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三)、分泌调节 1、 下丘脑的调节 (1) 下丘脑促垂体区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 素的作用 (2) 神经肽、神经递质、神经调制物的作用
(3) 其他中枢部位和外周感受器的作用
2、 反馈调节 (1) 靶腺激素
(2) 代谢产物
第三节 甲状腺
一、种类 T3(三碘甲腺原氨酸) T4(四碘甲腺原氨酸或甲状腺素) 二、生理作用 (一)促进组织的氧化和产热作用, 使 基础代谢率升高 (二)促进物质代谢 1、对糖代谢作用 a. 促进小肠对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 b. 促进糖的分解代谢,加速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 摄取和利用
二、激素 (一)激素的定义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化学物 质,它作为化学信使经体液传递到靶细胞,活 化或抑制其固有的反应,以调节其生理功能。 特点: 1. 特异性 2. 只调节反应速度 3. 高效性 4. 分泌速率不均一,间断性或周期性 5. 肝脏内代谢
(二)激素的分类 1、含氮激素 a. 肽类、蛋白质 b. 胺类、氨基酸衍生物 2、类固醇激素 3、脂肪酸衍生物类
(三) 激素的合成 分泌 转运 代谢( 自学) (四)激素的作用 1、促生长发育 2、保证生殖 3、控制细胞外液的组成和容量 4、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并维持其正常功能 5、控制代谢过程 6、参与机体的应激过程和免疫过程
(五)激素作用的机制 1、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二信使学说 (1) 激素做为第一信使, 与膜上受体特异结合 (2) 激活膜内侧腺苷酸环化酶( a )。 (3) 在(a)和Mg2+ 作用下,ATP cAMP (第二信使)。 (4) cAMP进一步激活一种或多种cAMP依 赖性蛋白激酶系统,促进细胞内许多特异蛋 白磷酸化作用,生成各种磷酸化蛋白,产生 不同的生理反应。
2. 生理作用( 血Ca 升高 血P升高) a. 对骨骼的作用: 动员骨的分解 Ca 血液 b. 对肾脏的作用: 增加肾小管对Ca P的重吸收 c. 对肠的作用: 促进肠道对Ca P的重吸收
四. PTH CT和1.25—二羟胆钙化醇分泌的调节 1. 血钙浓度 PTH的分泌 血钙降低 CT的分泌 1.25—二羟胆钙化醇的分泌 2. 血磷浓度 血磷升高 血钙降低 PTH CT 3. 三者的相互影响
(六)激素的分泌调节 1、神经调节
例:神经垂体、肾上腺髓质、胃肠道内分泌 细胞直接受神经控制。吮吸动作反射性引起 OXT释放。 CNS通过下丘脑分泌各种释放激素通 过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影响其它内分 泌腺分泌,间接调节。
2、 体液调节 (1)激素的反馈调节 长反馈 a 短反馈 b 超短反馈 c 下丘脑 促垂体激素c 腺垂体 促激素b 外周靶腺 激素c 靶组织
第五节 胰岛
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分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D细胞 生长抑素 B细胞 胰岛素 E细胞 胰多肽 一、胰岛素(INS) (一)生理作用 促进合成、抑制分解 缺乏 糖尿病 1、对糖代谢的调节 促进肝糖原生成,葡萄糖分解下降,增加组 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糖转变成脂肪---血糖降低
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抑制分解,从而减 少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入血,并可减少酮 体的生成。 缺乏 常出现酮血症和高血脂症。 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加快AA进入细胞,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
二、胰高血糖素 (一)生理作用 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a. 促进糖原分解和肝内糖异生作用 血糖升高 b. 促进脂肪分解,血中游离FA的浓度增加 c. 促AA进入肝细胞,产生尿素和糖原异生原 料 三. 生长抑素和胰多肽( 自学 )
四. 胰岛功能的调节 1、 血糖浓度: 胰岛素分泌 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分泌 2、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 胰岛素分泌 交感神经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分泌 3、其它激素 a. 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长抑素和甲状 腺激素等可通过调节血糖浓度间接调节胰岛素 的分泌
3、 对小肠作用 促进小肠对钙的重吸收,间接作用。 二 、CT (一)、生理作用(血Ca 降低 血P降低) 1、对骨骼作用 加强生骨过程,抑制破骨活动。 2、对肾脏作用 抑制肾小管对钙 磷的重吸收。 3. 对肠道的作用 抑制小肠对钙的吸收 间接作用: 抑制1.25—二羟胆钙化醇的生成
三. 1.25 — 二羟胆钙化醇 1. 1.25 — 二羟胆钙化醇的形成 脱氢胆固醇(真皮层) 紫外线照射 胆钙化醇 肝 25—(OH)D3 血液 肾 1.25—二羟胆钙化醇
四、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一)种类 1、ACTH 2、TSH 3、FSH 4、LH 5、GH 6、PRL 7、MSH 8、LPH
(二)生理作用 1、GH (1) 促生长 a. 刺激软骨生长 b. 促进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生长 (2)影响代谢 a. 促进蛋白质合成 b. 促进脂肪分解 c. 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 使能量来源由糖转为脂肪
6、催乳激素释放(PRF) 作用: 促进PRL的分泌 7、催乳激素释放抑制激素(PRIF) 作用: 抑制PRL的释放 8、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激素(MRF) 作用: 促进MSH的分泌 9、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激素(MRIF) 作用: 抑制MSH的分泌
