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
赛诺菲的Acomplia利莫那班,由于可 能引发抑郁症或自杀于2008年退市。
西布曲明(Sibutramine):诺美亭、曲美、可秀
是去甲肾 上腺素和 5- 羟色 胺(5-HT) 双重摄取 抑制剂
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药物
奥利司他-脂肪酶抑制剂:1998年上市,唯一可长 期(>6个月)治疗肥胖症药物。
正常范围 18.5-22.9 平均水平
超重
23-24.9 轻度增高
肥胖
25-29.9 中度增高
严重肥胖 >30.0
严重增高
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2000
各指南诊断建议
WHO
亚洲
中国
正常体重 18.5~24.9
超重
≥25~29.9
肥胖
≥30
18.5~22.9 18.5~23.9
≥23~24.9 ≥24~27.9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冠心病 脑卒中
腰带长 寿命短
肥胖的后果
呼吸系统疾病 肝脏病 胆石症
激素分泌异常
中风
心血管危险因素 糖尿病 骨关节炎 癌肿
高尿酸血症 和痛风
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
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BMI=体重(kg)/身高(m)2
理想体重: (标准体重)
腰围:腹型 肥胖
肥胖症
赵希兵
肥胖症
定义 发病机制 类型 危害 诊断标准 防治
肥胖症的定义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 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包 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 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 疾病
图片辨识
问题:以上图片上的人是否都是肥胖症?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
1948年 肥胖被国际疾病分类体系定义为能量消耗
(活动、基础代谢)
体重增加
体重下降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遗 传 肥胖基因(ob gene,又称瘦素基
因,简称OB。瘦素(leptin)是 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 素,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平衡,维 持体脂量相对恒定。
病因和发病机制
摄食 脂肪贮存
瘦素
食欲下降、
耗能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脂肪分解增加、合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制剂:拜唐平、倍欣
传统减肥药
麻黄、茶叶…增加饱感,提高能量消耗 山楂…降低血脂,减少脂肪利用 大黄…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促进
局灶脂肪溶解,降压降脂 可可…增加饱感,促进产热 脂必妥(红曲)…减少脂肪吸收,降脂
用药时机
食欲旺盛,餐前饥饿难忍,每餐进食量较多 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 合并负重关节疼痛 肥胖引起呼吸困难或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症 BMI≧24kg/m2有上述并发症情况,或
BMI≧28kg/m2不论是否有上述并发症,经36个月的单纯饮食控制和增加活动量处理仍 不能减重5%,甚至体重仍有上升趋势者。
2011《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
药物疗效评价
体重下降
非DM患者 DM患者
>5% >3%
有效
继续 继续
无效
重新计划 重新计划
身高(cm)-105
[身高(cm)-100 ]×0.9(男)
×0.85(女) 男人是90cm
女人是80cm(有国内研究示85cm可能 更合适 2011-9 中华内分泌杂志《中国成人肥胖 症防治专家共识》)
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诊断建议
体重指数= 体重(kg) 身高(m2)
分类 (kg/m2) 相关疾病危险度
每周体重下降0.5-1.0kg
饮食指导
食物选择:谷类>蔬菜>畜禽肉、鱼虾、蛋类 >奶类、豆类>油
烹调:简、不煎不炸、低热卡 进食:少、慢、剩 减少水钠潴留:少盐,药物、流质过多
运动疗法
机理: 在有氧运动中,初期由糖供能,后期为脂肪;
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其变小; 血糖被消耗而不变成脂肪,结果脂肪减少, 体重下降。
1997年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问题报告:肥胖是 一严重公共卫生及医疗问题
现代观点:肥胖 = 糖尿病(糖胖病)= 冠心病 = “代谢综合征”
