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

其中光学实验3个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2个:1.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1.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2.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5.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6.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7.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力学实验8个: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和用弹簧测力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和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5.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6.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7.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阿基米德原理);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答案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方法与步骤:(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角i 角r第一次第二次(5)如右图所示,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方法与步骤: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长大纸,纸上竖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用直线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平面镜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将结果记录入下表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大小的比较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第一次第二次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法与步骤:(1)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上;(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倒正。

(3)蜡烛向凸透镜移动,使物距在f和2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测量和观察。

(4)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观察在屏上能得到烛焰的像吗?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5)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像的性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实虚正倒缩放u>2f 实倒缩f<u<2f 实倒放u<f 虚正放实验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方法与步骤:一、估计和测量水的温度1.用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将开水倒进杯中,把温度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温度计的水银柱(或液柱)很快上升,待温度停止上升时,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2.手感估计水的温度待杯中热水逐渐冷却(也可加凉水加速冷却),用手指轻轻试一下水的温度,先估计水温,然后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

用这样的方法分别测出烫手、温、凉等几种感觉时水的温度,把每次的估计值和实测值记入下表。

二、作水的加热曲线和冷却曲线1.烧杯里盛入2/3的水,然后把它放在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

用温度计测出水的初温,将它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2.点燃酒精灯,并立即启动秒表,用中等火焰给水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水。

将加热时间t和对应的温度T记入预先设计好的表中。

3.当水温到达90℃,立即熄灭酒精灯,但是让秒表继续计时,然后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水的温度,并把时间和对应的水的温度填入表中。

4.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在坐标纸上以加热时间t(分钟)为横轴,以水的温度T(℃)为纵轴,描出所测得的数据点,然后描出T—t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水的加热曲线。

接着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紧接着加热曲线,画出水冷却时的T-t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水的冷却曲线。

【注意事项】1.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2.用普通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必须使温度计的整个液泡全部浸入液体,否则测出来的温度会有偏差。

读数时,也不应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3.因为温度计是用厚玻璃管制成的,温度的刻度在管的外表面而液体却装在管子里,因此读数的时候,眼睛必须保持在温度计液面的同一高度上,否则会产生读数误差。

4.作水的加热曲线和冷却曲线实验,可以两个学生一道做,事先要合理分工,各司其责,互相配合。

这个实验主要是实际训练。

使用温度计,要注意正确读数,特别是不要将温度计碰到烧杯底部。

实验5、使用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探究水的沸腾过程)方法与步骤:1.按图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在下表中3.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C4.分析现象和图像,得到结论: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

实验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 方法与步骤:1.照图甲连好电路,把开关分别接在A、B、C三点,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2.照图乙连好电路,将开关都闭合,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3.分别断开S1、S2、S,观察灯炮的亮灭情况。

甲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不变;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支路中的用电器,用电器的位置变了,它的控制作用可能改变。

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乙实验7、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方法和步骤1.照图甲接好电路。

2.分三次把电流表接入A、B、C三点,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 A、I B、I C。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

4.照图乙连好电路。

5.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I A、I B、I C。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甲乙实验8、使电压表测量电压 (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方法与步骤:1.照图甲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间电压、BC间电压、AC间电压。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4.照图乙把两上灯泡L1、L2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5.和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及总电压。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甲乙实验9、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9-1.探究欧姆定律方法与步骤:1.按图甲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的值。

(R=R1=5Ω)电压U/V电流I/A2)电压U/V电流I/A3.在图乙中画出每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

4.分析得出电流I、电压U的关系,可表示为:同一导体的电流跟电压成压比。

5.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甲乙9-2.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方法与步骤:原理: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算出电阻。

步骤:1.照图所示连好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中。

3.多次调整变阻器的滑片,再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中。

4.利用公式算出电阻值。

5.比较计算出的电阻值,大小相同吗?你得出的规律是什么?你对出现的现象怎样解释?测得的电阻值大小不同,且所加电压越大,电阻越大,是因为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实验10、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方法与步骤:1. 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物电路,检查无误。

2.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周围的不同位置,根据小磁针的指向,记下螺线管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3.接通电路,观察各小磁针的指向,记下通电螺线管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4.画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的分布图;5.把连接电池正负极的导线对调,再重复上述步骤。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相似,实验11、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方法与步骤:1.按照课本中的图示,正确连接好实物电路,检查无误;2.断开开关,使直导电棒在磁场中静止和做上下、前后、左右运动,即让直导电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和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3.直导电棒在磁场中运动情况感应电流有无电流计偏转方向断开电路不切割磁感线静止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切割磁感线静止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向前向后闭合电不切割磁感线静止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向前路向后切割磁感线静止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实验1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方法与步骤:原理: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IU可知,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器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的电流,代入公式即可求出。

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检查无误。

2.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标在灯口上),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算出额定功率的大小。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的电压高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它的实际功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