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醋酸钠含量测定流程介绍

醋酸钠含量测定流程介绍

醋酸钠含量测定流程介绍
醋酸钠,无色无味的结晶体,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123℃时失去结晶水。

但是通常湿法制取的有醋酸的味道。

水中发生水解,呈碱性。

在生产生活中需要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具体过程如下:
实验目的
1.掌握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

2.掌握结晶紫指示剂的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实验原理
醋酸钠在水溶液中,是一种很弱的碱(pKb=9.24),不能在水中用强酸准确滴定,因此需用非水滴定法。

选择适当的溶剂如冰醋酸则可大大提高醋酸钠的碱性,可以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滴定反应为:邻苯二甲酸氢钾常作为标定标准溶液的基准物,其反应如下:
由于测定和标定的产物为和,它们在非水介质中的溶解度都较小,故滴定过程中随着标准溶液的不断加入,慢慢有白色混浊物产生,但并不影响滴定结果。

本实验选用乙酸酐、冰醋酸混合溶剂,以结晶紫为指示剂,用标准高氯酸-冰醋酸溶液滴定。

仪器试剂
1.仪器:25mL酸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

2.试剂:
(1)(0.1mol·L-1):在700~800mL的冰醋酸中缓缓加入72%(质量比)的高氯酸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乙酸酐24mL,边
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冷却,加适量的冰醋酸,稀释至1L,摇匀,放置24h(使乙酸酐与溶液中水充分反应)。

(2)结晶紫指示剂:0.2g结晶紫溶于100mL冰醋酸溶液中。

(3)冰醋酸(A.R)
(4)邻苯二甲酸氢钾(A.R)
(5)乙酸酐(A.R)
实验步骤
1、滴定剂的标定
准确称取0.15~0.2g于干燥锥形瓶中,加入冰醋酸20~25mL使其溶解,加结晶紫指示剂1滴,用(0.1mol/L)缓缓滴定至溶液呈稳定蓝色(略带紫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份。

取相同量的冰醋酸进行空白试验校正。

根据的质量和所消耗的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2、醋酸钠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0.1g无水醋酸钠(0.25g试样三水醋酸钠),置于洁净且干燥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冰醋酸使之完全溶解,再加5mL乙酸酐,加结晶紫指示剂1滴,用0.1mol/L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紫色转变为蓝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并将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根据所消耗的体积(mL),计算试样中醋酸钠的质量分数。

注意事项
乙酸酐是由2个醋酸分子脱去1分子而成,它与作用发生剧烈反应,反应式为: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过热易引起爆炸,因此,配制时不可使高氯
酸与乙酸酐直接混合,只能将缓缓滴入到冰醋酸中,再滴加乙酸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