肥胖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 多基因(种族、性别) 单基 因 节俭基因(代表-瑙鲁国) 环境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 社会形态 医源性(药物、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奥利司他作用机制 —— 唯一的非中枢神经作用的减重药
肠腔
甘油三酯
胃肠道脂肪酶 + 赛尼可 游离脂肪酸
粘膜细胞 淋巴系统 脂肪酸
单酰基甘油 胆汁酸盐 微粒
单酰基甘油
30% 的脂肪未被吸收
“迅雷不及脱裤 之势”
FDA于2010年5月警告其存在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的风险。 2011年3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发布第36期药品不 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 公众关注减肥药奥利司他的安全性问题,降低用药风险。
其它治疗肥胖的药物
1、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enhancer)
噻唑烷二酮类: 作用机理 对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 制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 噻格列酮(ciglitazone) 罗格列酮(roglitazone)
其它治疗肥胖的药物
2、双胍类: 作用机理 制剂:二甲双胍(metformin)
饮食成份改变:高碳水化合物, 高脂肪食物 ,饮酒和高糖饮料,进食无限制,食物易得性
生活方式改变:汽车或助动车代自行车或步行 ,电梯代替楼梯,家用电器的普及,电视收看 增加而休闲活动却不断减少 “gameboy”
病因分类
原发性(单纯性)肥胖症 占95% 体质性肥胖(幼年起病型肥胖症) 获得性肥胖(成年起病型肥胖症) 继发性肥胖症:下丘脑-垂体的感染、肿瘤、 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或性腺功能减退, 胰岛素瘤) 占5%
手术适应症: 1、morbid obesity:twice as much as ideal weight or 45kilos more than ideal weight
2、failure of loss weight
3、complication 手术类型
吸脂术:超声、电子 刮脂术 胃旁路术
特别提出:
适量、安全、避免受伤
肥胖的药物治疗
减肥药分类
抑制大脑食欲 中枢
降低能量摄入
刺激新陈代谢 加速能量消耗 减少脂肪储存
刺激胃肠道 营养物质 吸收减少
现实
过去40年内,有5种减肥药因安全隐患 而退出市场。其中最著名的两种药物 ——惠氏公司(已被辉瑞收购)的 Pondimin(芬氟拉明)和Redux(右芬 氟拉明),已于1997年退出市场。
≥25
≥28
肥胖症的治疗
行为 饮食 运动 药物 手术 中医疗法
饮食治疗:限制能量的摄入
❖ 低热量饮食 15-20 kcal/kg ❖ 极低热量饮食 ≤ /15kcal kg ❖ 根据代谢率计算24h热量-600kcal/day ❖ 碳水化合物60-65%蛋白质15-20%脂肪25%有足够 维生素
中医辨证论治
减肥方法
速效减肥、立等瘦身!
手术
虚假广告
药物
瘦身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运动与饮食,减肥不伤身
运动 饮食
愿同学们拥有
标准体重! 完美身材!
病因
吃?
中医病因病机
体质因素 素体肥胖饮食成份改变:高碳水化 合物, 高脂肪食物,饮酒和高糖饮料,进食 无限制,食物易得性
生活方式改变:汽车或助动车代自行车或步行 ,电梯代替楼梯,家用电器的普及,电视收看 增加而休闲活动却不断减少 “gameboy”
脂肪的存贮
脂肪存贮能量无上限
中国肥胖人口急剧增加的原因
肥胖的类型
苹果型
梨型
均匀型
脂肪组织
主要成分脂肪细胞; 易分布于皮下、网膜等处: 其 中
男性易堆积在腰部以上; 女性在腹部、臀部和大腿处; 儿童均匀分布全身。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肥胖本身引起的症状
气喘
抑郁
疲劳
消化不良
多汗
尿失禁
睡眠困难
月经失调
腰痛
不孕、不育
髋、膝关节痛 多毛
对智力的负面
影响
肥胖症的危害
成减少 体重增加不多
饥饿 瘦素 食欲增加、体温下降、耗能 减少、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维持体重、不至于减轻太多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中枢神经系统 损坏室旁核、腹正中核---胖 损坏下丘脑两侧--瘦
三、内分泌系统 高胰岛素血症 多食 一些神经肽和激素影响进食
四、代谢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五、其他因素
▪ 多食(尤其年幼时多食) ▪ 体力活动减少 ▪ 棕色脂肪功能异常 ▪ 生长因素 ▪ 调定点
运动处方
简单易行、因地制宜: 快步走、爬楼梯 持久、有氧:饭后,尤其午饭后,糖尿病人忌空腹 适度:
“3,5,7” --30m/d, 5d/w, HR(170-age) “6,6,6” --60m/d, 6d/w , 6m
运动方式
一般者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打太极拳 等;体质好者可游泳、爬坡、乒乓球、羽毛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