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病害1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简述采后病害的概念和危害。 2. 导致生理性采后病害的原因有哪些? 3. 侵染性采后病害的主要有哪些微生物类 群? 它们分别引起什么病害?
(按病菌中名、拉丁名、病名和英文名列表)
4. 简述生理性采后病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5. 简述侵染性采后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
6. 简述侵染性采后病害的预防和控 制技术。 7. 网浏览有关采后病害资源,进一 步学习 有关采后病害的知识和技术。 1) 记录上网时间、浏览的网站 2) 记录查到的采后病害及其重要 信息(症状、发生规律、控制等)
3.3 侵染性病害常见主要症状
1) 2) 3) 4) 5)
病状:干腐、湿腐、软腐、病斑 病征:不同的霉状物、颗粒状物 颜色:白色、黑色、褐色、红色、 气味:霉味、臭味、酸味、酒味等 味道:苦味、酸味、涩味等
曲霉腐烂病: Aspergillus spp.
青霉腐烂病: Penicillium spp. 镰刀菌腐烂病: Fusurium spp.
纪淑娟.植物提取物用于果蔬植物防腐保鲜 研究进展. 2008. http://www.plant. /yuanlin/2007-09/28084.htm 王庆国. 国内外果蔬采后技术研究进展.
林河通,陈 莲等. 橄榄果实采后生物学研究 进展. 2005,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4(4):465-469 关海林,刁小琴. 冬枣采后病害及其防治技 术研究进展. 贮藏与加工杂 志,2006,6(1):1-3.
假单孢杆菌
Xanthomonas sp. 黄单孢杆菌
Bacillus sp. 芽孢杆菌
3.4 侵染性采后病害的流行学
作物收获后,其病害发生流行取决于寄主产品 种类、病原菌及环境条件三方面的因素。
寄主
病害 病原 环境
侵染性采后病害的发生条件
1) 2) 3) 4) 产前作物带病(菌) 作物产品的种类或类型 收获、运输、贮藏操作中造成的伤口 贮藏条件: 环境污染或带菌量 贮藏温度 贮藏湿度 贮藏通风 5) 其它生物:鼠害、虫害等
第四节 侵染性采后病害的控制
◆策略:以采取适当操作和物理措
施的预防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有 害化学农药。分阶段的病害控制: 产前病害控制 收、运、贮过程预防 贮藏前防病处理 贮藏期间防病
4.1 产前病害防治 • 药剂控制 • 抗病品种 4.2 收获、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 选择晴好天气适时收获。 • 细心操作,避免造成伤口。 • 适当晾晒,控制果蔬、种子等的湿度。
Erwinia rot: cabbage 白菜软腐病
Erwinia rot: broccoli 花椰菜软腐病
Erwinia rot: potato Erwinia rot: papayae
apple
tomato
Pseudomonas spot:
P. syringae pv. papulans
apple
◆本节复习思考题与实践
1.导致生理性采后病害的原因有哪些?你在日 常生活中遇到的或了解的生理性采后病害有 哪些? 2.参考有关资料,根据新鲜水果收获后的生理 性腐烂病的发病规律设计其预防控制措施。 3.网浏览有关采后病害资源,进一步学习有关 生理性采后病害的知识和技术。 1) 记录上网时间、浏览的网站 2) 记录查到的生理性采后病害及其重要信 息(症状、发生规律、控制等)
• 作物产品包括原生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如:水果、蔬菜、薯块、种子、 苗木、粮食、食物、木材等
• 采后病理学 Postharvest pathology
• 贮藏物保护学 Stored product protection
• 种子病理学 Seed pathology
1.3 采后病害的重要性 危害损失 (Damage and loss) a. 腐烂病变造成的损失 b. 变质和毒素污染造成的损失 c. 居住环境污染 d. 引起人畜健康问题
Early blight fruit or tuber rot Alternaria solani 早疫腐烂病(茄链格孢)
Penicillium contaminated foods 青霉菌污染变质的食品
Penicillium as wood, furniture and air contaminants 青霉菌毁损木材、家具并污染空气
4.3 贮藏前处理
• • • • •
汰除病虫果实或籽粒、伤破果实或籽粒 同位素辐照处理杀灭表面病菌 塑料膜包裹、打蜡或涂膜 微生物制剂处理 贮藏容器或贮藏室消毒灭菌:喷洒药剂 或熏蒸(甲醛液、石灰水、磷化铝等)
4.4 贮藏期间的处理 • • • • • • 低温贮藏(4-6oC) 保持通风透气 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霉变及时清除 采用CO2气调 定期药剂熏蒸 控虫害、鼠害防病
根霉腐烂病: Rhizopus spp.