(二)、分泌调节 1、 神经调节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 活动 中脑等 2、反馈调节 体液中激素和代谢物的反馈作用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下丘脑—垂体 甲状腺 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胰腺 肾上腺 性腺
重点: 各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作用和调节 难点: 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一节 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内分泌器官和组织
内分泌: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某些 特殊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或扩散传递给相 应的靶细胞,调节其生理功能的过程
(2)代谢终产物的反馈调节 激素 代谢 代谢物
如: 胰岛素 血糖
激素分泌
血糖 血糖
胰岛素的分泌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下丘脑 垂体 促垂体区 垂体门脉系统 轴突 腺垂体 神经垂体
视上核、室旁核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 加压素(VP) 抗利尿素(ADH) 催产素(OXT) (一)神经垂体激素的合成 运输和分泌 下丘脑合成 视上核 VP 轴突 神经垂体 室旁核 OXT (二) 生理作用 1、ADH 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缩血管和加压作用
2、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基因学说或 二步作用机理 (1) 分子小, 溶于脂类,透过细胞膜进入胞浆, 与胞浆受体结合成胞浆受体 激素复合物, 在一定条件下,进入核内。 (2) 与核内受体结合成核受体-激素复合物,促 进DNA mRNA,mRNA透出核膜进 入胞浆,诱导特定蛋白质和酶合成,发挥激 素的生理作用。
(一) 下丘脑-垂体 (二) 受腺垂体控制的内分泌腺 (三) 神经—化学换能器官 (四)不直接受神经系统调控的内分泌腺
内分泌: 化学信使 血液循环 靶细胞 神经分泌: 神经细胞突触前膜 化学信使 突触后细胞 神经内分泌: 神经细胞 化学信使 血液循 环 靶细胞 旁分泌: 细胞 化学信使 细胞间液 扩散 邻近的靶细胞 自身分泌: 细胞 化学信使 细胞间液
b. 胃肠激素 抑胃肽 胰岛素 促胰液素 促胃液素 胰高血糖素分泌 4. 胰岛内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旁分泌形式) 胰高血糖素分泌 胰岛素 生长抑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 SS分泌 胰岛素分泌 SS 胰高血糖素分泌
第六节 肾上腺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皮质激素种类和分泌 球状带: 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 调节水盐代谢 束状带、网状带: 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皮质酮)) 调节糖代谢 网状带: 性激素(脱氢异雄酮、E2) 合成: 血液 皮质细胞 血液 胆固醇 皮质激素 靶细胞
2、OXT a. 雌激素诱导下促进子宫收缩 b. 诱发乳腺平滑肌收缩 排乳 (三) 分泌调节 1、ADH 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 2、OXT 子宫颈、阴道、乳房的刺激, 如交配、分娩、吮乳等活动。 三、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激素 (一)种类及作用 6 种释放因素或因子 3 种释放抑制因素或因子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RF) 作用: 促进ACTH 的释放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F) 作用:促进TSH的合成和释放,有轻度刺激GH和 PrL的释放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作用: 促进FSH和LH的合成和释放 4、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 作用: 促进GH的分泌 5、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S) 作用:抑制GH的分泌,同时抑制多种激素的分泌
第四节 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1.25—二羟胆钙化醇 作用部位: 肠道 骨骼 肾脏 一、PTH (一)生理作用 (血Ca 升高 血P降低) 1、对骨骼作用 加强破骨细胞活动,促进骨组织溶解,抑制生 骨过程, 血液 Ca P增加 2、 对肾脏作用 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抑制磷酸盐的重吸 收, 同时加强1.25—二羟胆钙化醇的生成。
(五)、对生殖机能的影响 影响性腺发育 副性征出现和泌乳 (六)对其它系统的作用 心血管系统: 心率加快 心收缩力 心输出量 消化系统: 消化腺分泌 消化道运动 三、机能调节 (一)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的作用 TRH TSH T3、T4 (二)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的作用 (三) 甲状腺激素的自身反馈调节 I2
(二)皮质激素的作用 1. 盐皮质激素 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远曲小管对Na+的主动吸收, 抑制对K+和H+的重吸收,即具有保钠排钾的作 用 2. 糖皮质激素: (1) 调节营养物质代谢 a. 加强肝细胞内肝糖元合成和糖原异生作用 b. 限制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 利用
c、促进组织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 (2) 对某些器官组织的作用 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骨骼肌、心血管和 神经系统等器官组织正常活动所必需的,缺乏 或过量均出现异常 (3) 参与应激反应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但并不表现皮质 机能亢进的特征. 应激时,ACTH水平立即升高,糖皮质激素也 相应提高。去肾上腺或机能不全,则应激减 弱,严重时危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