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及比较
护理课程设置模式 (3)
人体功能和基本需求模式 将护理专业课程按照人的功能和基 本需要来设置,把临床护理学分为人与 社会、生殖的需要、氧合的需要、营养 与排泄的需要、活动与休息的需要、认 知与感觉的需要等六部分内容。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采取此 种模式。
护理课程设置模式 (4)
健康模式 将护理专业课程按照人的健康状态来 设置,分别讲授从最佳健康状态到最差健 康状态的护理。 这种模式突出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 理念,但各课程之间界限不易明确划分, 存在较多的内容重复。 目前国内外高等护理院校较少采用
课程编制—形成阶段(3)
【选择或编写教材】 教科书
录像 电影 教具 辅导材料等
课程编制的程序
指 明确教育理念 导 确定培养目标 阶 段 选择课程编制框架 制定教学计划 评 价 评价与修正 阶 段
形 成 制定教学大纲 阶 段 编写或选择教材
功 能 课程实践 阶 段
护理课程改革
护理课程设置模式 (1)
传统课程设置模式 将护理专业课程按照临床分科来设 置,如诊断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 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 护理学、神经精神护理学、五官科护理 学、传染病护理、急救护理、康复护理 学、中医护理学等
护理课程设置模式 (2)
生命周期模式 将护理课程按照生命周期来设置,即 分为成人护理、儿童期护理、分娩期个 体及家庭的护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健 康护理等。 此种模式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护理专 业课程设置模式。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compulsory curriculum & selective curriculum)
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 & hided curriculum) ★
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
课程统合★
融合形式:交叉学科,如护理心理学 广域形式:几门学科的内容组织在一 起,如护理导论 主题形式:与某主题相关的内容综合 在一起,主要用于加强基础与专业 的联系
课程概念的内涵★
狭义概念: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
广义概念: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所有经历
作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载体;是
教育思想、观念和宗旨与具体的教育实践 之间的桥梁;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课程的功能--培养人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规格的具体体现 课程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课程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课程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 重要前提
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及 发展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侯晓静
2008年9月
课程定义
课程(curriculum)是各级各类学校 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
其进程。
一组科目或教育内容及其进程
课程概念的内涵
①教学科目 ②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③学生在学校情景中获得的全部经验 ④预期的学习结果 ⑤文化的再生产 ⑥社会改造的过程
课程结构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内容】知识、技能、态度的课时比例 和相互关系 【课程范围】课堂、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的 比例及相互关系 【课程形式】选修和必修的比例和相互关系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和 相互关系
常见的护理课程结构类型
以学科为基础 公共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 综合性 按照问题或人体系统进行学科内容整 合 以能力为基础
2、教学科目设置与要求
3、科目开设的顺序及课时
4、学年编制
5、考核标准与要求
链接文本
教学计划的基本构成
前言 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 修业年限 主干课程和主要课程 课程设置 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 成绩考核方式和学位授予 教学进程表 其他说明
课程编制—形成阶段(2)
【制定教学大纲】 1、前言:开设课程的意义、教学目的、 任务、对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建议等 2、正文:教学内容、方法、时数、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难点、实验安排、作业、讨论等 3、附录:参考用书、课外活动、补充数 目或材料等 链接文本
形 成 制定教学大纲 阶 段 编写或选择教材
功 能 课程实践 阶 段
课程编制--指导阶段
问题检讨 文献探讨 需求调查
philosophy
护理 理念 教育 理念
选择课程编制 模式与框架 学校理念 培养目标
课程编制—形成阶段(1)
【制定教学计划】
1、办学宗旨、理念、培养目标、
编制计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课程结构(curriculum structure)
定义:构成课程各要素的组织形式,
包括各类科目的数量、顺序、配合、 相互关系和比例。 课程结构的集中体现: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纵向结构:课程要素在时间和顺序上的 相互关系, 体现一定顺序性、连续性 和逻辑性。 横向结构:课程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
系, 表现为各门课程所占比例及其相 互关系
动力来源:
课程的功能★
培养人- 传递文化
选择文化
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subject curriculum & integrated curriculum) ★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academic curriculum) & applied curriculum)
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core curriculum) & peripheral curriculum)
综合课程的构架
健 康 问 题 分 类 生 长 发 育 过 程 人 体 系 统 分 类
课程设置
正常 → 异常 → 死亡
课程的组成★
内容组成:知识、技能、态度 结构组成:
教学计划(teaching plan)
教学大纲(syllabus)
教科书(textbook)
教学计划、大纲、教科书关系示意图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教学大纲
教科书 教科书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科书
教科书 教科书
教科书
课程编制的基本依据★
1. 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 2. 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3. 教育科学发展状况
1 2 4
4. 学生特点
3
课程编制的程序★
指 明确教育理念 导 确定培养目标 阶 段 选择课程编制框架 制定教学计划 评 价 评价与修正 阶 段