Blue mold 青霉病 (P. italicum) Green mold (P. digitatum)
Anthracnose (Colletotrichum sp.) 炭疽病
Gray mold (Botrytis sp.)
霉腐烂病
Botrytis fruit rot (B.cinerea) 灰霉腐烂病 (灰葡萄孢)
根霉腐烂病: Rhizopus spp. 根霉
腐霉腐烂病:Pythium spp.腐霉; 毛霉腐烂: Mucor spp. 毛霉 疫霉腐烂病:Phytophthora spp. 疫霉 镰刀菌腐烂病:Fusurium spp. 镰刀菌
细菌性腐烂病: 假单孢杆菌属: Pseudomonas 欧文氏杆菌属: Erwinia 黄单孢杆菌:Xanthomonas 无色杆菌属: Achromobacter 小球菌属: Pediococcus 乳杆菌属:Lactobacterium 小杆菌属:Microbacterium 酸小杆菌属:Acidimicrobium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第三节 侵染性采后病害 Infectious Postharvest Diseases
3.1 定义:由微生物因子侵染导致采后作物
产品的腐烂和变质,称为侵染性采后病害。 英文名称: Infectious diseases
◆最重要的有两类:
真菌病害(Fungal diseases) 细菌病害(Bacterial diseases)
乙烯伤害 Ethylene injury
低温冷害
Low temperature chilling
CO2 伤害
高CO2伤害
氨伤害 铵害
热气体伤害
热水伤害
2.3 生理性采后病害的控制
针对生理性采后病害诱发因子控制此类 病害,主要采用预防为主的策略或措施: 1) 适时采收. 2) 避免操作中的机械伤害. 3) 适宜的贮藏温度: 低温贮藏延缓产品 自熟衰亡和乙烯释放. 4) 调节贮藏期的O2和CO2浓度. 5) 避免极端温度和冷冻剂泄漏.
表现症状
苹果Malus pumila Mill.,梨 Prvrus communis L. 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 -3℃ 病状变化较大,病部产生深灰色的霉,果心空窝,果肉 腐烂变黑
褐腐病 Brown rot
灰霉病 Gray mold 青霉病 Blue mold 黑腐病 Black rot 白腐病 White rot 炭疽病 Anthracnose
Monilinia fructigena (Aderh.EtRuhl.) Honey
Botrytis cinerea Pers.ex.Fr Penicillium expansum (LK) Thom Sphaeropsis malorum PK 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 Colletotrichurm gloeosporioides (Penz.) Arx.
病害危害的FAO数据: 发达国家:损失率 5% 发展中国家:损失率 20%~30% 我国:损失20%,相当于3000万吨/年 果蔬直接经济损失300亿元/年 果蔬变质间接损失超千亿 取食霉变食物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
因此: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与人类 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具 重大研究价值
1.4 采后病害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黄 健 曾顺德. 张迎君.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 治研究进展.西南园艺,2005,33(5):23-25 陈维信,吴振先.荔枝采后处理与保鲜综合技 术. 2008, /advance /2008/0419/article_44.html 王 振,刘学敏,李立军.水果产后病害生物防 治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大学学,2007,38 (5):683-691 郎国良,徐南昌,郑 强. 柑桔贮期病害及其综 防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 2007, (1):68,100
第二节 生理性采后病害
Physiological Postharvest Disorders
2.1 定义:由非生物因子引起采后作
物产品的腐烂或变质。 英文名称: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主要发生于采后果实、蔬菜、薯块、花 卉和苗木等鲜活农产品上。
2.2 生理性采后病害的发生: • 组织自然死亡或退化 (Natural senescence) • 矿质缺乏 (Mineral deficiencies) • 极端温度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 乙烯 (Ethylene) • 低O2/高CO2 (Low oxygen/high carbon dioxide) • 冷冻剂泄漏化合物(Chemical including leaking refrigerants) • 压力(Bruising and pressure)
第一节 概述: 采后病害的概念与重要性
1.1 采后病害的概念
在收获以后,作物产品受到其它 生物的侵染或者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 响而表现出的腐烂或变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