数目是多少?(Ad >20%,原煤)
确定取样单元为280吨,根据查表得出最少子样数18个,则取 样时间间隔为
602806.22m i n
15018t t ⨯∆≤∆≤⨯即 、随机采样法
将采样车厢/船驳表面划分成若干小块并编号。
制作数量与小块数量相等的号牌且编号,一个号牌对应一个小块。
将号牌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
决定第一个车/船的子样位置时,从袋中取出数量与需采取子样数量相同的号牌,并从与号牌对应的小块中采取子样,然后将抽出的号牌放入另外一个袋子;决定第2个车/船的子样位置时,从原袋剩余的牌子中抽取数量与要从该车/船采取子样数相同的号牌,并从于号牌相应的小块中采取子样。
如此交替,直到采取完毕。
譬如:船驳采样时将船舱划分成若干边长1~2米的网格,并且编号:
若一条驳船需要采取24个子样点,根据规定,分三层采取,在去上层样时,从密封的袋子中抽取号牌8个,
然后将号牌上的数字与船驳划分的网格的数字相对应,从对应的位置中采取8个子样。
取完后号牌放入另外一个袋子中;采取中层样品时,从剩余的号牌中再次抽取8号牌,然后将号牌上的数字与船驳划分的网格的数字相对应,从对应的位置中采取8个子样,以此类推,完成底层的采样。
船驳采样:
采样时将船舱分成2~3层,将子样均匀分布于各层表面上。
(如图)
煤堆上不采取仲裁煤样,必要时可在迁移过程中采集煤样。
等
距离水平上部水平
半深度水平
下部水平
煤堆上采样点的布置,根据煤堆的不同锥度和及子样数目,均匀分布在煤堆的顶、腰、底的部位上(新标准要求将煤堆表面划分成若干区,再将区分成若干面积相等地小块),底应距地面0.5m,在采样点上,先去处0.2m的表层煤,然后再采样。
如果按照子样数确定公式和子样质量确定公司计算出来的总样质
量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增加采样子样数或子样质量,直到符合
上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